原创歌舞诗剧《濯水谣》在京演出成功 - r# M, r9 `2 z# D) j$ u , _! w$ i" ]+ ~, S7 c+ j+ {% h 日前,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央民族歌舞团承办,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市黔江区政府协办,重庆市民族歌舞团、重庆市黔江区职教艺术团演出的大型原创民族风情歌舞诗剧《濯水谣》,在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中,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获得一致好评。6 H8 f2 g7 u5 ^+ f+ T
. p/ x! ?7 B h! r3 E4 N
该剧取材于武陵山地区土家族、苗族风土人情,结合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风雨廊桥、濯水古镇、古盐道、阿蓬江流域、武陵山等自然景观和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祭祀活动等文化元素,以民歌、民舞为表现形式,将“天理良心”为核心内容的濯水“濯心文化”,南溪号子、摆手舞、黔江鸡杂、西兰卡普、抬石号子等24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俗文化“哭嫁、赶年、摸秋、赛龙舟”等习俗融入演出中。该剧以苗族姑娘和山里汉子的恋情为主线,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正月正”等具有浓郁民俗色彩的节日,共包括《三月三-歌为媒》《五月五-打端阳》《七月七-廊桥会》《九月九-米酒香》《正月正-挂彩灯》5幕18个节目,将清灵隽秀的山水、古朴神秘的民族风情、如诗如画的歌舞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8 w @! ?9 W/ _5 S, g
- @9 S1 w. _/ q) T- u6 x “我觉得这个剧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情,而且有一定的历史内涵,通过该剧能看出黔江的土家族、苗族民众,通过劳动创造了神奇、美好、幸福的生活。”北京市民胡绥生老人说。观众李忠看完《濯水谣》的演出后,同样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剧情能让人闻到泥土的味道,传承了少数民族独有的、特有的风格,这个节目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 r. A' T+ e' l) e% C
! b7 e( z/ y3 L3 n 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翁天均表示,《濯水谣》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优秀剧目进京展演”首场演出,是从全国50多部少数民族剧目中脱颖而出的。这是黔江民族歌舞继巴西巡演和法国演出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这次演出不仅展示了多彩的民族风情,还展示了濯水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受到了北京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