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也有许多理论,尝试着阅读你喜欢的音乐人、制作人或录音师写的文章吧,这样能对你想要的录音风格有不少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2017最新音频工程师基础贴士,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 r+ m5 d4 _' c, ^( E8 ]3 N" T/ N
{. }5 {. H8 M; W+ M 一.先别担心母带处理
* T: i- Y" L5 m6 |! x/ m" w- R3 \
0 f$ @, w3 ~. h- h) i 母带处理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工序和艺术。如果你还是名录音新手,把精力先集中在母带前的诸多步骤上。或许你会被高大上的母带插件所诱惑,但是,请淡定,把母带制作放最后再研究吧。
3 |: S" m# h% T3 c
7 g# d+ j0 Q' D6 O* B2 F3 w 二.前期很重要,设备要调校好
: {1 S9 u. v! g4 i$ {0 ^* C. E# b4 Z, o/ Y& ~3 Z. Y& C& S
如果架子鼓的音色听起来像翔一样,而你又已经架设好了麦克风,那么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但录制出的效果将非常糟糕。所以你应该从一开始就按顺序设置好一切:调制乐器音色,合理选择麦克风,麦克风摆放和声场规划……每一环都做到极致。否则你很难找到糟糕的音色到底来自哪里。
( \( ]& n! b: z9 m0 y6 [5 ^# P7 j* Z; G: v! e% O+ \
三.麦克风,几种好用的就够了- U$ R; z9 C. L7 A8 t
' ]6 L- O/ U7 x( ~& U! N 过多的麦克风反而会令你在录音的开头就陷入选择困难症之中。了解一款麦的“习性”需要时间,所以应该以尽可能少的麦克风型号去完成尽可能多的声音录制。深挖每种麦克风的潜力吧。# |+ k) @' m6 Y* N6 b
( y$ t2 V' H4 ~* c
四.读说明书,做笔记
. J9 O% R6 M- d N, l2 l! U% [1 T: D2 |9 g8 H$ p" f
是的,大部分人都讨厌使用说明书这种有厚又复杂的玩意儿,因为我们自己上手一段时间就能弄清楚quick start的要领。但不管你是否真的这么厉害,想要完整并专业地掌握一项设备或软体的话。阅读说明书实际上更有效率,因为你不会重复接受已掌握的知识,也不会错过任何使用窍门,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灵活应用。所以何不花点时间去阅读呢?再将你认为的重要内容做个笔记,我想你总会有些许收获的。+ i) y6 W5 l, }: m3 Y( e+ B
: y7 x; ?9 V: X+ b4 _) { 五.花时间去研究声音
" b2 ~, _. r; o8 J
- C7 X/ N0 ^" e 或许可能你有个很好的想法,想及时记录下来。这就是iPhone上的录音机去干的事。在很多场合,我们的录音时间和设备都有限,但是,录下的声音也许并不是最完美。所以,下一步你要做的事,放下匆忙的心态,花些时间去研究怎样在各种情况下把捕捉到最好的声音。
2 g# A1 ^* C& D- }% M/ y9 e. s# b8 }( q
六.经验一半是从试错学习来的: C: V. N0 D8 P1 q% b2 `
2 j2 A5 i6 z$ F! _& E
虽然音频工作需要严肃的理论去指导,但有的部分则是需要从实践学习的。确保你拥有足够多的“学习和成长”体验。你将在这些部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学会接受他们,并将他们作为经验或需要学习的内容。
" M& X$ h3 s6 t* X% m8 G8 d
' H3 H; Q' N6 r( C5 C 七.切勿过度使用效果
& c* F- N7 _& D2 F' ?$ J7 a, {3 i
避免将过多的插件应用于同一个调音台上。笔者仅有两个插件,而这已经比起没有插件的声音要好上许多了。插件是为了令声音更加完美,而不仅仅是用来装饰或者破坏创造性的。你需要明白其间的区别。
7 n! r6 ~! E: S2 G" b. Z( s8 v
8 y9 Z/ L. S2 s 八.不要认为后期能解决任何事! t9 g- H1 ~ n2 n* L) c: H
, B9 i6 f/ v" y6 G! [; C+ O 有些事情或许是无法通过混音和后期手段解决的,而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将痘痘藏在厚厚的粉底下面”。如果一种方法还不对,那么就从最初环节开始再尝试一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