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41|回复: 1

[名家特写] 青年指挥从何起步

[复制链接]

920

积分

2

听众

34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20
大方叶倩 发表于 2017-5-6 16: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4日、27日晚,国家艺术基金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汇报音乐会相继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行。刚刚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当伴奏,来自全国各地8位青年指挥带来了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斯特拉文斯基的《敦巴顿橡树园》和莫扎特《第36交响曲“林茨”》。
6 l: G; z. A4 F, ~
. r& H0 ]9 H: y7 \  青年指挥助推器% c" R" g% m' b) a
1 j! x& D& S5 s4 D
  3月16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大师班”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正式开班。该项目是指挥家俞峰继2015年在中央歌剧院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以来第二次举办。为了保持学习以及项目的延续性,第一期的十五位学员再次回归,接受更深一步的学习指导。
4 }7 d3 T: Q* j9 S+ {% Q  n6 [5 S. G, x! V
  本期项目课时共30天,分四期课程,每期约一周时间,将于半年内完成。第一期课程还邀请了柏林汉斯埃斯勒音乐学院钢琴艺术指导亚历山大-维特林(Alexander Vitlin)参与授课。# f) ?" m* ]5 _2 X) W) s
) R8 b6 z2 L- [5 S  N2 \! v1 J' {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承接本次项目,指挥系副主任陈琳告诉记者:“由于指挥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平时多在教室里学习,双钢琴模拟乐队场景进行训练。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乐队就在你眼前,学生们能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L' X+ e3 `. f) J
  D0 a7 y! e: M2 D  青年指挥俞极是中央院本科五年级的学生,参加过很多大师班的他说:“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不同于传统大师班,内容有规划、更具体,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思路清晰、强化对拍子的敏感度,学的内容都是用得上的,收获很大。”俞极形容该项目是青年指挥的助推器。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积分

2

听众

34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20
 楼主| 大方叶倩 发表于 2017-5-6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带着学生走5 e8 s' m( s$ O  u$ \7 }* c

2 e5 P* H( q6 z4 {8 h2 ]  陈琳告诉记者,本次选用三部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实战训练,希望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他们更希望青年指挥将处理这些作品的理念掌握,以便用于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 c' C/ v: n/ R$ H; a1 C5 _; L  Z+ i- T( O
! e. Z( `9 G. F" }/ X* l' K+ n  作为指挥系副主任,陈琳连同指挥系的老师们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参加国际赛事、指挥职业乐团……青年指挥的成长、成熟以及知名度的锻造,离不开老师在背后的推动。”陈琳坦言,虽然目前国内交响乐团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并不鼓励学生过早出去单打独斗。中央院指挥系都是采用老师带着、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有些地方乐团还处于成长上升期,他们更需要成熟指挥。同理,年轻指挥也需要成熟的职业乐团给他们帮助。”陈琳说,贸然把青年指挥放到地方刚起步的乐团,年轻人经验尚浅,处理不好与领导、乐手的关系,对于起步阶段的他们来说,这种打击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不断强调老师要多带着学生出去拓宽眼界。学生可以看老师如何训练乐团、可以帮老师打底。例如现任杭州爱乐乐团助理指挥的青年指挥洪音,就是指挥家杨洋的学生,杨洋作为杭爱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经常带着洪音去杭爱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洪音学习、成长,最终留任。”) u4 Q8 d  ^. [! r" \1 a

9 h9 R# D8 N2 V6 W: W0 ~9 L  实践不应被夸大/ k4 ?% E  p. f" s; [. K
2 q( x% e( @% `1 s2 k6 G
  来自解放军军乐团的青年指挥袁威,通过此次学习对作品有了新的理解,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都有所提高。袁威告诉记者:“军乐团自身的平台就很高,虽然军乐团没有弦乐声部,但是我还有其它机会进行实践。”但让袁威困惑的是,因为年轻,他在跟乐团的沟通上不太顺利,甚至有些吃力。“有些乐队演奏员看你年轻,不配合,人为原因导致排练效率低。”袁威承认自身的音乐修养也有待提高,但是不是多听多看就一定能提高的,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老师引路。
- j) C5 Z  m0 Z; n
, u# u5 m' _+ G! T! @! r  来自西藏歌舞团的石建平,2015年第一次参加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时,在中央歌剧院吃住3个月,一点点地学。这次再回来,俞峰介绍:“时隔一年多,学员们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石建平,进步特别大,我激动得都想拥抱一下他。”石建平告诉记者:“各方面收获都很大。上次来是侧重指挥技术,这次是侧重乐队排练,更直观、更高效。”8 }8 v& u6 e' c* ?7 k5 |

6 K* k* `, p$ w1 k4 p1 b: H% \  此次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俞峰选择的三部作品都非常有难度。“例如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不是让你只会这一首作品,是让你理解瓦格纳音乐的内涵。解决用技术表达音乐、知道该如何排练……”俞峰说,这次培训格外关注细节。
# {" I: d( [0 J$ N, p+ s1 t8 j
# D& I+ |4 L0 m/ w* m  俞峰说:“实践不应该被夸大。要先打好基础,用实践来验证。每天指挥乐团就一定好吗?指挥是个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如果只靠乐队经验,那每个乐手都能当指挥。”在俞峰看来,内因决定一切。“指挥需要有理想、需要更努力、需要付出更多,要在机会到来之前,成为完备的指挥。当你面对职业乐团时,表现出的就应该是成熟。”但是青年指挥确实需要乐队练手,于是,刚刚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也随着本次项目的开班而正式开始了工作,作为配合本次教学的重要资源,全体团员首次亮相。这是一支由国际优秀职业乐手组成的职业交响乐团。乐团的建立不仅要承担学院各项演出任务,成为国家音乐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载体,同时还兼顾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0 d: v- V' N: u; C7 ]* s4 a% o' S
$ `2 R' Z. G  I8 `' _) @
  俞峰告诉记者,中国青年指挥人才培养项目会持续下去,培养指挥的周期长,因此必须保证项目的延续性。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15 01:55 , Processed in 0.12369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