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三位优秀的弦乐教授及钢琴教授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了室内乐音乐会及大师班,四位专家精湛的演奏技艺、优雅的台风、先进的教学理念令现场观摩的专业师生受益匪浅。
; i5 L" V, w5 h* H7 Z
+ y! ]7 s [ r* Y. s9 J+ ] 从掌握风格开始3 r0 u& f9 Y, D1 O7 Q
7 v/ _+ y+ U$ i 在大提琴大师课上,一位学生演奏了舒曼的《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娜塔莎-布罗夫斯基教授从音乐表达的角度给予了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这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所产生的音乐形象应该用什么样的技术方式去完善。7 e% H; J" I- {! a4 k2 {5 v, c& H4 o
* }$ s: V7 n# e" o7 l% O 一位学生演奏了舒曼《民歌五首》中的第四首和第五首,娜塔莎教授在音乐处理方面对她进行了指导,比如,哪个音符更重要从而需要拉长一些,如何通过揉弦及弓速的改变来完成。她让这位学生用身体环抱住大提琴,一边拉琴一边左右摇头来体会后背力量的贯入和身体的放松。
1 i5 @. B, S! S) N& G2 I3 d, v7 |* Z6 ^2 E+ Q0 o% W( l/ r" N2 a
“娜塔莎教授温和、有耐心,总是鼓励学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背景、把握一首曲子的风格。例如,舒伯特的大提琴奏鸣曲比较具有歌唱性,因此,演奏不应该被小节线所局限、乐句不要拉得太小。观摩大师课让我明白,真正练好一首曲子不仅要追求音符的准确,还要理解曲子的风格与感情。”大提琴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于婧娴表示,娜塔莎教授演奏的时候整个人非常放松、心态平和,像是在歌唱,右手的运弓非常轻巧但是出来的声音很有力度、有弹性,感觉就像一条曲线。
3 s3 a8 D# D+ y. @2 D X! c |$ J0 e! V( I$ x( k$ z. J
揉弦握弓的讲究/ y" {( Y+ `7 m8 ^
0 A9 C ~" N) I5 b4 l8 |8 W
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教师王盼总结,娜塔莎教授的大师课给人很多启发,比如,换把的时候要提前想好整个把位的位置,不能只考虑要找的那一个音;在换把、换指的过程中,左手的前臂、手腕应该灵活、放松、细微地调整动作;对于每个手指来说,力量的传输是依靠手臂、整个手掌力量的转移来完成的,这样能够给每个手指注入新鲜的力量。“她认为,旋律的生命更多地在于左手技术,她的触弦与揉弦的方式比较独特,因而揉弦的效果也很独特——在弦上大幅度地上下摆动然后慢慢缩短距离,直到最后停在一个具体的音,开始揉弦,揉弦的力量不仅是向下的还有一种拉宽的感觉。”
& t$ a f" J. R: }0 i- H4 Y- x F3 G' t
王盼分析,娜塔莎教授的右手运弓有时很柔和,需要力度时爆发力又非常好,握弓时手指应放松、有所调节,不同的音色处理、不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风格要有不同的握弓状态,比如,力量比较饱满的,手指应该竖直、贴弓杆更紧密一些;音乐柔和的,在着陆的一瞬间右手要稍微弯曲一些,尤其在弓根的时候往右拉的感觉多一些。上弓回弓的时候肘部稍微先抬起,带动手腕往回推。左手按弦时在一瞬间凝聚力量,同时右手相应配合,这样出来的音色富于歌唱性,比较连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