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市唱响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0 V/ ?. V8 W. N- o- ]& o$ b
' b" A" e& z4 ]7 B+ l/ U9 i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近日,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在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纪念堂拉开帷幕。来自海内外的观众齐聚一堂,集体进行了一次音乐洗礼。+ t4 I& ~5 `2 a' T$ l3 G& i/ v
4 ~1 d) L! a5 E1 O- u 交响组歌《孙中山》创作于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由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主创并兼任总编导、总撰稿,作曲家刘长安、杜鸣、姚晓强、姚峰、桑雨等人共同作曲,分《序曲》《日出翠亨》《伟大理想》《崇高人格》《魂系中华》《尾声》6个篇章共10节。/ t4 O/ Q+ R4 V; d, w' N
5 A& ]& H( {( ?6 e+ }7 [- ^6 R 该作品首次以交响组歌形式表现孙中山的思想、精神、人格和文化,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版本,并沿着孙中山生前足迹,走进广州、北京等地演出,受到两岸同胞及海外侨胞的好评。
0 j# I3 `- |4 g$ G4 Y, C$ ]! x' y8 V7 c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熔农耕文化、华侨文化和名人文化于一炉。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
8 k3 h7 u. d; j/ I( K/ e8 n( C+ k/ l6 }" i
作为该市最璀璨的城市名片,近年来,中山市不遗余力地宣传“孙中山文化”。从“孙中山纪念周”到“孙中山文化周”,再到“孙中山文化节”“孙中山文化年”,中山市对“孙中山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不断提升其内涵与外延,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 t; I% x" Z, c- L
8 I' q9 }- E) S# ^9 w" ?8 x, g) \ “从孔子到孙中山,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支撑。”丘树宏认为,交响组歌《孙中山》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提醒我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方能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为了在家乡引起共鸣,组歌第一章《翠亨村》运用了中山咸水歌元素,通过岭南音乐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0 J8 S% |# x, k* a: h& O
3 Q) ?8 M, f0 B& g" o
丘树宏认为,孙中山虽然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政治家,在他的思想中,中国传统文化却占据了重要位置。“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对传统文化要究其源流,考其利病”等思想,都与孙中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对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孙中山主张保存、继承和光大。另一方面,孙中山又提出对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部分,要进行批判和改造,不可简单地承袭和沿用。
: b" i( e# g* q9 {4 {8 J! _8 G' e/ X2 ]& \9 W
《孙中山》采用交响组歌形式,将诗和交响乐融为一体,给缅怀伟人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既展现了当代诗乐的传统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创新纪念形式,不断凝练传承记忆,这也许是我们纪念中山先生的最好方式。”丘树宏认为,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才能激活和赓续其生命力。: w9 W5 p5 e9 J* n
. y4 b; }; s% q A* V 《孙中山》交响组歌诞生5年以来,在华人华侨圈产生了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海外侨胞用赤子之心虔诚期盼。“每到一地,台上台下相互呼应,可谓心的歌唱、心的聆听、心的融通。”回忆演出盛况,丘树宏兴奋难抑。/ P+ s3 _* J& n. z( p7 U* [* ]" l
; B2 Q# Y( F; l, s* R
“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的形象就是海外华人的形象,包含了他们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关系和海外赤子的真情。”香港新华集团主席、中华总商会主席蔡冠深认为,借助文艺的“孙中山”可以团结新一代华人华侨,可以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