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维也纳交响乐团到加拿大铜管五重奏,从二胡、琵琶到竖琴、萨克斯,从唢呐经典《百鸟朝凤》、香港中乐团的《龟兹古韵》到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自3月25日开幕以来,美妙的旋律、灵动的节拍环绕在全市各大音乐厅和剧场,整座城市上空飘荡着优美的音乐声。
5 L8 F* r( L( W5 P2 W/ c. A
% [9 D$ ^/ N3 v) {- C 彰显音乐魅力
- a# |, D* S5 a7 T; j
% S$ k1 f3 L" `5 w" W+ f 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传承千年,音乐这门“世界通用语”,让不同文明之间碰撞、交融,谱写出《霓裳羽衣曲》、龟兹乐舞这样流传千古的佳话。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带着服务国家发展方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来。
! s7 V- r4 h/ k
- |- e" f; W9 o; Q# ~ 20多天中,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艺术团体、700多名艺术家陆续带来16场高水平演出,展现了海陆“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魅力。& ~5 x, B. C' T1 d; E" _) F+ x
5 `& Z# Q! Z5 ]( I3 b% _9 Q8 ?+ N1 x “音乐是连接世界文化、让人们和平共处并对话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说,“‘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主旨非常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可以连接世界’的观点。在当今国际纷争与冲突频发的大环境下,文化交流更加彰显重要性。”
# O' y' Y; O; x4 j5 U( d' Q4 a& f' {
; B. A4 F" ?8 g, ?& C- e7 s 坚持文化创新
* W6 [8 q4 _, k" Q. U7 I. ^8 \2 M3 D5 F+ m s
3月31日,“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专场音乐会上,古筝演奏家苏畅与三位提琴演奏家合作,演绎了旅美青年作曲家李劭晟的《将进酒》,将观众带入诗酒相和、纵情天地的音乐梦境。本次音乐季,几乎每场华人音乐家的演出都带来了这样的创新作品。
3 K* e: i: X# h# k
8 f! Q% c R% c; e 创新,是本次音乐季的关键词之一。“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唯有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而“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举办,正是一次在文化创新领域实实在在的“深圳表达”,以音乐艺术为纽带,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为建设国际文化城市打造了一块具有国际一流影响、高水平演出的文化品牌,更开创了深圳以文化创新促进经贸往来、以文化创新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n" n( f0 l! D$ M( k& b
' Y$ q. l- m/ v# N% H" L9 W4 \ 打造“爱乐之城”4 c" h8 D. u. _+ K7 s3 E T
- `+ w' \ {' Y$ \ 作为独奏乐器的竖琴,相比钢琴、小提琴来说,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西洋乐器,4月8日,法国演奏家梅斯特的竖琴独奏音乐会却意外博得满堂彩,整体票房之高出人意料。一位从宝安区赶来的乐迷告诉记者:“这次音乐季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有许多珍贵又难得的演出。”+ _2 I, `0 H0 q0 y8 g2 l7 c" s3 U
2 t- [7 v3 h9 V" }2 s# A9 N/ B 整个音乐季,高品位的艺术大餐和普惠亲民的票价获得群众的嘉许,各类音乐会演出信息成了群众关注的“热点”。“这是深圳市民的一项文化福利。”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说。
2 x! y, K2 u) m2 c6 W2 t4 B. Y/ @6 H/ W; j0 N$ {( }
今后,深圳每年都会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并形成国家支持、政府主导、专业机构运营、非营利社会团体运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国际艺术圈充分认可并积极参加的办节模式。音乐季将使高雅艺术深入人心,提高城市整体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实现礼乐教人,并把深圳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实的“爱乐之城”。
3 `& d+ J3 ? F3 \/ }2 Z c' E+ Y5 h. y$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