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58|回复: 1

[名家特写] “文武场”上竞风流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good 发表于 2017-4-24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名为“珍琴流芳——传世京胡撷萃”的展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共展出京胡逾50把,其中数把京胡流传于世百余年,传承着意韵深长的京剧精神。这数十把出身名贵、极具价值的京胡均是一位名叫楼庄东的上海藏家的藏品。
+ G5 s! O: S, b. J$ v4 ]' r
# n: [7 k& n! T( J  楼庄东不仅是一名收藏家,他还有一个身份——琴票。“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是指会唱戏而不以专业演戏为生的戏曲爱好者。这些爱好者活动的场所叫做“票房”。在众多票友中,有一类非职业乐师,他们掌握京剧乐队乐器的演奏并深爱着这门艺术,被人称作“琴票”“鼓票”,行话称之为“文武场”。长期以来,票房的存在为这些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也延续着戏曲的生命力。3 L7 k0 Q1 @# L) f0 d! T- _

2 X! o% \- T6 s1 W* i  因琴而“票”,终生不悔& Y3 }/ X4 [$ L6 Y, b

( P7 w9 }# v8 G+ U3 D: R5 o  故事还要从楼庄东讲起。今年68岁的楼庄东祖籍浙江宁波,自幼生活在上海。父亲楼邦达是一名小学教员,同时也是名琴票。不仅如此,楼邦达还经营着一家票房,每周日都有票友活动。当时的很多票房会收取一些费用来支撑运行,楼邦达的票房却分文不取,每逢周日,楼邦达都会亲自操琴为票友伴奏。楼庄东回忆,儿时经常被父亲带到票房玩,耳濡目染就喜欢上了京剧和京胡演奏。一来二去,通过向父亲以及票房的几位琴票学习,楼庄东的琴也拉得有模有样起来。
4 C7 R% T8 s, N$ v0 {
) P* {# Y" ^- c* N  上世纪70年代,宁波市京剧团来上海招演员,用楼庄东自己的话来说,他“凭借着儿时习得的雕虫小技谋得了一个专业京剧团琴师的工作”。那时,京剧团主要的演出内容是革命样板戏,楼庄东这琴一拉就是10年。1 N" E. x& ?& P. |: z/ [4 O* X1 r
1 ^) B' O: k* D/ ]( T
  像楼庄东这样从票房出身,成为职业琴师的琴票并不是少数。在京剧诞生到如今的200多年间,票房从曾经八旗子弟的专属逐渐流向民间。加之早年间乐器演奏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很多曾经在票房中演出的爱好者成为专职的京剧演奏员。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京剧史》中就明确记载了著名琴师王瑞芝、李铁林等出身票房的情况。
, g2 u2 E+ D$ {+ U- g. x
+ |6 I# q4 g) ?( ^& S1 i4 A  1980年,楼庄东离开宁波市京剧团,回到上海,在纺织局上班,心里却放不下钟爱的京剧,便参加了纺织局组织的票房活动,一时在票友圈子里小有名气,甚至被北京的票友邀请出来演奏。- M% k4 p' M/ t& e9 \  A

  S: L& {8 V5 E* h  楼庄东还记得,1967年,他18岁,母亲花了18块钱给自己买了把旧琴,那是做会计的母亲两个月的工资。“拿到这把琴练习得也格外刻苦,自己对京剧的爱和对母亲的爱交织在一起,化不开了。”楼庄东说。18岁的楼庄东想不到,这把琴启发了他通过收藏京胡收集京剧文化的想法,更想不到在近古稀之年,会以一个琴票的身份来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收藏展。
+ r) o6 V' q7 s9 h; R
0 d$ }  d% r" H' ~  如今,楼庄东依然活跃在上海一个名叫“海上亦社”的票房中,每周活动雷打不动地参加,对他来说,京剧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7-4-24 0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琴师与演员就像鱼和水
2 d8 ]5 }/ n! M2 g: k8 v. |" @' N* Z  |
  “几年前,北京戏曲评论学会曾做过调查统计,北京市活跃的京剧票房近千家。”说这话的是北京护国寺宾馆总经理段祺林。段祺林自幼生活在北京,对老北京的一切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其中就包括传统戏曲艺术。他经营的护国寺宾馆位于有着800年历史的护国寺大街上。2012年,段祺林把宾馆的多功能厅改造成了京剧票房,无偿提供给社会使用。如今,每年的票房活动超过200场,参加的票友超过4000人次。/ V* r, s8 C" A" B6 u( f. v; ?
2 R$ y8 b1 H1 o# O! F" s; v
  在段祺林看来,如今的票房有完全建制“文武场”的不多了,尤其是“武场”更少。一般来说能凑齐文场“三大件”,即京胡、京二胡、月琴,票房活动就可以开展了。段祺林回忆,在自己的票房里,曾经活跃过一位名叫张书麟的老先生,是一名离休干部,从小酷爱京剧,喜欢梅派,最初是唱,后来改拉京胡,变成了一名琴票。“老爷子90多岁了记忆力还很好,操琴从不看谱,只要是梅派和张派的戏,没有不会的。而且老人见多识广,戏曲知识极为丰富,谈吐风趣幽默,大家都喜欢他,从他身上学了好多京剧知识。”段祺林说,如今老人去世了,他还时常想起他。
; N0 X4 ^* W" V7 n8 f5 }7 b: k
3 t% b. u; M( O6 Y' E5 J) J  “作为一名琴师,与直接面对观众的演员不同,除了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还需要对戏曲各方面的理解,掌握各行当、各门派的知识结构。而且还需要会唱,嗓子虽不见得比表演者好,但是不会唱戏,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琴师。”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教授杜凤元表达了自己对琴师的要求。杜凤元出身梨园世家,父亲杜奎三的师父正是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当年,徐兰沅甚至为梅兰芳设计编写了很多唱腔,杜凤元认为,琴师与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关系就是鱼和水,须臾不可离。: \& K5 Q& ^9 _! ^! i5 u3 ^8 X. r7 o

9 j* Z9 c/ ?8 t3 Y8 A  楼庄东认为,一个优秀的票房和好的“文武场”是分不开的。在演出中,一些小有名气的票友对琴师的依赖度非常高,琴师帮着讲戏更是家常便饭。一个票房“文武场”的水准高,就会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票友来参加,票房也就红火起来了。; Q4 U& k% ?% H! b% v' W0 m# b0 [

( f  F5 v+ V- e  愿做振兴京剧的一分子7 z+ e; j9 n. i0 U1 t9 E! I1 i' C

" |; I3 U$ a! S7 v3 F  说起楼庄东的展览,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乐器》杂志资深记者孟建军。正是在孟建军的协调下才促成了这次展览。提起筹划这次展览的初衷,孟建军表示,自己在乐器圈多年,对此很有感情。他从一个朋友口中听到了楼庄东与他收藏的京胡,便利用出差的机会拜访了楼庄东,并通过采访收集了很多素材。偶然的机会得知国家大剧院要做一个“认识中外乐器”的系列展览,就当了一回“媒人”。在孟建军看来,这些老乐器承载着一门艺术的历史,从乐器制作到艺术传承都有着相当的价值。尤其是在国家大剧院做展览,会吸引很多本来对京剧不感兴趣的受众观看,无形中为传统艺术的普及发挥了作用。
1 c9 Q- O0 ?8 u2 Q$ P
3 @$ ^2 v8 B# y  X* m1 W- G  楼庄东的展览分为“名家用琴”“名铺造琴”“先贤老琴”“特材制琴”“慈严遗琴”和“纪念版琴”六大部分。数十把京胡在形态和工艺上各有特色,国家大剧院负责人表示:“直观京胡沧桑的外表,就可领会到这一把把轻巧的丝竹乐器所承载的京剧精神。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引领更多的观众感受丝竹雅乐的神韵与风骨,领略民族器乐的传承与新生。”% \/ R* i. j$ s2 `0 |# R. x
# K1 j& S- b4 T/ M, L  n
  王莲昆是一名河北保定的琴票,听说这次展览,他特意从保定赶来北京参观。他没想到能集中看到这么多名家的琴,更没想到收藏者是和自己一样的琴票。看完展览后,王莲昆有些激动,他说:“我们原来的票房散了,很多老朋友去世了,‘文武场’也不齐了,我只能在家用电脑放光盘,把声音关了自己配伴奏,图个过瘾。”王莲昆希望全国各地的琴票可以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通过策划一些活动加强联系和沟通,也希望专业的琴师有机会亲自给琴票们传授几招。: Y; n: W/ s8 v% i& H/ g& W
$ ?* I( w7 M, _5 M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琴师李祖铭多年来一直在为京剧乐队的传承呼吁。他希望成立抢救小组,把优秀琴师的经验、手艺通过技术手段保存下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有登台实践的机会。他告诉记者:“只要有人真心喜欢这门手艺、愿意学习,我都愿意教给他。”
+ c; I  w( {$ e: ~# d1 P- t/ @
! a( g$ E2 P0 t6 {1 H2 o' a+ d: b  “我认为,京剧的发展传承与戏剧教育和专业团体的努力分不开。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作为琴票,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通过票房的活动逐步提高人们对京剧的认识和理解。”王莲昆的话道出了众多琴票的心声。0 C, R; S! r# {6 a- k6 u

* Y8 @* e3 N1 L* i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7 08:05 , Processed in 0.14598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