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普希金是为俄国文学加冕的皇冠,那么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无疑是这只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陀思妥耶夫斯基称赞,这是“一首不朽的,不可企及的长诗”,普希金本人也承认,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奥涅金与达吉雅娜的爱情悲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散发着永恒的光辉。而这一爱情故事能获得永恒魅力的原因在于,长诗蕴含着超越爱情本身的宏大意蕴。普希金在爱情的场景中,诗意地再现了大国变迁的时代图景,更进一步于此处为俄罗斯民族性的探索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1 k! v6 _, N8 M7 m2 h) a; Q
6 F' M& `4 a }
错位的爱情悲剧, S* o5 }+ d9 z- @2 u+ l
" s/ a5 D! R \/ ?1 t0 Z
读过《奥涅金》,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场经典的恋爱究竟有没有真正存在过?因为在这场“奥塔之恋”中,既没有传统爱情故事中海誓山盟,私订终身的桥段,也没有苦苦追求的曲折历程。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似乎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这几乎是一场错位的爱情悲剧。- [3 I; t8 B- M2 H0 X/ Y
; ~8 b5 \0 f! a9 C( ^( t) d5 M8 x( O 贵族公子叶甫盖尼-奥涅金厌倦了都市与上流社会的虚荣,他来到乡村,在乡村姑娘达吉雅娜的身上发现了质朴之美。但当姑娘主动向他告白时,浪荡公子式的自私与轻浮让他拒绝了她的爱意,并将她奚落一番。接着,奥涅金在决斗中杀死了自己的挚友,开始四处远游。而达吉雅娜在被心爱的人拒绝后,痛苦万分。但她最终听从家人的安排,嫁给了一位将军,并忠心于他。数年后当奥涅金远游归来,见到雍容华贵的将军夫人达吉雅娜,爱的火焰终于燃起,他写下一封炽热的情书,并跪倒在曾经被自己拒绝的姑娘面前,请求原谅。达吉雅娜痛苦地承认了她对奥涅金的爱意,但更加决绝地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坚贞。这一幕成为爱情小说中永恒的经典:
4 n* M5 C. O, z& D& J H5 K/ _: `' ~# L" K+ b# c4 i/ e) j2 p1 h* q5 F5 g/ Z
“我十分了解:您拥有骄傲,- s! j6 S/ o# x: c" N+ g' Y
/ O/ c& K/ `2 [& ^9 f. O 而且也拥有真正的荣耀。4 h4 h6 T4 t: _) _1 L {' t2 P) E
6 h' ]$ _5 A" k, H; s 我爱您(我何必对您说谎),$ J. u& b0 Y1 ^
0 b9 w: k% j) q
但我现在已经嫁给别人,
. q9 S8 i* |) g1 h9 P% s
: M5 C7 @2 X, f4 Y: m 我要一辈子对他忠贞。”6 O4 j, G4 x f2 X
" ~. [) V' l0 v- y+ }5 y6 D 回顾男女主人公悲剧性的错位人生:奥涅金的一生是脱去理性、冷漠的外衣,重新唤醒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的一生;而达吉雅娜的一生是从怀抱着幻想式的过于激情的爱,到理性的自我觉醒,承担起崇高的责任的过程。
6 m$ q, w2 C. ]0 k3 n# [) Z9 b- X5 }; \7 X
这种错位背后,展现的是19世纪俄国社会中的普遍冲突,即在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俄罗斯社会中的西方文明与斯拉夫文明的分野初步显现的背景下,对俄罗斯民族该往何处去的思考。《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此:奥涅金与达吉雅娜的凄美爱情悲剧背后,指向的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民族性问题。% Y# ?- d5 u1 o7 {, }
8 X8 g% o4 U! U9 z1 R
奥涅金接受的是彼得大帝改革后在上流社会风行的西式启蒙教育。当理性、自由这些舶来品被直接移植到俄罗斯的土壤,便异化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髦风气,一种贵族先生、太太用来伪装自己的虚伪道德,奥涅金也不例外。生活的停滞和庸俗使他窒息,他抗拒着上流社会构建出的虚伪幻象。理性的外表与热情的冲动成为其矛盾的源泉,生命本身的激情和热情成为无处安放的冲动。奥涅金是在西方文明在俄罗斯土壤上培育出的“多余人”,普希金将拯救的希望寄托在象征着俄罗斯“精神的和谐”的达吉雅娜身上。* H" p3 Q* S7 A7 c' Y. I/ O
+ q- r( I; I, S
因此,与其说是达吉雅娜的爱拯救了奥涅金,不如说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实质拯救了被西方利己主义所异化的俄罗斯心灵。达吉雅娜的美与善,以及走出爱欲的小天地,去承担比爱更广阔、更沉重的东西——责任与忠贞,这就是俄罗斯精神的实质。普希金在此处做出的选择,实际上是对18世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俄国社会在东西之间探索出路的深邃回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