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三年多完成修缮的上海百乐门,将在本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8 h. w, B1 o$ v# A& H. O# X/ m
2 ^* G; o! y8 ~ g' v/ F6 F$ p: B
正当众人对这座沉寂已久的历史老建筑重新回归充满好奇时,这家昔日有“远东第一乐府”之誉的歌舞娱乐场,日前向所在地上海静安寺街道的左邻右舍发出了邀请:免费参观并亲身体验阔别已久的老上海“茶舞”。
7 Q5 ~! e- ?% [3 i5 _- Q7 A
m' d; G& T# ^2 _5 U7 @1 G 老上海记忆涌上心头
4 R5 l! B5 u+ H1 @+ t, ]
* @. z3 @$ I. S 黑白拼经典大理石地坪、进口紫檀木拼花地板、爵士乐器、老式留声机、U型回马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摩登女性的旗袍和男士西装,以及随处可见的泛黄老照片,无一不勾起市民心中关于老上海的点滴回忆。他们感慨,在百乐门里每走一步、每看一处,都能将人拉回到七八十年前的老上海。“无论是曾经看到过的、听说过的,还是在影视剧里出现的、书本中写到的,那么多老上海的记忆,瞬间都涌上了心头。”4 f+ W! U7 |1 W1 u
! |" X9 }! l/ Q$ g/ n
坐落于上海静安区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始建于1932年,1933年12月14日正式开张。一时间风云际会、名流荟萃,霓虹闪烁、爵士回响,川流不息的舞客往来其间。“执宴舞之牛耳者,舍此而莫属,偏塞之沪西,一跃而车水马龙”是当年百乐门盛况的写照。电影时代的天才巨星查理-卓别林,曾在梅兰芳陪同下两次造访;爱国名将张学良常流连寄足;传奇伉俪陈香梅和陈纳德选此为订婚之地;张露、白虹、周璇、龚秋霞等一代名伶歌后在此展露歌喉、争奇斗艳……它不仅见证了老上海繁华的都市娱乐生活,更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 M" Y( k! N9 j
8 O& P- S9 ?0 T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岁月未带走这座历史建筑,却带走了它的昔日繁华。历史老建筑是城市记忆的符号,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对优秀历史文化建筑的全面规划、整体保护、积极利用和依法管理工作。正是这一“延续城市文脉、依法保护”的理念,让沉睡已久的百乐门有了新生的机会。2013年,静安区政府在对百乐门进行评估分析后,决定重新打造这张上海的文化名片。
# [' j! s6 `( t) ?( d3 Q) ]% B7 k& z7 M0 k! G. _+ @
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特色0 T- v/ d/ }! O, y2 q
* v9 @, N/ \. B& ?' o& g/ |! y
“修旧如旧”是百乐门修缮工程的原则。在修缮前,修缮方先通过专业检测单位对房屋结构进行检测加固,在房屋基础结构修缮加固远超质量标准后,对百乐门外立面展开“修旧如旧”的复原工程。上海百乐门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鸿河告诉记者:“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修缮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老照片,并请多位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认证讨论,尽可能多地保留百乐门原有的特色。”据悉,此次外立面的修缮就是以1933年营业时的百乐门外立面为设计蓝图。此外,大厅沿用了当年的四开门设计,百乐门诞生时所采纳的美国近代前卫建筑风格经典Art Deco风格随处可见。放射状的大厅地板和金箔古铜的花纹设计,都将Art Deco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当你走进来,恍若置身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百乐门。”郑鸿河说。
6 j# f: B. F! N& R. x8 ^, _
! i5 j) l; Y: |8 d. ]0 ]" l) { 从一楼大堂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被历史保护建筑部门定为“特别保护”的“百乐门弯型楼梯”。为了让其保留历史感,修缮中专门选用看起来较有老旧感的土耳其进口索菲特金大理石;而扶手立柱则按照当年的老照片,现场一根根焊接而成,并配上有百乐门专属标志的柱头。从一楼至三楼,每个楼层拐角处,“海上群雄”“名流荟萃”“官贾云集”“美女如云”四幅大型油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百乐门昔日的情景;过道、楼梯转角的橱窗内,爵士乐器、旗袍、留声机、手摇缝纫机等老物件陈列其中,时代的风华沧桑跃然眼前。
0 F& t: z& i' t7 A5 U9 l
! S6 A2 v6 ]3 F0 I% T) e: @& p 第一支华人专业爵士乐队——吉米金乐队就诞生在百乐门。当年的乐队贝斯手郑德仁老先生如今已年过九旬,当他走进修缮后的百乐门时,“惊喜”是他的第一反应。“1947年,我第一次踏进百乐门,没想到70年后的今天,我还能重返旧地。”郑德仁不胜感慨地说,“这里每一个细节处,都能看得到当年的影子,感谢修缮者让它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