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励志的青春之歌 8 X' ? c8 m2 X9 ]4 M% B; z " C) L4 v( T; a% _ ——看音乐剧《烽火-冼星海》& H1 s1 \; @9 f5 v
& P6 D9 A1 M! l* W) n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由南方歌舞团创排,陈晓琳编剧,杜鸣作曲,谭颖任总导演。该剧是广东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之作,于2015年9月在广州首演,2016年进行了提升与打磨。改版复排的《烽火-冼星海》成功入选了文化部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并于2017年3月进京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X$ e j; s; Q
, r7 m. { u6 j) S& b R
作品共分两幕八场,时长约120分钟。情节说的是1935年,留学巴黎的冼星海满怀音乐报国之志回到上海,遭遇种种坎坷,走投无路时意外结识了塞克、钱韵玲、王晓歌、光未然等热血青年,并携手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剧中着重刻画了以冼星海为首的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如何以音乐唤起民众团结抗日,以及到达延安后,冼星海酝酿旷世之作《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6 l; `7 }, \4 y. f5 d. S& R4 S4 o
& E+ M$ l v" d6 \9 H& A
该剧以广州音乐家冼星海在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下的音乐历程为主线。编剧为全剧编织了三条情节线:一是剧中四位主要人物冼星海、塞克、钱韵玲、王晓歌之间委婉含蓄的爱情之线;二是“烽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抗战岁月中,英勇悲壮的生死之线;三是以冼星海为主的热血青年在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时,志同道合、炽热崇高的爱国之线。编剧以虚实结合的人物设置,讲述了冼星海鲜为人知的音乐创作、实践和成长的故事,展现了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在抗日的烽火年代中忧国忧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爱国主义情怀。 8 b$ v J& S5 D9 T: I6 B/ E5 o7 Y& H+ T5 Q, l; A
近两年创作并首演的有关“星海”题材的音乐舞台剧,包括军委政治部歌剧团创排的歌剧《天下黄河》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创排的歌剧《星海》,加之改版复排的音乐剧《烽火-冼星海》共有三部。三部作品搬上舞台的时间相隔不远,题材扎堆的情况为该剧在二度创作和修改上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将这样一位尽人皆知的伟大音乐家和其作品流畅地融入故事中,在舞台上呈现其生平事迹、创作历程及人格品质之余,还要避免观众有流水账或大事记一般的观剧体验,并非易事。总体而言,本剧的亮点有四: M3 `$ t& f. q
/ H% f+ v0 }2 ]& y! N; g% k5 a& { P' m4 g& L6 [3 y+ S2 R( x. z . _2 [+ K' V( ]! f( Z) B4 u% v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