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听不懂的“中文歌”
+ j2 n3 K& W6 c! ]5 n: l; @
8 w! @+ @" J) ` 在叙利亚常驻期间,听过一首独特的中文歌。
1 c8 A4 G$ w0 a2 E! p5 A- R- B3 w- |2 x
一天,当地朋友赛门告诉我,他的合唱团第二天要排练一首中文歌,邀请我去帮助他们纠正发音。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有当地人唱中文歌。惊喜之余,心里也嘀咕:他们能唱什么歌?据我所知,当地并没有中国人在教汉语,合唱团成员是向谁学的中文呢?电话那头,赛门语气急切:来了你就知道了!
0 a9 j' T* o4 d3 u# v
: L3 b. q1 S9 B3 w! \ 第二天,在大马士革城东区的一间小平房里,我见到了这个叫做“彩虹”的合唱团,由20多个年轻人自发组成,每周至少排练一次,不定期地在首都演出。
* C$ K$ v9 f# T) Q0 b# D8 \9 s. T
t! K# l3 P, G 此时,远处传来了一声炮响。这里离冲突双方交战区不远,但大家都很镇定,显然已经习惯了。指挥兼团长胡萨姆幽默地安慰我说:“别怕。大家都在欢迎你!我们开始吧!”/ c. M2 s0 D2 t# G
4 n% ^+ s$ ~8 c" e+ \. z* O, u
房间里传来了熟悉的旋律。这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歌曲《牧歌》。合唱团显然排练了很久,强弱、节奏、音准都把握得当,合唱时整齐划一,分声部时清清楚楚。唯一遗憾的是,中文的发音并不准确。确切地说,很难辨认出这是中文。
: v. b' Y) Z2 z! A, h( ?1 c- J$ ]: d# s+ Y; ~' h! I" g4 [
胡萨姆告诉我,他们并不会说中文。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就着了迷,然后从一位生活在当地的中国人那里找来了歌谱,并根据中国人的发音,用阿语在歌谱上标注。从此以后,胡萨姆所指挥过的10多个团,都是用这种“死记发音、口口相传”的办法学会了《牧歌》。这也是彩虹合唱团唯一会唱的中文歌。$ ^7 z, R* U5 z) C& m5 h
2 ?4 |4 j7 k% K( \' ~
“所以我们需要你的帮助,中国朋友!”胡萨姆对我说道。我感动不已,为了这首“听不懂”的中文歌,我逐字为他们进行了纠音。 d; s( U" U6 Z' Z8 z. o" Y9 I
( J, Y9 p" K+ U; m- p2 l5 [ 一周后,彩虹合唱团在大马士革歌剧院参加了一场音乐会,曲目正是《牧歌》。合唱团穿着统一的服装,甚至还诚意满满地选取了草原、长城、长江等作为演唱时大屏幕的背景。
* R% @1 q1 P2 O0 Z/ g' O1 m* G4 p+ g f ~; m) l& r
虽然台下的观众不多,但是大家都非常投入,用力地“咬”出了每个音节。或许是因为时间太短,纠音次数太少的缘故,他们的中文发音依然晦涩难懂。看着胡萨姆陶醉地指挥,我想起了他在排练那天说的一段话:“虽然我们不会中文,但是唱这首歌我们很快乐。也希望这首歌给中国朋友带来欢乐。更期盼局势早日稳定,我们可以学会更多外国朋友能听懂的外语歌,大家互相学习,一起快乐地唱歌。”
. a0 P- u- T6 M1 a$ q
' ]+ q1 O3 }& ^) W5 s( j 这一幕常萦绕在我眼前。是啊,文化交流,蕴藏着自发性、超越性的基因,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3 l7 b/ M- U2 n" G* r1 U
: I% ]+ n& u6 k% S8 R. H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同样也不可或缺。就像我们总是会“好奇地”打量几眼陌生人一样,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文明的交往,也是从对彼此的好奇与兴趣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