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音新叶散燕赵
( B9 j( R9 _" d: L- Z: S
4 g3 U; p* m6 u1 { z- M2 C ——国家级非遗项目智化寺京音乐教育传承基地落户河北
; ] ?8 m" _- B& b; U! z) {/ O- ^2 O* t7 D7 H, A2 b8 n/ Q
每个周末,河北保定新安县端村小学音乐班的学生们都会迎来他们的“京音乐老师”,从京音乐的乐器、乐谱到乐理以及演示,孩子们一点点的学有所获,成为一个个智化寺京音乐的小传承人。这一切均得益于智化寺京音乐教育传承基地在当地的成立。$ k# f& e2 Y+ y2 h0 V( @
+ u" u0 S: q+ X- J
去年12月,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河北安新县端村小学举办了“智化寺京音乐教育传承基地”授牌仪式,智化寺京音乐乐队献上了佛乐《小华严》,端村学校的小乐手们紧接着与智化寺京音乐乐队的老师们一起演奏了《清江引》,一幅老树新苗共奏雅韵的可喜画面呈现于众人面前。当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工作人员和智化寺京音乐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庆学看到这一幕时,心中百感交集,甚为欣慰。1 ?) ]: U" ?% j- W- g5 }) j$ d4 ~
$ |, @( J" I" i0 z$ _0 O 国之瑰宝难觅传人6 ? V$ v. O8 s# O2 d1 F# q$ x! m
* E9 ]* R/ I" G* f 智化寺坐落于北京东城区,是明代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王振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将宫廷的教坊音乐移入智化寺,并由此后来产生了“以艺谋生”的艺僧。
, h( z; \8 ~( a7 ?" W+ }- p" R) q7 `( `( J2 R6 A+ H, i/ y
智化寺京音乐传承规矩严格,首先是师父逐句教唱工尺谱,待徒弟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后方可使用乐器进行演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时不断,一般7年方可出师,如此已传承了28代。传统智化寺京音乐唯一的传承途径是口传心授,并有极强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既不接受其他音乐的渗透和影响,同时也十分防范外传,也许正是因此,才得以将500多年前京音乐的原有风貌保留了下来,如今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b$ c7 u4 s s& I, K7 }6 u, v
8 I s9 j9 b, w- B: M- D7 a 近年来,尽管智化寺京音乐的项目保护单位——北京文博交流馆和该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庆学等在宣传、推广智化寺京音乐方面做了多种努力,比如先后整理录制了《北京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音乐》等一系列磁带、光盘和书籍,保留下了一批珍贵资料,但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改变,下一代传承人的接续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9 C0 P/ I1 ^% U4 Q& _6 {
) K- L5 _8 Y+ t5 |$ { 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之路该如何走?下一代的传承人该到何方去寻?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工作人员和传承人胡庆学的头脑里,挥之不去,愁肠百结。
& \2 ^ B, u7 L$ B \# {" ~+ l' T; O" [. b- Q" J.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