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K6 s) n# H" e7 X* F 孙家馨不仅个人演唱非常努力认真,她还是一位热心的声乐教育家,抒情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是她早期学生之一。1987年孙家馨参加“中央乐团声乐教研室”,这里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独唱、合唱演员。此后不久,她与一批有声望的老演员、老教师被调往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专职任教,她担任该院副院长、声乐系主任。几十年的教学中,她培养了众多学生,有的成为出色的歌唱歌剧演员,有的成为优秀的教师,有的成为具有专业水平的基层音乐骨干。1988年,她的学生王铁民参加比利时“伊莉莎白国际声乐比赛”进入决赛,得到比利时国家音乐学院教授巴斯坦赏识而受聘于比利时皇家歌剧院成为终身专职歌剧演员,荣获比利时“菲菲依尔国际声乐比赛”男生组第二名。; `; k5 Q5 O+ d+ h$ B7 L- B
% k8 @6 h7 W& E# [6 h 孙家馨一直记得黄友葵和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做演员不容易,做教师也不容易,要双管齐下。”即便年近90岁的高龄,她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有时甚至是每天都在教学。在学生眼里,她不仅是他们声乐道路上的恩师,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北京陈经纶中学音乐教师王帅曾经感慨自己是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老师们争论他到底是男高音还是男中音,音色上是男高音,高音却总是上不去。第一次到孙家馨家里上课,她一听就说王帅的声带“长、宽”,建议他去查查声带。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夫给王帅检查后,说的结果和孙家馨一模一样,大夫还问王帅跟哪位老师学习,当听到“孙家馨”的名字时,大夫说:“那你就找对老师了,只有孙老师能改你的毛病,你的声带条件只有通过改变声带运动状态才能获得高音,而孙老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跟随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后,王帅在北京市第三届音乐教师全能比赛拿下一等奖,大大增强了当音乐老师的信心。后来孙家馨给他建议:“你的声带大但是腔体窄,独唱演员的路子可能不适合你,既然你做音乐老师,可以尝试带好合唱团。”现在,王帅带领的北京市陈经纶金帆合唱团成为了全市非常优秀的金帆合唱团。) L: Y' Y" h2 {+ f
* V. D0 d3 |! j
学生赵静说起跟随孙先生学习的经历,眼睛一直是红红的。作为一开始从事护士职业的歌唱爱好者、35岁才拜师到孙先生门下的“大龄”学生,她记得第一节课时老师和她语重心长地谈心:“你要是作为业余爱好者,现在的水平够了。但如果要走专业道路,我不会只是在你原来基础上弄弄,而是要从头教,把原来的东西都‘打破’。如果你同意,咱们把你的教学当作‘课题’做,你看行不行?”赵静说,老师对谁都很认真负责,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和基础,调整出最适合他们的歌唱状态,有时候为了琢磨如何给学生解决问题,她前一晚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3 i: P6 m* D8 k) e( r$ I7 E
9 W% {( R M. T5 U5 g- A' }0 P4 y+ F 男中音歌唱家魏启贤和夫人是孙家馨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女儿魏欣一直跟随孙家馨学习声乐,成为中央歌剧舞剧院专业演员。80后学生李丹是孙家馨学生里的“小字辈”,年纪尚轻的他坦言自己刚走上舞台的几年中急于求成,一开始音色明亮好听,慢慢就感觉遇到瓶颈。迷茫的他在朋友介绍下拜师孙家馨,老师让他不要光想着唱歌,而是天天练习基本功。一开始他心浮气躁还无法适应,后来发现自己在老师的影响下慢慢改变了好多毛病,不光是歌唱技巧上的,还有工作中、生活中的,心开始慢慢沉静下来。- Y: G4 O' T; ?9 c Z* G) U
. l5 f+ \0 r- F9 I! h# o! e 播撒歌唱种子 : U+ I& @! \$ o3 J1 H, b! H+ b ! [( q$ ~' ?7 |) @# s3 X5 U 每天陪伴孙家馨的大女儿董萱说,母亲每天从早餐开始,和她聊的就全是歌唱、学生,不是昨天学生的表现,就是今天学生要学习的难点。她感慨地说:“我妈妈最了解的是学生,最了解我妈妈的,也是她的学生。妈妈一直把歌唱放在心中,心无旁骛,其他的事情似乎都自然‘过滤’掉了。她的一辈子就是歌唱、学生,只要是和这两样有关的事情,她就会一直操心。”相伴走过的岁月里,孙家馨和学生不仅互相把对方视为亲人,就连她的几个女儿们,也都成了学生口中亲切的“姐姐”。 & E6 q2 Y3 ~. ~: j) V) n 7 v# d. T9 M, S 采访过程中,孙家馨叮嘱身边学生最多的话就是:“你们要多读书多看报,感悟人生,把素质丰富起来,歌唱才有情感。单纯地唱,唱的只是声音,不是感情。要学会用声音‘描绘’情感。”学生李丹感慨地说:“歌唱就像老师心里的火苗,现在给我们上课做示范的时候,她还经常一张嘴唱到HighC!老师已经把歌唱研究得透透的了,把各种民歌和唱法融会贯通。如果把声乐比作一幢房子,我们看到的还是这幢房子的外形,而老师的关注点已经在房子每扇窗户窗棱上的花边了。”对于社会和学生给予的美誉,这位近九十的老艺术家依然谦虚地说:“过去的事情不要提,我最要感谢的是时代,不努力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师长还有一直支持我的老伴。”她嘱咐学生“到了一个地方就要种下种子”,嘱咐他们多教几个学生,多唱几首好歌,而她自己,正是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做好了播撒歌唱种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