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 B C7 K! p 说到智能化较早的乐器当属吉他。早在1989年,北美的元老级吉他玩家Fretlight Guitar 就尝试通过在琴颈里装置LED灯,帮助初学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和弦位置。PC潮流兴起后,Fretlight Guitar通过让吉他与电脑相连,利用电脑软件引导初学者跟着吉他上的LED灯学习吉他。在一个还没有硬件智能化概念的时代,北美便已经有创业团队开始将吉他与科技相结合,来帮助初学者降低学习吉他的门槛了。8 m. }0 k. m9 D1 R& b
7 L8 ^3 X/ a( h% R “智能乐器是具有跟踪学习、自动适应(调性、音色、演奏方式)以及线上互动等功能的乐器。”李子晋以体鸣乐器钢鼓(Steel Drum)为例介绍智能乐器的特征。2001年,设计者根据钢鼓音高的设置,融合印度陶罐鼓的结构特征,将演奏方式从用锤敲击变为手动拍击,把钢鼓变为更便携,且可直接用手指、掌心和关节进行演奏的钢鼓(Hang Drum)。2013年,数字手碟(Oval)问世,与Hang Drum外形相似,实际上有很多区别。Hang Drum外表钢铸,内部中空,Oval使用亚克力与铝土矿颜料,更加轻便符合人体工学;此外,增加触发信号装置,每个凹槽都被设计成多重感应触摸板,压感传感器会感应到演奏者的速度和位置;运用蓝牙、wifi、midi等连接方式,软件改变乐器声学要素,通过手机app记录用户自己的创作,改变乐器的音调,调节乐器灵敏度,实现人机互动,通过LED灯光来学习演奏。Oval体现了智能乐器的基本特征,即乐器+教育,跟灯学习、游戏化软件、对比教学;乐器+互联网线上互动;乐器+科技,调控音高(调性)、音色、音强等音高因素、自动记录、终端改变(LED、PC、pad,VR)。 % A) g& o! N' \ y ! O4 P! [$ _0 P: H' V, J 乐器的发展与音乐演出场所的变化息息相关。文艺复兴时期,很多演奏者在户外演奏,这要求乐器音色明亮;这个时期双簧类乐器使用比较多。巴洛克时期,乐器主要适用于宫廷、沙龙,赋予情感表达的擦弦类乐器得以发展;当时的柏林爱乐乐团,22件弦乐器中只有3件是拨弦类乐器,其他都是擦弦类乐器。浪漫主义时期,尤其法国大革命以后,人们追求自由的思想,演出开始在音乐厅中举行;这个时期,乐器追求音量、种类、新音色,不断扩大管弦乐队规模;1784年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举办的纪念亨德尔音乐会中,仅管风琴就用了两架。21世纪以后,互联网融入生活,乐器设计趋于便捷、易编辑、易存储,能够实现线上互动的智能乐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