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德仁:和平饭店里的爵士乐 f7 z) Y( {, h" X7 `/ O# S
9 x- Q3 w+ H0 l. l 1980年,久已失修的和平饭店已不复1926年新落成时的奢华,显得陈旧不堪,但外商往来络绎不绝,在那种活跃的气氛里,隐藏着一股万物复苏的生机。
$ Y& D+ y1 |0 T5 l" O) z8 L3 h& z9 }% n" r, T5 w
“人们都说,看到我们,宛如看到旧上海的繁华。其实不是,我们见证的,是一个全新的上海。”郑德仁说,他难以忘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夜晚提着乐器和乐手们赶到和平饭店时,沿路经过的黑暗和安静。" g0 R3 O. Q# O
0 O) I e* g2 u9 N/ u* l4 T
但风从外滩吹过来,那是一座城市封闭许久的窗户再次打开时,风从海上吹来的气息。
( s7 Q- v# `9 j" ~) v8 e
0 M4 `; }8 ^6 m) f- ~ 1986年的一天深夜,英国女王访华先遣队的一位高级官员刚出虹桥机场,就问接待人员:“和平饭店酒吧还开着吗?”“那支老年爵士乐队还在演出吗?”- |) r, h3 S4 \- k8 T B
. Y. y, ^( n# }9 G& b+ G) ] 当他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即驱车来到和平饭店。翌日晚,这位官员又带去了十几位王室成员、外交官和商人。直到深夜十一点半,终曲《一路平安》已奏响,这些英国客人还不愿离座。他们递了张条子给乐队,询问能不能再加演半个小时。
5 F1 s! x5 F8 q+ `7 ~$ q5 b, K5 i3 x% D2 x# L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是支什么样的乐队?和平饭店酒吧为何能被美国1996年的《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最佳酒吧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为何能一直被写入旅游手册必去景点,成为上自各国政要,下至黎民百姓心中的沪上风景?
, F8 r, \) \. L( K% k9 D! l* v6 U! K# u3 A) j6 {* c: T
在上海的寓所,翻着一沓乐谱,94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前演奏员、低音提琴演奏家郑德仁娓娓道来:1980年,这支由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乐手组成的爵士乐队,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在和平饭店奏响第一首曲子的。 H. F6 ]. U4 W1 p
9 q) E! s0 Q$ I1 P! s
黄浦江边的绿屋顶
( ~" W5 n. m: [: ?3 C9 P! R
+ t( S% D5 ~( z% s5 F- E 今天的和平饭店北楼,历史上曾被称为华懋饭店、沙逊大厦,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为犹太商人维克多-沙逊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高层建筑,也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
7 I" G# a& A6 Z0 C6 C; i+ U- K t
$ S- s. X5 x9 y9 l2 Y 上世纪20年代,沙逊将投资重点转移到建造高楼大厦上。当时的沙逊大厦、河滨大楼、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都城大楼、汉弥尔顿大楼等上海建筑,以及罗别根花园、伊扶司乡村别墅等产业均为其所建。
V% N. {6 u0 f, n3 |/ a$ |
* |4 j6 y0 @4 w! h1 j9 s: W 沙逊大厦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由芝加哥学派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设计,以一个海拔77米的绿色铜护套屋顶为最大特色。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建成后开业,二至四层是商场,底层沿外滩租给荷兰、华比两家银行,西部为服务部,有穿边式售货廊。底层两条通道交叉,一条从外滩进入,一条从南京路通滇池路,中间交叉点有一个八角亭式的内厅,其穹顶用彩色玻璃镶嵌着图案。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拥有最具特色的九国式特色套房。十层以上由沙逊家族居住自用,极尽英式奢华。入住华懋饭店,也成为当时下榻上海滩最豪华最高档酒店的选择。
8 t: d! }& W+ |7 l- J; B) `
6 @5 [* k& [. n4 J! e 1945年12月,美国特使马歇尔上将到上海后下榻于华懋饭店,住在豪华套间中。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享有“无线电之父”美誉的马可尼于1933年12月也曾下榻华懋。上海解放后,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内办公。1952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恢复饭店业务,改名为和平饭店。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之一,当时中国仅此一家饭店获此殊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