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z# v7 D9 W( n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是深沉宽广的,是大气象的。在这个作品中,伟大的作曲家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他也是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的满腔激愤。殷承宗深谙此道。他在前两个乐章中有着精致的描绘,有着不懈的铺排和渲染。在堪称完美的第二乐章中,他优雅地完成了颗粒饱满的唯美音色后,进入第三乐章。他昂然地加快了速度,不仅演奏出了华彩乐段,而且蓄满力量一鼓作气地往前推进。那种巨大的张力,逐步让乐曲抵达高峰。随着紧锣密鼓的节奏,键盘与乐队撞击汇合,发出磅礴气势,迸出漫天的霞光。9 |+ N6 ~) b6 K+ }
$ W! K4 j ^) x: n' u
终于,他把这首名曲推到了高潮。对于一个成熟演奏家而言,能够抓住拉赫玛尼诺夫的“高潮”就是抓住了全曲的精髓。殷承宗不愧是闻名天下的钢琴大师,他完成了一次真正的超越:超越了年纪,超越了时差,超越了种种局限。他把自己融入半个世纪的满腔的俄罗斯情怀与记忆,都在瞬间引爆,得到了淋漓尽致地挥洒。; I( v( m5 i8 z
7 V# g1 e6 j7 r) o2 @+ U
………… & R8 A/ \- ]9 W . o- K# d' r# Y6 |- }/ Q1 u 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把我的思绪从遥远的圣彼得堡拉回到了哈尔滨,此刻我置身其中的这座城市。7 r6 P+ Q2 ?7 h: I+ v$ h2 d$ l: R) E
# p+ }) f# L- d" R: B7 |
多年前,自从来到深圳交响乐团,我便进入了交响乐世界。这个更大更丰厚的世界令我欣喜若狂。尤其是弦乐,有着比键盘更加令人融化的美妙。于是,一批顶尖级的小提琴大师走入我的笔端:奥伊斯特拉赫、米尔斯坦、柯岗、文格洛夫、穆特、列宾……起初忽略了海菲茨,浸淫了十多年小提琴之后,却猛然间意识到了海菲茨的声音是属于上帝的、属于天籁的。$ ` b5 ^) x& S1 b0 n, D
2 O; z1 C# |- f& E 接触海菲茨音乐的同时,我接触到了美国南加州理工大学的音乐学院,接触到了海菲茨的同事爱丽丝-勋菲尔德。她是约阿西姆的弟子,约阿西姆是勃拉姆斯的好朋友,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为约阿西姆所作。而勋菲尔德姐妹,爱丽丝-勋菲尔德和爱伦诺-勋菲尔德曾经是一代美国人的骄傲。她们是一对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姐妹组合,那是一代辉耀美国天际的天才姐妹组合。可惜妹妹早逝,如今95岁的姐姐不远万里,坐着轮椅出现在本次哈尔滨举办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的开幕式上。+ q/ }. v% R1 }! S% N9 t
. i$ E3 l1 ] o7 Q. m: x 天呀,她又一次来到了哈尔滨!她的风度、她的笑容、她的受欢迎程度与两年前的上一届,毫无二致。这是生命的奇迹,这也是音乐的奇迹,令哈尔滨之夏弥散出动人的温馨。此前,当我走进哈尔滨大剧院这座造型奇特的新建筑时,不免为其材料的奢华富丽而惊叹硬件的高档,但是,不知为何总还感觉有点空荡,这种空荡不知是建筑的空间带来的,还是我内心对“软件”的期许过高所致。然而,当灯光完全照耀在台上勋菲尔德那一头波浪金发时,我突然有了一种深刻的满足感。1 s. z2 J8 ^% V
6 P8 ~/ I& t( L4 R. f 我觉得偌大的哈尔滨大剧院,能够有这样的奇迹发生,一定要感谢勋菲尔德的弟子、享誉海内外的小提琴家薛苏里。他是从这片黑土地上走向世界的音乐家,他也是出生在乌苏里江畔,成名于松花江畔的一代卓荦英才。4 b" X% n* S5 {& t2 Y3 w
) X/ c; l! ? h+ T# Q
音乐无国界,音乐不分南北东西。哪里有音乐,哪里就会吸引我,就会让我视作家园而流连忘返。 ( r" C6 W8 {0 {1 ]2 ]2 ?$ u+ i% y8 e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辽兹的这句名言,让我在哈尔滨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赛事中深切体会到了。那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他们不仅是在竞争比赛名次,他们也在程度不同地享受着音乐,并且,让我重新回到了白云飘逸有如音乐缠绕的圣彼得堡——那个以肖斯塔克维奇命名的爱乐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