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主调音乐(有别于国外特新潮的、实验性的无调性音乐)而言,调主要是用来调整歌曲或乐曲的音区的一种方法。
& r5 s4 W$ b0 T4 X& u6 d8 n; W2 i+ E3 J
因为常用标准乐音是88个(对应着钢琴的88个键),通常由低到搞,把这88个音分为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5个部分) _3 b; U" I, R# _* k) c& F
分的节点大致为(以钢琴上的88个键子为例)A2(钢琴最左面的那个键子)-C-e-c1(即大家常说的中央C)-g1-c2-g2-c5(钢琴最右面的那个键子)
: n0 i3 i, c5 P2 I
d- I6 _& p9 k/ {9 X一般而言,对于纯钢琴作品,低音区声音浑厚,结实,沉重,中音区声音圆润、饱满,富有弹性,高音区亮丽,华美,所以,创作作品定调时就要考虑到乐曲的内容、情绪,把旋律的各个部分放在最适合表达其音乐内涵的音区,而这一切通过调整调性(俗称定调)就可以实现。
" p0 T) R" [# `( a _( L
" m' y# }" Q/ A, n) j! m. w第二就是给乐器做伴奏,因为很多乐器的调性不是连续的,就是说由于乐器结构的限制,不是12个调都可以演奏出来的。) M3 a. E8 V% C. B0 ~# ]4 U5 }, I
& j0 \* ]" H1 F$ L9 N- ^% o9 [你比如最典型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萨克斯管乐器,它只能吹2种调:bB、bE,即bB调高音萨克斯、bE调中音萨克斯、bB调次中音管萨克斯,bE调小低音萨克斯和bB调低音萨克斯管;小号、长号、次中音号等只能吹bB调,也就是只能吹一个调,所以用钢琴为其做伴奏时,只能迁就他们。 A6 \/ g( M! O$ D e
4 s0 C& g4 y. c F. w0 L8 z第三就是给人声伴唱,因为人有男女老幼之分,不同的人群音域各不相同,就是同性别、同类的人群,音域也有很大的差别,不然就不会有女中音、女高音、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之说了。
1 g6 ?( e9 b1 a" x7 E& }- _* P/ A1 a1 K8 R* ]2 G1 y5 g6 t7 R
一般来讲,任何一个人凭自己的嗓子是不可能把这88个乐音都唱出来的,能唱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就是这个的音域,唱的最漂亮、最有情感也只是占其音域中一部分,就算是“黄金部分”吧,所以通过调整调性(也就是常说的定调),把伴奏的音响效果调整到演唱者音域中最漂亮的部分,才能使演唱者最大程度表现歌曲的内涵和情绪。
! D* G N8 Q+ Z0 D ]2 C; G5 w0 A
6 j! b4 n( j' l) T. j- w) @+ ^# j( A! L3 C( _/ S
一般而言,男歌女唱、女歌男唱,把原唱的调性上移或下移4度左右,男歌、女歌同性别唱,如果原调(原版)太高,一般降低一个大二度左右就差不多,不会出现演唱时低音唱不出来、高音喊不上去,类似于KTV中那些唱卡拉OK的经常听到的”鬼哭狼嚎“的那种听觉感受。: [# w, \8 W7 |0 Z
& J. ]' q2 y9 W4 g6 H7 s
% ]7 l" Z8 T2 ?! ]0 Y6 W
上面说的唱歌调整调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移调)的方法,只是个大致的原则,具体唱那个调合适,还要在上述基础上做试唱微调,找自己唱歌最舒服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