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还是听情怀? " H$ t" \( B2 J$ ]' ?+ P- B; L" \: F
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是2016年的中国流行乐坛极为瞩目的一件事,它的落幕也为2016中国流行音乐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演唱会融合了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多个关注焦点,比如粉丝经济——演唱会之前关于票价的各种传闻;娱乐产业的情怀牌——暌违几年的演唱会让乐迷再次为情怀买单;时髦科技——VR技术运用、在线直播等;流行乐坛的“星二代”——窦靖童作为嘉宾出席等。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演唱会似乎并没有呈现出好的音乐。在最不缺好声音、好歌喉的中国,大家趋之若鹜的偏偏是一位基本演唱技巧都很难保证、甚至跑调走音的歌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1 x( U7 w* B; C
; i: p9 O. L8 P+ c& G
不知从何时起,情怀成为娱乐行业最具卖点的东西之一。各种质量不高的国产电影充斥大荧幕,每每收到不错的票房,追究原因,是观众为情怀贡献票房;各种经典之作,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影视、戏曲被不断翻唱翻拍,二度创作,也是因为有一大批情怀迷的需求。就连2016年的金曲奖,主办方也将其颁发给了“情怀”。歌迷通过各种渠道花费高昂的票价购买演唱会门票,听到的却是歌星并不怎样出色的表演,歌迷却并不后悔,因为大家都是为情怀买单。一场演唱会,现场几万人,网络同步直播的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000万,富有情怀的人的确很多。情怀究竟为何物?重点是,我们是听音乐,还是听情怀?, Y. D a r/ p
2 h& F- M6 n4 D3 R4 d! M, r 搜寻王菲的情怀可以发现,很多东西已经绕开了音乐本身。歌迷对王菲的痴迷在时间上跨越了几十年,在空间上也涵盖两岸以及新加坡等大亚洲国家。王菲本身一个值得怀念的对象,尤其是在选秀歌手满天飞的时代,王菲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王菲的长时间退隐以及对宗教的痴迷使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歌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透出一种宗教的空灵感,这也加剧了王菲的神话化,复出后更加抢手。“幻乐一场”演唱会的开场曲目《尘埃》也化用了“何处惹尘埃”,透出一种空灵之感。" t$ T. l7 N' w! V$ s
# K/ |+ h7 F4 N+ x5 Q! A8 S2 i
对王菲的痴迷很大程度上来自她的个性化。人的生存本性是对个性的追逐,对同化、类型化的抵触,富有个性的数字编码如手机号码和车牌号码会以高昂的价格出售。时装产业的发达也是源于消费者对个别符的追赶,撞衫是一件出丑的事情。流行音乐着力培养富有个性印记的符号,可流行音乐的标准化生产使得跟风模式盛行,一旦有某种类型的音乐获利,所有的唱片企业会一窝蜂去生产同类产品。所以个别符很快要被类型化,之后就需要新的个别符,因此流行音乐会不断更新换代。细究起来会发现,王菲也并未作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问题在于,流行乐坛太过镜面化,稍微的波动就会引起巨大的涟漪。乐坛被类型符淹没的时候,个别符显得弥足珍贵。王菲对个性保持的更为持久,使其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力。 . k$ `% T# q+ s/ y/ | & T5 M5 z1 R, O7 u9 W% \1 r 王菲一直以来都喜欢反其道而行之,很多自己原创的歌曲与一般商业流行歌风格明显不同。在各个歌手每年数十场巡演“捞金”的歌坛,她却坚持多年不开演唱会。这种“饥饿营销”最终也证明十分奏效。当然她并没有沉寂,偶尔发行一首歌曲,成为听众竞相追逐的对象。尤其是很多电影的主题曲都由她演唱,让她一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低产量形成的“饥饿营销”反而激发了听众的欲望。苏打绿在获得金曲奖之后宣布休团,也是步其后尘,让歌迷在饥饿等待中越发增加黏性。此次演唱会也同样保持着她的独立个性,以歌声直接开场,并且开场的第一首歌曲是她自己填词的歌曲,并不单纯是流行的商业情歌,而是具有无限能指的、富有禅味的歌曲。除此而外,此次演唱会取消了很多保留曲目,与一般歌手甚至她本人之前的风格都不同。如此种种,都可算作情怀的组成部分。 5 T. R+ s2 ]6 o/ |3 t) l. `3 U9 r& g; v
一个内地歌手去香港镀金之后再回内地疯狂吸金,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流行音乐是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歌手、一场演唱会的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可能还是商业化,而非单纯的情怀。王菲早年从内地漂洋过海到香港镀金,商业味十足,至于很多人会说王菲具有某种反商业情怀,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李皖一针见血:“王菲是公司旗下歌手,没有公司的同意或默许,那些唱片莫非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本质上讲,王菲是娱乐时代包装出来的歌手,王菲的成功最主要的是两个因素,一是对西方音乐的吸收转化与融入,二是经过了香港专业团队的包装运营。+ Y# V3 Z! i- m T1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