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大合唱》等,中国歌剧代表作《江姐》等,以及民族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西北风”、“东北风”、“南粤风”等通俗歌曲。器乐方面有: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器乐独奏曲《长城随想曲》(二胡)、《战台风》(古筝)等,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等,中西器乐合璧的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借用西方古典主义形式、兼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中国音乐风格的交响乐作品《梁祝》、《嘎达梅林》等,借鉴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具有中国浓郁风情的交响乐作品《纳西一奇》等,融合中国音乐线性特征与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空谷流水》(笛子、管子、筝与打击乐器)等,体现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思想并兼有西方后现代音乐思潮的交响乐《天地人》等,以及电子音乐与中国传统乐器融合而产生的“新音乐”品种或风格。7 v/ P$ j( l$ }+ P6 K5 I. D& K" `
: X( P2 }, X# e+ r3 K 二、 西方音乐8 Y3 V9 R; Y& u
2 j2 Y" R- [ e6 o6 n, M
; T2 s1 B& U: T3 M3 ?, L s ` 由于西方哲学重视客体与逻辑的研究,其传统哲学机械本体(脱离生命本体)论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的形式逻辑基础。从总体上讲,与其他文化的音乐相比,西方音乐更注重形式和技术,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也客观上强调了听觉生理属性对音响物理属性敏感度的高标准,这也许是西方严肃音乐在东方诸文化圈中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而言,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后现代派音乐与中国音乐艺术精神和风格较容易沟通。* N( h1 p2 m0 ?/ Z- ]& [# v. u
. S. r/ E0 g! N0 |
2 p! f7 g6 d" E- c8 [4 o. U& `2 N
西方音乐的流派。
+ N' Q; R, [3 x; n& ^' H1 X& i! e1 p* ^" A' L" U: `
4 |6 i2 Z; u) Z3 r) C
巴罗克音乐。“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co,词意是“不规则的珍珠”。现通常用来指大约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欧洲艺术所经历的一个时期或它的风格,即崇尚富丽堂皇、精雕细琢,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均衡、和谐的风格。巴罗克音乐的主要特点为:在各声部相对独立的复调音乐主题中融合了突出主旋律的主调音乐织体。巴罗克时期最重要、最着名的两位作曲家是巴赫(1685-1750)与亨德尔(1685-1759)。
3 U# }+ C( x) y0 ?
5 B# Q: Z' t5 S; J4 @7 o, n8 {/ }$ `4 K
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欧洲音乐家的思想与创作,受“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都鲜明地体现着“自由”、“平等”、“理性”的进步思想和美学原则。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他们之间有着内在深刻的继承关系,并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一时期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音乐语言的精炼、朴素、亲切;形式结构的明晰、匀称;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因素逐步加强和深化;和民间音乐的更密切的联系等。' e7 h7 ~. g% X5 e! G/ X
+ t$ _3 U7 H6 B% Z
4 D1 H( N' K& f9 D6 i. H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主旨是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观的体验。作曲家们追求姊妹艺术之间的互相融合,并着力挖掘和发挥音乐的更多方面的表现性能,从体裁形式到具体表现手段都有革新与突破。标题音乐、交响诗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李斯特、瓦格纳、马勒等。/ N" F& G+ \4 [. q" M7 b
1 u& [0 C6 M. H, @6 h
/ V. t# K) a9 r6 J& a4 s' R 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分支,其美学观点和创作方法和浪漫乐派完全一致,作品强调反映祖国历史、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突出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常采用本国的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为题裁,采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编音乐主题。民族乐派主要兴起于当时音乐不很发达的欧洲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俄罗斯的格林卡、穆索尔斯基,捷克的德沃夏克,匈牙利的巴托克和科达伊,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 \7 d/ o+ g$ a/ a" F, e: `
! T, ~- { B6 q+ M6 v1 G b5 k; _- u5 f' ?5 M6 t- e" c
现代音乐。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60年代,西方音乐不再象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那样,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而呈现出多潮流、多风格的五光十色的情状。其影响较大的派别有: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以勋伯格等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创造了无调性的12音序列体系,给传统调性音乐以空前强烈的冲击;斯特拉文斯基等为代表的新原始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强调解放不协和音响、突破传统节奏系统、超越传统音色组合规范;以梅西安等为代表的全面序列主义音乐,将音乐的全部要素纳入序列计算体系,形成高度理性化的、非形象化的音乐。在这期间还产生了噪音音乐、微分音乐、偶然音乐、随机音乐等多种新潮派。( c9 L, M: \: F8 z: j6 R0 h
1 [# n4 Y( s8 U: Y/ H% l
! ~8 z, ^- _$ f+ W4 v) w
后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近似“回归”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的表现手法,注重情感表达的新浪漫主义;主张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尽可能多的重复创作现代音乐的简约派;将现代主义音乐与各民族流行音乐、民族传统音乐结合的第三潮流音乐。
$ T- S4 F" o# y( I( T
7 w6 C, q6 P$ W' g5 q( L, {5 l5 m0 {0 I1 _/ V+ {5 M& u
此外,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在艺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40年代末第一首电子录音带音乐作品的问世,60年代合成器音乐的兴起,直至80年代以来计算机音乐的迅速普及与发展,电子音乐不断扩展着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和领域。
9 ?# S& `$ ~* e% [+ `5 N' B/ A3 c8 i( c$ ?
- T. z4 k( o# K/ z2 B
交响乐的体裁) L' O9 S+ T( `& e
) [" s+ C: P# {: C& h+ a
; Q/ O6 Z, w& S6 e* P9 _ 从音乐体裁角度讲,迄今为止,交响乐仍然是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器乐形式。现将交响乐的体裁介绍如下。
, {) p' O; h7 b& c6 L( O" ~1 L+ v, b" ^
+ X/ l0 a9 h9 z3 s
序曲。序曲是在大型音乐作品如歌剧、舞剧、戏剧开幕以前的器乐演奏形式。现代序曲具有概括全剧的基本内容以及音乐形象的作用,并主要采用奏鸣曲式,如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除了作为歌剧或舞剧作品的序奏以外,还有音乐会序曲。它是单乐章的交响乐作品,往往带有标题,同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史实、自然景物、生活习俗场景等有一定联系。如,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8 ^7 S0 ]' {! \- G: m/ }
* [6 Y! `) R% J* K4 K0 j, @
5 b! F- Y6 P9 K- z/ p) R 组曲。组曲是由相对独立的若干乐曲或乐章组成的套曲,大多为器乐曲。现代组曲大多是标题性的交响组曲,与其它标题交响音乐一样,它或与一定的文学题材构思相联系,或由舞剧、歌剧、戏剧、电影的音乐片段发展而成,也有的取材于一定的民俗场景、自然景观。比如,李姆斯基·柯萨可夫根据阿拉伯的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的题材写成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柴可夫斯基由舞剧音乐组成的《胡桃夹子组曲》,格罗非的《大峡谷组曲》。" a& w( F Z. @8 p
: q$ j/ |' x6 m. [9 k3 [
" ]' `( E y6 s( R8 Y7 Z$ Y 协奏曲。协奏曲是指一件乐器和几件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现代协奏曲多采用三个乐章的套曲结构。在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中,协奏曲第一或第三乐章结束前,常常插入能由独奏乐器表现高超技能的华彩乐段,此时,乐队往往停留在属和弦上,华彩乐段后紧接管弦乐队合奏的结尾。也有单乐章的协奏曲,如我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7 |) w$ ~9 K7 ]" L+ |% g
|3 O8 O9 T ` 交响曲。交响曲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套曲。交响曲(Symphony)一词源自希腊文Symphonia,最初是指不同的声音谐和的发声的意思,后来有时指器乐合奏曲,有时专指多声部器乐曲。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开始,交响曲最终定型:第一乐章,快板,必须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急速,回旋曲或奏鸣曲式。贝多芬以来,交响曲被赋予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更辉煌的交响效果,比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九交响曲《合唱》,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当然,根据内容情节需要,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交响曲。- F6 H7 Q& c7 ?. N) e
( Q+ X4 y! U1 Q* s
( ?) r; L1 G0 F9 ^3 l# t 交响诗。交响诗是表现诗情画意等文学性内容的标题性单乐章交响音乐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或戏剧性,在创作构思上,体现某一个哲学思想或诗思以及与一定的文学内容相联系。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我国作曲家辛沪光的《嘎达梅林响诗》、朱践耳的《纳西一奇》。, s2 ?' N% @2 P3 ^7 s8 k
- u: M- N! z; U- D; u+ H8 ~0 l
9 J- K; b' D! ~3 P1 v# B 交响音画。交响音画具有描绘大自然景色,生活情景、动物及人物肖像等特点。当然,欣赏交响音画作品,不能单纯从描景去理解。在音画中,并不是大自然肤面的描绘,不是单纯自然界声响的模仿再现,而主要是表现作曲家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使大自然美景精神化,如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美国作曲家格罗非的交响组曲《大峡谷》属于交响音画性质的多乐章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