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乐理名词解释(三)& t( {# p+ R5 r6 H8 [9 b; U
0 C# C/ d h7 N3 Z2 k! L5 S
26、转调:由一个调转入下一个调,叫转调
; O5 d- A1 M. ~. w+ y& k& s s" J' {1 Q6 l. b+ f
27、移调:由一个调移至到另一个调,叫移调. A! M$ A( O& Y6 c( U! a( F. C1 D
% `4 l3 N; u1 r( X! S2 z8 c 28、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者只相差一个调号的调就叫做近关系调4 z3 O, z3 `( f% y) y
" X" `: v# {! f9 M0 V8 ]/ T0 S
29、奏鸣曲:由三、四个乐章组成的钢琴独奏乐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
6 ?" i5 k( T. A2 W, q$ l% n! A$ ^6 S; y) P% V' t' r" C
乐曲。16世纪泛指各种器乐曲,17世纪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曲4 w8 ~ s! v5 e) Q; l
4 C* ]0 ]7 q E, s+ D1 G
30、交响曲:就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一般为四个乐章,是音乐体裁中
" x" k3 \/ X1 E2 D( k5 i7 E8 Y; ^9 e, m" e0 u
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大型器乐体裁 B5 g! D/ k0 t9 ~. Q+ H
( Y2 H$ N4 T) d& V4 @& h
31、艺术歌曲:是19世纪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歌词大多采用著名诗歌,代表作曲家为舒伯特、舒曼等
5 r/ ?# w# d) y' V3 p) K1 g( t9 f9 P) n, V- h& F7 C
32、康塔塔:产生于17世纪的大型声乐作品,也叫大合唱。由相互联系的多" z" O# @5 W$ W4 J
4 m3 j& Y, i8 u/ C& H 乐章构成,有一定情节、人物和内容,表演是由大型合唱队和大型管弦乐队合奏完成
8 T( T5 [/ z0 U$ Y' s/ W
+ \ }0 t7 O* Z. ~( b 33、乐剧:由瓦格纳创作的歌剧称为乐剧。是在歌剧的基础上,强调戏剧和诗歌的重要性,
1 w& e! c# C, E/ y# e3 D! C: }
3 o: H; `3 [, j; m 试图将诗、剧、音乐融为一体,从而使歌剧更具完整化。
; h4 B o2 M. r/ K, ?. r' _! S$ p+ h
34、咏叹调:歌剧的主要唱法之一,特点是旋律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声乐技巧。
7 O" S$ Y( h) M4 w6 a% Y/ T, X) g4 b5 W
35、宣叙调:又称朗诵调,旋律性不强。介于说和唱之间,歌词大多采用散文
0 \" I2 G3 B$ [( q8 f0 D- B0 A. K* ], d* ]5 G1 s ^
形式演唱
7 W- A0 d4 U" k) S$ ], j* J" T
, G# k$ P* h2 s* u: R 36、歌剧: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并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综合戏剧体裁。% Y% w5 D3 N6 v
* Z- R; u8 Z- X& B, i) x: w 37、无词歌:浪漫派时期的一种独特器乐小品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特征是曲中含有一条如歌旋律,
2 a& T- N6 G) x3 d; M( i( s) {6 ^% O* }
仿佛是器乐在歌唱,因无词,故而得名。) y! u) @5 }. j7 g m
. z. Z5 U2 ~( S+ w; X0 s+ t 38、交响诗:李斯特首创的一种单乐章标题性的交响音乐
0 Q' ]" W" i# q& f6 z( e6 t* E
& c0 _4 p! d* C' a% O8 ~* g! m( h* ~9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