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38|回复: 1

[音频应用] 常用乐器、人声均衡调节诀窍

[复制链接]

2128

积分

211

听众

93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128
廖健若 发表于 2017-2-17 07: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用乐器、人声均衡调节诀窍5 f* q7 R' q0 G& e7 |, |& Y: h
3 q# H2 y6 N9 e6 r

+ P7 j7 H' k4 Q
+ h% Z! s0 y5 v) l  G作者:Jeff Casey(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 G, t6 F6 ?+ p( @- h0 L+ O; l
翻译:电脑音乐制作大全  李中华
0 U! E; v4 y" `: |
1 Q$ _4 ~' `6 l, J0 j+ g3 R+ ^    在许多情况下,一种乐器单独听起来很悦耳,但仍需进行均衡调节使之频响与其他乐器没有抵触、突出最亮丽的部分,从而融入到作品中去,这就是均衡调节的主要目的。( n( [1 [" R$ E, @4 t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常用乐器及人声均衡调节的一些诀窍:
2 X3 a# X; X% c    1.底鼓(Kick Drum):底鼓是一首歌曲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推动着节奏向前进行。这里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常见的三种底鼓:- }& W( `$ I$ S
    第一种我称之为“80年代蓬头底鼓”,你一定熟悉的:强而有力、富含中频、含有重击的"砰"声,想得到这种比较怀旧的底鼓声音,可以先过滤掉60Hz以下的频率,然后根据情况在78-84Hz提升3到6dB(Q值大约为1),使之听起来象是敲在你的胸膛上。接下来在1.5-2.5kHz提升大约6dB来增加"砰"声(Q值在1.5-2.5比较适合),最后在120Hz降大约4dB(Q值1.0)。参数可以反复调节直至听起来象"White Lion"的作品。) h4 k1 m, f' B
    第二种是当今最流行的"Bonham"摇滚底鼓,我通常在120-240Hz提升4dB或更多来得到这种声音,还需要过滤掉1.5kHz以上的所有频率,有时候可能需要在80Hz略降低1-2dB、在60略提升2-3dB。! e) y1 V5 }5 h; t9 x! s
    还有一种现在常用的底鼓:比较空、有摩擦声,想得到这种声音,你可以过滤掉100Hz以下的所有声音,在125Hz提升大约3dB,在250-350Hz提升大约4dB。然后过滤掉2kHz以上的所有频率。) Z$ p+ ~0 L  z5 I, g. c
* b+ d8 W1 U9 _1 ~4 h" _
    2.军鼓:目前有两种使用最广泛的军鼓类型:一种紧凑、有力,另一种松散、比较长(通常用于ballads风格的歌曲)
) I. [* Y" j7 ~5 C4 \    首先,任何军鼓都不需要150Hz以下的声音,所以把它们过滤掉。军鼓的中心频率通常在1kHz附近数百Hz的频段内,所以在这一频段提升3-6dB通常会非常有益。8 W2 c+ `, d# [2 c& e
    对于紧凑型军鼓,你可以尝试分别提升中高频(5kHz附近)、部分高频(8-9kHz),提升量可以从3dB开始逐渐上升,左右变化一下提升的频点直到得到理想的效果。过滤掉250Hz以下、11kHz以上的频率会使这种军鼓听起来很舒服。
" \/ M" T- I1 v8 D2 e# n, Q; S  P    对于松散型军鼓,需要在低端(250Hz附近)进行一些提升,我通常提升6dB。高频不用象紧凑型军鼓那样大幅提升,但在7kHz附近略作提升通常会有益处,再往上的频段可以过滤掉。关键是中频,先把提升的频点在800Hz-2kHz之间移动,找到那个能引起共鸣的频点,然后调整一下提升的幅度和Q值。对于这种军鼓,往往需要加上启动时间(attack time)较长的压缩、较重的混响来与之配合。
& o1 G+ H- s2 a7 V- T  F
6 |; {$ g# j3 N, \& B    3.钹(cymbal):对于这些富含高频的鼓件,可以降低4kHz以下的频率,根据情况提升高频区(10-14kHz)大约3dB。
! h  e6 S( ~- i+ f6 m; n& j3 k8 c
    4.沙锤(shaker), 手铃(tambourine), 手鼓(conga)、拍手(hand clap)等:沙锤(shaker)和手铃(tambourine)很相似,要明亮并且贯穿高频区,对于沙锤,我通常过滤掉2kHz以下的所有频率,略提升高频,比如在9kHz提升6dB;手铃要略带叮当声,所以我过滤掉800Hz以下的频率,在1.5或2kHz提升4dB,在7kHz略作提升。  {8 p2 T6 w2 p0 C5 [
    对于手鼓(conga),我通常用扫频的办法找到那个引起共鸣的频点,根据情况略作提升或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提升过多,尤其是共鸣频点较低的时候,可能与鼓和贝斯形成干扰。为了突出conga的冲击效果,我通常在中频(5kHz附近)略作提升,比如提升6dB。
: `' C& x+ e. S: \& g3 o& C对于拍手声,可以通过提升中低频使之厚实,通常在250Hz提升2dB(Q值1.5)。同样为了加强冲击力,可以提升中频(在1.5kHz附近提升约4dB)和高频(在8kHz附近提升2-3dB)。+ n! u/ M  L( ]. l  _! T6 n
! {7 J- `, A$ q2 r2 f! |" t
    5.钢琴:如果钢琴是主要乐器,只与人声或少量陪衬乐器构成音乐,这时可不必做太多调整,如果没有贝斯,我通常会略微提升低频(140Hz附近),另外可以在高频区(8.5kHz附近)略作提升,比如3dB。
, s0 O+ I4 ^  B0 e# a2 J    如果钢琴与其他7-8种乐器一起构成非常丰满的音乐,则需要对钢琴做一些衰减的均衡处理。由于钢琴的弹奏多集中在中音区,因此你可能需要在中频区(3或4kHz)略作衰减使之听起来不那么"honky"。过滤掉140Hz以下的频率,因为这段频率毫无疑问会与底鼓和贝斯形成干扰。在8kHz附近略作提升可以使高音键听起来更明亮。另外尽量使中频到高频的过渡自然些。' ~  e. I' c& X# a! q
4 b6 T( E0 k( p0 ~! S- J! c3 b
     6.电贝斯:电贝斯的种类很多,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这种贝斯:丰满、厚重、每个音符都很突出。对于这种贝斯我通常这样处理:过滤掉100Hz以下的所有频段,降低520Hz以上的频段,在260Hz提升6dB使音调变得丰满,在730Hz提升3dB来增加拨弦的噪声,然后再配合适当的压限效果器,就可以产生这种适用于多种音乐风格的贝斯声音了。
1 K" t) e# l( m! ?7 C2 L; G    对于击弦贝斯(slaps and punches),处理方法大体同上,但有两处不太一样:不必从520Hz就开始降低高频,在中频(2kHz附近)提升4-6dB突出slap声;低频过滤点可以设在50Hz,以便保持足够的隆隆声。6 f$ E/ ?2 A4 \8 j5 v

. ~8 |5 Y6 l. i4 H* h+ w    7.电吉他:与钢琴一样需要根据整个作品的配器来决定处理方法。如果只有一轨电吉他外加鼓与贝斯,可以让电吉他听起来响亮;如果有好几轨电吉他,另外还有钢琴、电钢琴、打击等乐器,就必须让电吉他在频谱中占据合理的位置,从而融入到音乐中。: V2 @0 [5 X. V6 x# `4 X$ ?
    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不与贝斯发生冲突,可以尽可能的响亮,我处理那种只有一个吉他手的小型摇滚乐队时,会尽可能提升电吉他的低频,通常会在160Hz提升3dB以上,同时注意与贝斯相融合。另外根据电吉他的声音特点可以在700-800Hz稍作提升。有时需要突出中频,可以在3kHz附近提升。如果想要得到那种压碎般的声音(crunchier),可以在高频区(7kHz)提升6dB左右。同样,把不需要的低频和高频过滤掉——这是一个好习惯,但要仔细听,以免过滤掉有用的泛音和谐音。
: J$ B* n. Z% |( R* r( \    对于第二种大型乐队的情况,假设还有另外两把电吉他。首先过滤掉200Hz以下和9kHz以上的频率,重点是中频,可以先通过扫频来判断哪些频段需要提升、哪些频段需要衰减。我发现提升4kHz、衰减6kHz通常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有时却正好相反,主要取决于作品的整体要求。对于有多把电吉他同时演奏的情况,要确保其声音略有不同,否则听上去会非常刺耳。
  e6 i4 B, }6 F+ Z# [1 V8 d1 m! h& B3 v
    8.木吉他与弦乐:对于不同的混音作品,木吉他的均衡处理会有极大的不同。
9 u3 j( s. T' m; G    图六(抱歉在原文里没有找到图例)示范了一个与鼓、贝斯、钢琴、电吉他、打击乐以及大量人声一起演奏的木吉他均衡处理。我过滤掉了90Hz以下的所有频率,在360Hz作了少许提升。在中频、高频作了相当大的提升:在2kHz提升了10dB,在7.1kHz提升了9dB,这样处理后木吉他听起来的确比其他乐器都要明亮了。' X0 h2 g1 R0 e0 N7 R3 z, V
    来看图七,这首作品里除了木吉他外只有人声、少量打击乐器。为了使木吉他听起来更饱满,我把低频过滤点降低到了43Hz,在166Hz提升了3.4dB。中频提升点放到了3.1kHz,只提升了7dB,用更平滑的均衡曲线在高频区(7.1以上)提升了9dB。8 R2 ~' Y9 O' U/ L$ ^
    弦乐的均衡处理与木吉他非常类似,在乐器很多的音乐里,我通常会过滤掉大部分低频,然后在中高频(7kHz)提升大约4dB,最后也许会在高频区(10kHz)用坡形曲线做提升来增加一些空气感。+ D$ E6 R4 M! r9 ?3 B

( t1 n! i1 z, M1 N4 w    9.铜管和木管乐器:通常中频比较突出,处理好中频非常重要。对于象小号这样的乐器,低频过滤点可以设在200Hz甚至更高,在对中频进行处理时要注意避免混浊。8 F  }. r, B4 k5 J
    对于那些低音突出的铜管乐器来说,情况正好相反,需要过滤掉高频部分,比如过滤掉9kHz以上,通常要提升中低频,比如1.5kHz附近。对于大号,记住一定要过滤掉40Hz以下的频段,以免引起某些音箱发出低频噪音。
/ o* F# q. {; W8 ^# u    大多数木管乐器需要突出气流声,通常可以通过提升9kHz以上的频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巴颂管可以演奏非常低的音符,所以不要过滤掉它的低频。但对大多数木管乐器来说,过滤掉低频是有益的。
+ j" r6 ]2 z$ c  _# I! c  p7 u2 u3 f! m  b! O+ o* S& s
    10.主唱:往往需要在音乐里处于显著、靠前的位置,通常可以通过提升中频来实现。主唱是音乐最关键的部分,要求能听清每一个字又不让人感到烦扰。对于不同特点的人声,处理方法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多听来判断。
6 e. c% y! S" D3 w* M2 a    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男声和女声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我前一阵刚完成一首男女声二重唱歌曲,男歌手和女歌手在同一个录音棚录音,用的都是U67话筒,但声音的差别让我大吃一惊。/ |; \0 V9 ^& L. z8 n6 v5 f1 t
    我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均衡处理,见图8(抱歉在原文里没有找到图例)。男声我用坡形均衡曲线在高频区提升了1dB,女声我在8.8kHz衰减了3dB。由于男歌手那天感冒了,鼻音较重,所以我在5.1kHz衰减了5dB,在7.5kHz提升了2dB。女声的低频区我分别在733Hz和283Hz提升了4dB,目的是用女声低频来补充男声。有趣的是我对男声和女声都在2.5kHz作了提升,可见提升中频对于人声来说有多重要。
4 p5 \* w, p; F( n6 B  V, `- H* A( H, u$ G! j
    11.背景人声:有两种类型的背景人声,一种是标准的高八度合唱,我通常使用与主唱相同的均衡设置;另一种是有3-4个不同声部的背景和声,声像范围跨越整个声场,这时我会使用不同的均衡设置,要让他们听起来富有空间感并且超凡脱俗:对于高声部和声,我通常过滤掉400Hz以下的频率,对于低声部和声,过滤掉100Hz以下的频率,在不丧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中频(1-4kHz)。在中高频和高频我做了较大提升,直到听前来犹如天使发出的声音。
2 E) c  k) _/ R' @! L3 E- U! I3 N2 H. _3 F
     12.念白:对于那种不许要与音乐相融合的念白,可以让声音尽量厚重,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频。如果想让宣讲者的声音听起来犹如上帝般宏亮,可以根据情况提升60Hz及120Hz。然后提升7kHz附近的高频。有时需要降低一点中频,但要注意不要丧失声音的清晰度。
. l3 X8 x1 x2 \/ e
. D; |! ?8 n: E# L: `    正确的均衡处理可以成就作品,而错误的均衡处理会毁掉作品。这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听力、经验、知识,经验不能在课堂上传授,只有多实践、多体会、多创新。总之,在混音时千万不要忘记多转动均衡按钮!2 e5 `) w$ a: n: L2 x$ g* s
7 Z& v+ Z# W! M; K1 l
/ ?4 O3 ~3 r7 k. V" n( s  _0 j
    译者注:这篇文章使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均衡处理的诀窍,但要记住:千万不要死搬硬套例子上的均衡参数,要理解作者的思路、意图,同时结合频谱分析。- ^2 h7 ~1 b% h5 r7 x' }0 y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俊成 发表于 2017-2-17 1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1 20:53 , Processed in 0.11067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