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它抓住民歌现代审美需求的多维观照,给人呈现的是有温度的音乐技艺现场。民歌演绎中的技术与艺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尤其像陕西民歌的高腔式演唱更需要过人的驾驭能力,尚高音,尚悲腔,旋律线条起伏较大,情绪幅度波动较宽。董华的团员都是演唱技术超强的师生,她自己就是陕西民歌的演唱高手,加之中国音乐学院在民族声乐演唱上的深厚积淀,为其技术呈现做好了准备。作为给现代观众听的音乐会,不是民歌发生的场境,艺术性地挖掘方能再现民俗或历史的场境。表演中注意了举手投足的人物化情境,如董华演唱《兰花花》时将主人公的凄美人物表现其间;设计了符合于民歌内容的发生现场,如周强演唱《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时将自己与几位女歌者形成时空对话的故事现场,展现了感人怡情离别思恋的情境。这种眷顾演唱技术的炫耀,兼顾民歌艺术的情境,注重现代观众的审美感受,兼顾民歌故里受众者的生活体验,从而使现场艺术效果浓烈,民俗氛围温情饱满。5 [' l- M) s7 P, F
5 G5 v+ i1 O' j' P, t: I
再次,它抓住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话语,给人以中国音乐流派特有的风格。民歌是中国音乐风格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载体之一,有方言性歌词及韵味,地域性音调及律动,风俗性故事及线条。如《绣金匾》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几位伟人为故事题材,将他们与陕北的心心相惜情感娓娓道来,当年郭兰英唱到动情处因不能自已地流泪而停下来,这是中国音乐注重情感特点的体现。这些反映过去故事的陕西民歌在当下既可寄怀思故之情,也抓住了中国文化在当下的自信感,唱中国旋律,说中国故事,展中国风采,扬中国文威,“民歌知多少”满满的中国文化自信隐约其间,自然能吸引大众的共鸣。* @0 d6 w4 I; h' w# c8 W
5 Z. L [0 ~6 ~
“中国民歌知多少”的设问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难以回答,更设置了一个难以完满实施的课题。但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让中国民歌活在当下的执念,有了让中国民歌逐步显现、均衡发展的有温度的持续坚守,中国旋律,中国风格,中国韵味,中国乐派的显现载体之一的民歌必将活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