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E6 u* h7 T3 y5 c “悲剧”不悲应该是本场演出的基本色调,或者说,悲剧的诠释途径不只是通过挖掘音乐伤感、痛苦、绝望的情绪,更深层次的表达应是建立在对音乐内在力量的感知与理解上。马勒的魅力正在于他的纷繁复杂,在一片混沌交织的庞大音响中暗藏着坚韧的精神,如果说艾森巴赫的马勒《第六交响曲》是偏向于对“悲剧”人生宿命论的诠释,那么梵志登的演绎则更加倾向于展现一个与命运奋力抗争的巨人形象。 3 q( E4 |% x, o9 m# N / C* I. O; I$ l- ]# \8 B2 m; o+ T% B 优秀的指挥家,不仅能够调教出一支高水平的乐队,为听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更能引发听者对作品的再度思考,发现不同以往的诠释,进而对音乐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梵志登的这场演出,足以达到这个目标。1 \, E0 Q, c8 G. I, |5 |2 \ y5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