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神奇,李光曦55岁那年眼睛花了,配了300度的老花镜 ,头发也哗哗往下掉,但是10年后竟然把眼镜摘掉了,头发也不掉了,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且没有吃任何营养品,“有一次《口述历史》栏目组的人跟我说,他们采访了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我是第一位对答如流的。”李光曦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这张照片是2007年我和爱人金婚50年拍的,再过一个月就60年了,无化妆无PS”,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李光曦如今的状态真的和10年前一模一样。 # P6 T/ m* j" a( A3 {; k' J( g1 i8 ?( ]3 A* Y1 i6 w- W
在老艺术家圈里,李光曦还是出名的喜欢健走,但是2014年的一次受伤让他再也没法健步如飞了。当时中央电视台录制《非常6+1》,李光曦客串主持,主持台据地面两米高,亮相之后他本该往右走,但眼睛被灯光晃了一下迷迷糊糊的就往前迈了腿,直接掉进了灯光池,李光曦说筋骨和内脏没问题,只是膝盖骨被砸烂了,做手术换成了合金钢,两年过去了还是不舒服,走路受到了一点影响,“以前和我爱人出去我总嫌她慢,‘你走快点!’,现在她走着走着一回头,‘哎,快点!’,所以谁也别吹牛”,说到这里李光曦哈哈大笑。8 S w; ?+ L. ^2 ^$ G4 e) v& V) w
5 B! L% V$ R4 R5 q2 z& r; D 一肚子故事愿讲给大家听) m8 Z/ V2 [, Z: S8 V$ H4 Z" D$ n f+ Q7 e
3 P5 i( o1 S }; g) Y" W- i
李光曦说人老了,最怕萎靡不振、混吃等死。人要有生活的信心,自己鼓舞自己,做点事情让自己有价值,“现在我在台上唱歌,大家在台下鼓掌,我给大家带来愉快的感受,这就是我的价值,在精神上特别满足。我几乎就没有不受欢迎的时候,很多活动都愿意找我,最近参加了几个座谈会内容涉及戒毒、环保、养生、教育,我虽不是专业人士,总有些个人经验可以分享。”从1985年李光曦就开始就到处讲课,走了很多学校、机关和党校,主题就是《音乐欣赏和人生感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将近68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太多,怀揣一肚子故事和感受,古今中外,声情并茂,娓娓道来,非常受欢迎。他最喜欢马克思说的“人活着要任何学识不陌生”,做一个有心人,积少成多就丰富了。* i9 g4 \5 o" j0 B2 F1 j: s
^7 [- k5 L5 v$ T 想要保持艺术状态常青,不仅要有天赋还要下一辈子功夫,李光曦现在每天都要练声,三天不唱机能就退化,“很多艺术家都不愿意让孩子接自己的班,因为他们知道太难了,如果半途而废了就什么都不是,除了下功夫,天灾、人祸、婚变、身体,哪个都很关键。”李光曦每年都会担任很多少儿比赛的评委,经常是四五百个孩子参加,一两千个家长陪着从外地来到北京,每次他都给家长泼冷水,“今天你们让孩子到北京长见识,学习交流很好,但你们要知道这一行有多难,一万个孩子才出来一个,当某一天发现你的孩子是9999中的一个,不要怪我没提醒你们。” 8 D3 K T, ]! t$ W1 O: y 2 M- T) V& U2 i 李光曦有三个孩子,曾经在国外的两个孩子目前都回到了国内。“我是演员,从小就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出去炫耀,一概不准挑吃挑穿,不管经济多困难,必须好好读书,我和爱人做到节衣缩食,以身作则。”李光曦总结教育孩子有八个字“是非善恶,利害得失”,“孩子小一点教是非善恶,大一点教利害得失,如果家长糊涂,把利害得失放在前面,给孩子种下恶根,一辈子改不了。”/ Y q1 y+ @! E6 m6 M2 @) c! @. r
8 o) r! z+ D( s: J1 _- N* X 李光曦身边有不少家长毁了孩子的例子,“我爱人一个同学的孩子来我家里玩,把油票偷偷拿走了,我爱人告诉这个同学,孩子拿了多少一定要让他自己原封不动地还回来,过几天孩子妈妈自己来了,只还了一小部分油票”,李光曦夫妇当时就意识到这样的教育不对,结果孩子长大成了惯偷,现在这个孩子已经50岁了还在监狱里。; S: V) a; Y* z* a
" P3 P/ \4 e6 ]' j. {" a/ a% [ “旅游纪念”贴满了冰箱! N/ q" o1 v; Y9 ~. ]6 N( l9 R/ d
: t" `( r6 g& Z( O( I" Q6 z
也许有人觉得李光曦的人生一定是顺风顺水,才如此有风度、睿智、平和,其实刚好相反,李光曦的父亲英年早逝,中学还没读完李光曦就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之后也从未上过音乐学院,没有正统学习过歌剧,他所在的中央歌剧院的领导一辈子都拿他当业余演员,“有一位老领导去世前还跟我说,‘你还是要加强基本功啊!’” ! ?6 ~! m% I2 ]- \! ^ + x4 ^$ h: _6 e! A, l6 o; e 就是这样一位“业余”演员,1962年进中央歌剧院8年后成为了第一号台柱子,当时中央歌剧院有500人,只要登李光曦的名字,票就能卖光。上海2400人的大剧院,在70人乐队的伴奏下,没有扩音,李光曦连唱30场大歌剧,15大段唱段,3个小时跑上跑下,晚上还带着铺盖卷住后台。领导担心把他累坏,给他租了个小旅馆,结果其他人有意见了,各种风言风语,领导就给大家做工作,“咱们都靠他一个人养活,没他票卖不出去!”# G; d. X( ` \3 t' e2 C
6 B7 ?0 n+ a4 R3 q) z 别看李光曦是男一号,拿的却是群众演员的待遇,演一场大歌剧只给两毛钱夜宵费。“文革”后领导让他参加一个外国代表团的座谈会,他没去,因为没衣服穿,“我所有自己的衣服都是打补丁的,领导让我买个的确良的衣服,那时的确良是10块钱,我买了全家饭费就少了10块。那时候走在大街上,什么都想吃,只能忍着。”尽管受过委屈,李光曦并没有怨念丛生,因为有支持他的观众,“我一上台观众就火爆,这是我的根!$ S" {. h" ~- S7 C1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