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21|回复: 1

[名家特写] 音乐产业需“整装” 解决行业“痛点”

[复制链接]

1000

积分

5

听众

39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000
红酒一杯 发表于 2017-1-10 07: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音乐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媒介、新平台的介入让这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等机构联合推出的《2016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然而,这一系列利好的背后,也出现了新旧产业交替、版权保护不足、原创嗷嗷待哺、音乐教育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X8 {3 C* c* S* V
. [* _$ z% @* ^& Y) W2 Q: {
  音乐产业需要跨界融合* v' H* L1 B, q& n) L
/ A' o; E. n! K6 A' k3 t5 O
  “2015年,数字唱片在快速增加,整个数字音乐这一年发生了新的变化,内容在崛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立之初跟韩国娱乐公司三巨头之一的SM合作,推出一个组合EXO,这个组合两年时间演出费已经达到了100万元。短短三四年时间,一个组合快速成长,几个艺人均活跃在乐坛一线。这说明,音乐产业最好的时代已经来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无限星空音乐集团创始人兼CEO唐月明介绍。3 \4 U# c. r- u# L9 Z; j) j
8 I' Q5 \6 O" S; @* R# K$ B
  当然,音乐产业不单单只有音乐内容和艺人,还需要平台、渠道以及其他资源。唐月明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做的就是音乐产业服务平台,就像培植土壤一样,让音乐人能够在这个土壤上更好地发展和互动,也希望更多行业外的资源能进入音乐产业。
* @& D3 d( W. Z5 B2 c1 f; ]) V+ k- o9 J; t5 \* x
  十几年来,数字渠道、社交网络对行业的改变特别大。以前音乐在互联网上几乎一分钱都收不到,现在互联网开始收费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这也是付费内容最好的时机。3 }! p4 g  ]# ?* B, Y& v
2 p) K! V7 E! u" e! P6 V) X1 X
  因此,业界认为,音乐需要跨界,跟其他行业产生融合。目前60%至70%的音乐内容都在跟影视作品合作,未来,影视音乐将是这个行业重要的一部分。音乐人、艺人、音乐作品等,应该像影视行业和游戏行业IP化一样,把内容衍生跟所有社交媒体互动起来,这样才能跟用户产生关联,有效推广。“中国音乐明后年将有一个跨界融合的趋势,不同的品牌会有联合出品方。”唐月明预计。$ Z+ v5 f7 n' V# H; A

3 G# @, [" w' z# ~" \8 s, N; F  音乐产业不单单只有内容,还有艺术家、专有机构、天使投资人、律师、品牌、科技等。如何把链条整合起来,借助资源、资金使音乐产业发生蜕变?唐月明介绍,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去年发布了音乐产业基金,今年已经有100多个项目找到了投资机构,以后投融资活动会常态化地进行。明年他们还会推出音乐产业的众创空间,从不同维度推广音乐产业。“同时还会开展音乐沙龙。台湾音乐产业为什么那么火?沙龙文化是其很重要的一部分。总之,我们希望做成好的服务平台,服务更多的音乐人和音乐行业。”他表示。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

积分

5

听众

39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000
 楼主| 红酒一杯 发表于 2017-1-10 07: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音乐仍要依靠版权基础
  P. G# y* g/ U; ?
6 r. @" S/ `! D0 t1 _4 W  过去,传统唱片行业是朝阳产业,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记忆。在音乐行业出现产业化趋势后,唱片行业开始有业务模式的不断细分。
; ?( D0 `4 Z* n2 m: J
- E2 [' m- t7 Q7 B0 W7 d  在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看来,唱片行业的核心无非是唱片和艺人。唱片公司业务模块的划分中,版权销售非常重要。过去,很多唱片公司都认为是互联网碾压、毁掉了这个行业,但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在于没有好作品。现在,很多存量版权的唱片公司从版权销售中得到了很好的收益。; b! R/ {0 U1 d& Z
! _# U- M. y: S& |! J2 F
  美国、日本等国也面临着数字音乐的崛起。“但迄今,日本东京仍有一个7层楼的唱片店,我在那买唱片时排队结账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半小时,因为太多人在买唱片。所以,并不是数字音乐兴起而导致所有人都不去买唱片。
6 I, y' Q5 t2 I3 _: r* T; L, G: R3 Q; w
  数字音乐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真正赚钱的就是卖版权和卖演出。上世纪80年代卖演出叫“走穴”,现在很多互联网音乐平台也在尝试线下演出,参股、投资、自创演出品牌等。“以音乐节为例,中国好的音乐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很多音乐产品在做粉丝经济和互动社群,能否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同一个音乐产品上,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话题。”王磊说,“另外,我们现在将大把的资金都付给了外国唱片公司,中国本土音乐在哪里?我们是否对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做出贡献?这也是行业人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
1 e; U$ a1 \3 c& v% E* U0 ^2 A. ~9 E* {3 N2 k; x
  过去,人们把音乐作为重要的陪伴,手抄歌词送给心仪的女生或男生。现在,音乐成为快销品,不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时代有病,需要回归,过去十几年经历了侵权的野蛮时代,大量音乐人活不下去,原创音乐人嗷嗷待哺。在这个时代,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付给原创音乐人的时候,音乐人们是否还能找到创作的初心和最初的感动,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2016年几乎没有一首华语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这些问题,也需要所有音乐人一起努力解决。”王磊说。% l* q" I* e7 g- P5 E' }  s( a
- S8 g2 P9 F+ p- R
  王磊介绍,现在都在讲模式、估值、融资、上市等,音乐产业此前不受资本青睐,但这两年资本开始关注音乐产业。百度音乐自从跟太合音乐合并以后,也揭开新的篇章,整个行业除了打版权大战,最重要的是要有好作品出现,音乐是时代最真实的记录者。
1 h$ Q+ v7 k- C( Z3 ?: n
/ v6 A8 R  ?/ ?" T0 l, |  音乐出版应走向市场和服务
' X. q0 r2 t- t
+ y9 p% @% |& p9 Y  S4 @  “出版业走向数字化、移动端,技术使内容产品的送达率达到秒级、毫秒级。我们有几十亿元、上千亿元的音乐市场是为视听买单,但在视听之后该做什么?音像出版产品如何走向消费市场?”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王勤陷入思索。
( n, j. b8 w  c4 [
. U" J; Y: K# \8 @$ T  “我们把世界知名音乐产品、音乐教材引进来,全通道、全媒体送达,在数字出版领域里用二维码技术使书本发声,但仅仅是发声,谁去解读这些作品后面深厚的文化内涵?”王勤表示,“我们花了很多钱、很多时间做版权保护工程,但一味强调保护,产品的扩散和传播就会受到影响,增值就受到制约。但如果没有保护,原创就得不到保护,产业源泉就会枯竭。那么,版权生态该如何构造?用技术保护版权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版权消费、版权增值、版权服务、版权管理,谁为版权买单?谁使这些公益性内容在第三方买单的基础上,使得音乐能够广泛惠及全社会?”
% c  Q9 s4 y- A% Z
+ U& O3 H# v% Z  F0 `5 O2 l6 y3 M  他认为,音乐出版产业应尽可能走向市场、走向服务,具体举措包括:
7 J! G- C+ V% p
! [3 b/ W+ t0 ]- n  一是内容的提供。音乐产业不能仅培养几个明星,搞几场演唱会,必须成为国家消费、民族消费、文化消费、知识消费的一分子。二是生产的内容怎么有效送达?替用户选择最好的内容是内容提供商的责任,通过大数据和消费市场,可以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消费了什么音乐作品。三是知识服务。提高文化修养和音乐素养,还要有知识服务。目前国内的音乐知识服务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这是“出版后”市场需要发力的。0 o: m# B; W  ~" Y  R5 r
1 {1 w; O. X6 C* K9 Y3 t8 X' Y6 r
  王勤表示,今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做了科技标准实验室,研究怎么得到更好的视听效果,提高大众的音乐欣赏能力。另外,让音乐看得见,这也是音像出版要解决的问题。“要让音乐形成民族品位,没有品位不行,品位太高大众消费不起也不行。要让音乐成为人们的终身伴侣,让音乐产业进入市场、进入生活、进入心灵。”王勤表示。, ^4 f1 S+ t& a  D9 {1 S& p
& ?. i: ~0 ]0 j7 Z# N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21 19:57 , Processed in 0.12858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