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对于11月2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场大汇演并没有多少期待。身在北京,经常有机会听到精彩的音乐会,名家名团名指挥。及至进到剧场,拿到节目单,才知道这一次的音乐会有些特别:由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和柏斯音乐基金会主席吴天延担任总策划,选用最新研制的“长江”牌高端九尺国产大钢琴,并汇聚了中国几代优秀钢琴家,囊括了西方古典音乐的诸多大师名曲,为观众献上一台“长江钢琴之夜”。 " t- S' l. @6 J # {: v) n6 B: J6 _6 F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暖意浓浓。舒适的座椅,柔和的灯光,让观众静下心来,仔细聆听,细细品味。打开节目单,除了9岁的王紫骄和13岁的郎玛沁歌,13位艺术家,都是钢琴家级别,多种荣誉,多次获奖,早已活跃在世界各大音乐舞台上。刘诗昆、鲍蕙荞、石叔诚,这是当代钢琴界泰斗级的人物;一众青年才俊,多数从海外学成归来,摘取过诸多世界钢琴比赛的桂冠,执教于各大音乐学院钢琴系,此时此刻,他们汇聚在同一场音乐会上,犹如汇聚在同一个赛场。3 v d' g& F, N4 D/ t. ^8 q- a9 v
; u, j/ C1 y& c6 ^" Q; u+ D% g 这立刻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这样的夜晚,几代钢琴音乐家,这样的一台音乐会,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我屏息静听。 ! N! [( E8 @' K# J ' @& \. h4 }" s 每一位艺术家上台,个人形象构成了观众的第一印象。长久地练习钢琴的艺术家,气质自然是古典而优雅。男士身着西装,女士则是晚礼服,上得台来,微微颔首,四面致意。在琴凳上坐定,略略定神,方才从容不迫地开始弹奏。不可否认,对于表演艺术而言,个人形象是艺术鉴赏的第一个元素。而个人形象的差异,却是先天的存在。虽不像影视演员那样对颜值有着苛刻的要求,但每个上台的演奏者都需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有“台缘”。对于钢琴家而言,长相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气质绝对是第一位。中国人说“相由心生”。十几年、几十年浸淫于钢琴音乐之中,其长相、坐姿、形态、表情,早已从规训之中变成了自觉自然的神态。这也许正是如今的家长们不遗余力把孩子们送到钢琴培训班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p h6 D* k- F: p5 D& b) Q( O) @" T, X# I W
用技惊四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沈文裕、元杰、沈璐、袁芳、陈韵劼、孙颖迪、谭小棠、朱楣、盛原、汤蓓华……师出名门,长期严格、规范的训练,早就使得这些艺术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手指的灵巧有力,速度力度的均匀,音色的饱满和谐,节奏的稳定与变化,对这些艺术家来说,早已驾轻就熟,似乎这一架常人看来望而生畏的钢琴在他们手里只不过是个大玩具,随心所欲。可以说,这些钢琴家根本无法以常规的音乐技术技巧来一分高低,即使是高难度的技巧,也全不在话下!高手同台,使得这台音乐会有了打擂台的性质,也陡然调高了观众的兴趣点与好奇心。事实上,他们不仅仅是中国钢琴本土力量的高水平展示,并且经过了国际赛场的考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频频走出国门,真正站上了广阔的世界艺术赛场,参赛及获奖人数、国际比赛艺术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如今,中国艺术家已经在全世界各大顶级艺术赛事上不断显露身影,拔得头筹。参加这一台音乐会的青年艺术家们,哪一个都不缺国际学习、获奖履历和炫目的演出经历。茱莉亚音乐学院、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弗兰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克利夫兰国际钢琴比赛、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在他们合作过的名单中有祖宾-梅塔、捷吉耶夫、郑明勋、普拉松等指挥大师及世界一流音乐团体,他们的演出足迹遍及五大洲几十上百个国家……他们是中国青年钢琴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