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 花
: b7 ^2 q! K5 } b& G) P6 o, i0 {, S% o
“如果撤掉皮影,把后台搬到幕前……”8 x, b1 q% t! T
4 F. E6 S6 F* H7 ]2 G+ ]1 R. D' L: ~ 提起华阴老腔,不得不提老党。村里甚至有“成也老党,败也老党”的说法。老党就是党安华,现任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 _- s; g8 v3 W; P8 p( c* |
# \0 Z0 \/ I" C9 B2 ?9 D
一个冬日的下午,党安华身着西装,脖颈上围了一条绣黄色花纹的酒红色围巾,两手插在裤兜,在几个教室转悠了一圈。一间教室,张喜民在教月琴;一间教室,张军民在教板胡。这是陕西渭南华阴市双泉村撤点并校后的一个废弃小学,现在成了老腔培训学校。+ w% f- C9 \( B, l
7 ?6 d' Q1 c7 |4 P) c, r, a 华阴市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西汉京师粮仓遗址。而老腔也恰恰成形于西汉,因此有学者推断,老腔是由漕运之上船工的劳动号子慢慢演化而来的。0 y( ? `( p/ _ l' Y% c
2 d& V" k% m" a! @7 J K: w
往事越千年,山重水复、古道蜿蜒的华阴市,彼时水运、陆路交通便利发达。熙熙攘攘中,船夫撑船,纤夫拉纤,击舷而歌,拉纤而应。守粮将士的叱咤风云,船工号子的此起彼伏,战马的呜呜嘶鸣,都融入了老腔艺人的忘情表演中。
- m% B% b( W W' w M }( k! F9 ]6 g
老腔用皮影表演,就成了老腔皮影。一个皮影班社,只要五个人。一个人说戏,要唱出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的喜怒哀愁。一个签手操作全场的皮影,立马横刀。其他的还有帮档、后槽、板胡手,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手口并用。有诗云:“五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 ` A! n. G# V5 f( K9 N, i/ r. R' Y+ { w( |8 ~! q( O" k# b, [
回到办公室,党安华关上了门,坐在沙发上,任思绪又回到2000年冬天的那个夜晚——) w: x) V, S5 j
# a" B7 N, e! x" F/ }1 J* O, W 我那时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了14个月。回来后,在华阴市文化馆工作。有天晚上,一个木工朋友到我家里聊天。他说村里有位老人去世了,让张喜民过去唱戏。可是张喜民的皮影戏舞台坏了,让我这朋友过去修理一下。我也没事儿干,就和他一起去了。
8 @( |5 l" |! }. P, R) L
/ }% W0 |& P- W r. ?/ `& ?8 f 到了一看,台下只有仨观众。那个时候是农历十一月,天已经冷了。有一个老头子,一个小伙子,两人围着个小火炉,也不看戏。我就走过去问那个年龄大的:“大叔,怎么不回去?”他说孩子把钥匙拿走了,进不了门。又问那个小伙子:“你怎么也不回去?”他说我要看着他们唱过12点,唱不过12点不行,要监工。往远处一看,有一棵树,下边站着一个小伙子,我走过去想问问那个小伙子,刚走到他边上,他就冲我笑了一下,原来那是个智障患者。' s, J) G! K7 ]9 L9 Y
% y) D8 J) h( G+ v/ Q+ g" Y5 ^1 f 我就想给张喜民老师说一声,别唱了,台下已经没人了。赶快让我朋友把那东西修一修,我们就回去了。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张喜民。9 g+ R( }' i, c9 x, L- N9 E
# |1 X$ i% ?8 R4 D
他们那个帘子包得严实,上下左右都很严实。在里边看不到台下,也不知道有没有观众。他们的任务就是唱过12点,拿100多元钱走人。9 Y( r$ P; U# q+ h1 ]
; j( b/ G n S/ N( [' w5 G
我使劲晃了半天,卸开帘子,眼睛就被吸住了,在那儿站着看了五六分钟:张喜民怀抱月琴,仰头高歌。板胡、大锣、战鼓、惊木、钟铃……另外三人演奏着十几种乐器,时而婉转悲切,时而慷慨激昂。还有一位,眼疾手快,随着音乐和唱声,不断变换手中皮影,推进故事演绎前行。
( Z/ l, A( E& B* s- s2 } x, u
- ^2 k: K- e8 @! Y 回去了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撤掉皮影,把后台搬到幕前,一定能够打动观众。因为大家都特别排斥假的东西。这恰巧就是真的,哪怕很拙,但它是真实的,何况这真实中还流露出强大的生命力。
( G2 d, W0 u% B/ ]1 g# k4 g! `2 C1 l% u
我过去是职业演员,只要站在舞台上,马上就会有一种自我审视:我美不美?我的举手投足、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表情,观众怎么看?这些对表演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杂念。可张喜民他们在皮影戏台后面,看不到观众,完全投入,没有半点杂念。他们太投入了,喜怒哀乐全是真实的,按我们学导演的来讲,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H. y- n1 P8 `, P; n
: S2 u- F K, \3 a 后来我就把我的想法单独和张喜民谈了几次。我问他们现在演一场皮影戏人家能给多少钱。他说像我这样的主唱,一天能挣20元,其他人一天也就十五六元吧。我就说,那这样吧,你们陪我玩,我给你们每人每天20元,中午再管一顿饭。这已经是2001年的事了。% [5 H* L6 a- @ b+ m, H2 p5 F
! D8 `* c6 x2 B0 I
之后我把张喜民班社的几个人都用了,他们在舞台上的形象、画面符合我的要求。- W' n$ F% {% O) T* Q
0 x, n4 g, t$ o: u* h; r- @
王振中是华阴另一个特别有名的老腔大家,绰号“王白毛”,他的班社有五六个人。但是王振中始终不接受我的观点。我到他家去了好多次,他都不接受。后来,我就请了张家的另一个班,张军民班,又借用了剧团四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