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5|回复: 3

[词曲转载] 华阴老腔一声喊

[复制链接]

783

积分

3

听众

293

金贝

初级写手

积分
783
绿灵玉 发表于 2017-1-10 07: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土地上的“千年摇滚”从幕后走到台前" ]) J/ Q3 i! Z2 r& F: Z' U1 u
# ^; l. `- E% Z/ n: I4 g
  华阴老腔一声喊8 {# ?' z3 ^6 \/ _. n
4 ^/ e- W2 }% h1 _+ T; j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8 w  l0 R7 ^% N5 s% q
6 p5 f6 O+ [+ a& e+ ~5 T; n, W
  喊得那巨灵劈华山,
; T6 N0 @) O) ?- U$ v+ y/ f' ~6 n3 i8 j& \# ]4 X" e
  喊得那老龙出秦川,9 t4 \1 Y$ U: k4 o
- G/ j0 z% B. \, ^, {
  喊得那黄河拐了弯……”$ i3 P2 ~) _5 u6 C
8 I0 J; E8 f0 }3 i0 t' `
  有人知道老腔,是看过话剧《白鹿原》;更多人认识老腔,则是因为歌手谭维维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与张喜民等老腔艺人合作演唱的这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2 ]2 b7 T; C. x+ Q  ^* n( o1 ?* w9 a( v' q
  喊了千年的老腔,沉郁悲壮、粗犷豪迈,喊火了。春晚之后,华阴老腔邀约演出就没断过。
1 h$ H0 ^5 v6 N
3 e6 _5 J  j. Y  渐入隆冬,演出少了些,这些六七十岁的老腔艺人,终于可以安闲几日。不过,家门口的演出还是推辞不了。11月中旬,“华山论道”活动开幕,老腔艺人应邀表演。
4 L4 q6 b+ V6 s- e$ _; Y, b' |9 [6 {4 g, o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张喜民每次演出唱到这儿,台下总会掌声四起。. G9 R8 V. z% I3 u3 _0 g

5 S& h6 R: m) d* X+ I  上午演出完,回家休息一下,老腔艺人还要到培训学校教课。他们的家就在华山脚下,村口有块醒目的大牌子,上书“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发源地——双泉村”。  k2 B: w% F2 U

' ?& i4 I8 K- i$ B7 k0 g1 a& R  2000多年来,老腔只在华阴一带传唱。上世纪末,濒于消亡。就在这时,一个人在一个冬夜的偶然际遇,使老腔重新复苏,更让它走出华阴。
9 m) g; A& b* D5 I: C' A2 N9 O, j1 _; S  |/ x# m9 T, |
  然而,老腔的命运是否真的从此改变?豁出条犁沟是否真就成了黄河?
/ d6 W5 V' f$ j2 L1 x: f! m* s# L& O$ W9 M9 M
  当艺术从乡村搬上舞台,演出的方式变了,不再是皮影幕后心无杂念的投入;演出的心态变了,少了一分自我释放,多了一丝取悦他人。现代元素在传统文化上的嫁接,会断枝伤叶,还是激活传统再绽新花?
我从山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1

听众

60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2191
mpsh5134 发表于 2017-1-10 07: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火 花
4 i$ X8 R2 V; B3 I7 K; X* _
) J9 _" s1 h2 s3 f3 a6 f+ @  “如果撤掉皮影,把后台搬到幕前……”: s) E# ]! ]; [! Q4 c  |
8 H; e7 ?7 s0 b" M: x
  提起华阴老腔,不得不提老党。村里甚至有“成也老党,败也老党”的说法。老党就是党安华,现任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主任。
# ?7 d6 z. `( F2 {5 X+ q* V' N( }
% Z5 j% H9 y6 w- H4 P  一个冬日的下午,党安华身着西装,脖颈上围了一条绣黄色花纹的酒红色围巾,两手插在裤兜,在几个教室转悠了一圈。一间教室,张喜民在教月琴;一间教室,张军民在教板胡。这是陕西渭南华阴市双泉村撤点并校后的一个废弃小学,现在成了老腔培训学校。0 b2 v. ?; {# t: I3 |+ l
9 V# P2 M" p8 T& c2 S+ K5 d: _
  华阴市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西汉京师粮仓遗址。而老腔也恰恰成形于西汉,因此有学者推断,老腔是由漕运之上船工的劳动号子慢慢演化而来的。
- a& _! Y* m7 e4 [9 l! j9 _  U; h, ^3 _% t4 i) h
  往事越千年,山重水复、古道蜿蜒的华阴市,彼时水运、陆路交通便利发达。熙熙攘攘中,船夫撑船,纤夫拉纤,击舷而歌,拉纤而应。守粮将士的叱咤风云,船工号子的此起彼伏,战马的呜呜嘶鸣,都融入了老腔艺人的忘情表演中。
2 B7 b8 Z0 G! d9 P: ~* l3 r2 j
, `& T/ U+ ]& j/ w8 _# {% j  老腔用皮影表演,就成了老腔皮影。一个皮影班社,只要五个人。一个人说戏,要唱出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的喜怒哀愁。一个签手操作全场的皮影,立马横刀。其他的还有帮档、后槽、板胡手,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手口并用。有诗云:“五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 ]" q$ }( _' C( N. I; t0 K; y! {$ N) i2 L% o+ I
  回到办公室,党安华关上了门,坐在沙发上,任思绪又回到2000年冬天的那个夜晚——
( c" G1 n: S# e6 F
$ h& [+ m$ I9 k: C4 q4 m  我那时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了14个月。回来后,在华阴市文化馆工作。有天晚上,一个木工朋友到我家里聊天。他说村里有位老人去世了,让张喜民过去唱戏。可是张喜民的皮影戏舞台坏了,让我这朋友过去修理一下。我也没事儿干,就和他一起去了。( w1 n$ t5 n* L9 U+ K' Y6 Y- {

' {1 N- ~1 O- ?1 c3 i% `* A' n+ X  到了一看,台下只有仨观众。那个时候是农历十一月,天已经冷了。有一个老头子,一个小伙子,两人围着个小火炉,也不看戏。我就走过去问那个年龄大的:“大叔,怎么不回去?”他说孩子把钥匙拿走了,进不了门。又问那个小伙子:“你怎么也不回去?”他说我要看着他们唱过12点,唱不过12点不行,要监工。往远处一看,有一棵树,下边站着一个小伙子,我走过去想问问那个小伙子,刚走到他边上,他就冲我笑了一下,原来那是个智障患者。
5 e9 u4 L7 `1 ^) N8 R* w
% K9 L$ m* K5 R3 \0 M  我就想给张喜民老师说一声,别唱了,台下已经没人了。赶快让我朋友把那东西修一修,我们就回去了。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张喜民。# R. L- N" `' \( N; K5 c( S; o6 v$ r5 N
9 V4 H" t; e) }9 \, C+ a
  他们那个帘子包得严实,上下左右都很严实。在里边看不到台下,也不知道有没有观众。他们的任务就是唱过12点,拿100多元钱走人。
% t" R$ d" R7 G8 D9 B+ I
' A4 ^9 V$ b0 G3 q% \  我使劲晃了半天,卸开帘子,眼睛就被吸住了,在那儿站着看了五六分钟:张喜民怀抱月琴,仰头高歌。板胡、大锣、战鼓、惊木、钟铃……另外三人演奏着十几种乐器,时而婉转悲切,时而慷慨激昂。还有一位,眼疾手快,随着音乐和唱声,不断变换手中皮影,推进故事演绎前行。
0 h% Q. \4 U+ R: l' m: P
7 b' q/ S! _  J2 ~+ z' X  回去了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撤掉皮影,把后台搬到幕前,一定能够打动观众。因为大家都特别排斥假的东西。这恰巧就是真的,哪怕很拙,但它是真实的,何况这真实中还流露出强大的生命力。
6 \+ L- S3 E5 u1 m7 o3 ~% J7 b* j) e! `% e
  我过去是职业演员,只要站在舞台上,马上就会有一种自我审视:我美不美?我的举手投足、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表情,观众怎么看?这些对表演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杂念。可张喜民他们在皮影戏台后面,看不到观众,完全投入,没有半点杂念。他们太投入了,喜怒哀乐全是真实的,按我们学导演的来讲,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a$ J% _9 B$ |/ {: p! [

* g8 q* m9 t2 N" o  后来我就把我的想法单独和张喜民谈了几次。我问他们现在演一场皮影戏人家能给多少钱。他说像我这样的主唱,一天能挣20元,其他人一天也就十五六元吧。我就说,那这样吧,你们陪我玩,我给你们每人每天20元,中午再管一顿饭。这已经是2001年的事了。
0 v: Q, V% c2 f8 t% E  }3 H8 R1 i7 [; [) h( f
  之后我把张喜民班社的几个人都用了,他们在舞台上的形象、画面符合我的要求。
; y" u# M7 ]* J' c: n: [
) P4 Y" Z2 n3 H. k  王振中是华阴另一个特别有名的老腔大家,绰号“王白毛”,他的班社有五六个人。但是王振中始终不接受我的观点。我到他家去了好多次,他都不接受。后来,我就请了张家的另一个班,张军民班,又借用了剧团四个人。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3

积分

3

听众

293

金贝

初级写手

积分
783
 楼主| 绿灵玉 发表于 2017-1-10 07: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都是专业的,排演的第一个戏是《劈山救母》片段,不到20分钟。结果演了以后,反响平平。节目搬上舞台的时候,我自己也不满意。% U/ ^% W8 T: O: Y. A9 q

) K: S! E) j% n; ~4 x  总结了一下原因,一是我当时对老腔的音乐研究不够,老腔的音乐特单调,没法塑造人物。如果要是有故事有人物的话,音乐方面也得具备对应的功能才行。二是当时做这个事情,领导也不支持。我自己从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要了几千元赞助,后来没钱了,也不敢再往下排了。这事就搁下了,我南下到厦门电视台做了一名导演。
) i( }0 i) r8 S
. ^* ~" s6 I3 j) Z  党安华从沙发上起身喝了口水,“待在厦门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对老腔念念不忘,没事儿就随身带着音乐听听。”7 y2 w& ]- ]& d' P' H5 q) K1 o8 s0 s
- r2 H5 D0 N, W. c( n
  2003年,华阴市文体事业局换了局长,这位局长也喜欢文艺,便邀党安华回来做事。恰好有个文艺会演,给了5000元经费,让党安华排个节目。
; O5 O+ Y4 `( |( F( ?: O; T* B& f. a  J8 J9 T$ n
  散了的老腔班子,又聚到一起。在排练过程中,党安华发现2001年走了弯路:第一,老腔尽管是活化石级的民间戏曲,但其音乐单调。为什么皮影戏没人看?它反反复复都是一种音乐,一个晚上演三五个小时,甚至到天亮,人听着会烦。第二,很多年轻人不懂历史,老腔演的古典故事,他们听不明白。$ V" P1 j% O% l$ B' O* c9 q8 ?( L
. c2 F% Y8 z7 u( j6 P9 F, v0 U
  那么,观众到底要看什么呢?
4 K! d1 D" L7 Y- h" O" v; m
$ G1 q$ ?2 E  k- Y6 W/ C+ u% ]( W  交 融
7 Z9 |/ r# }; N$ o( R
3 i: i! P  i3 p$ c) d+ I7 X: h  成功的诀窍还是三个字——原生态
, ^& Y$ [; M+ b. Z% C' s. f  B# Q
3 U! t/ N, }) a  l5 L  党安华这次为会演排的戏叫《古韵乡趣》,火爆得有点出人意料。这个节目,反映的是民生、民意、民趣。节目排好,先到渭南市参加会演,一下子引起了轰动,拿下了创作、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七个一等奖。
( q- _( d; G! h' |3 z$ S( j; S, S  Z7 ]1 X# Q2 d8 Y. @
  当时有媒体这样报道:“看到了一个另类节目,不知道应该叫音乐、曲艺还是戏曲,形式上完全是一种创新,没办法分类。”说是戏曲呢,它没故事没人物;说是音乐呢,它好像又不是纯音乐,还有话剧的东西;说是话剧呢,它又有绘画的东西。9 `+ Y2 R. n8 P

, ]/ U) c0 i" g  党安华事后分析,成功的诀窍还是三个字——原生态。“因为我老家就在农村,也和很多农村人接触过,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都很质朴、很简单,把这些呈现在舞台上,对观众的心灵情感是一个补充。”- A5 t" X* F& p& @

, y0 I5 s1 r7 e  之后,陕西省公安厅、文化厅陆续邀请他们演节目,还有一些社会活动也邀请他们。“我就带着这十多个人,那个时候只要你让我们演出,我们也不要钱,文体局每天给每人发20元钱。谁要是叫我们演出,我们都特高兴。”党安华说。
; `, ]3 O  t2 K/ f9 n3 U! I# m% d2 c
  这一年,曾经拒绝党安华的王振中找上来了。“他找别人给我带话,想加入我们,我心里特想要,但是我说我不要。他来了第二次,说在家皮影戏也没人看,想一起混,挣几个小钱。这次,我就把他请来了。”党安华说。
: w- T+ }! }+ b! _
! R9 Z0 ?# [& e* \1 F  然而事情没有党安华想的那么顺利。2004年,那天刚好华阴市里有个演出,党安华把王振中请到宾馆,想让他们搭场戏,谁知道王振中往那一坐,其他人都走了,坐到后台去了。张喜民的弟弟当场质疑为啥把王振中请来。党安华一听这有问题。张喜民说继续排练吧,就没有散场。但当王振中唱的时候,张喜民的弟弟打节奏一会快一会慢,王振中没法唱。( B! k2 i1 e9 w( l( `6 m/ V
+ M  x' l' n* R6 U! [. U6 d
  事后,党安华了解到矛盾的根源。在双泉村,张氏家族是唯一正宗传承世家,千百年来口传心授,也是一门营生。后来剧本失窃,民国以后有了外族门派的兴起,但张氏家族始终保持着老腔传承中的正宗地位。
8 {4 V$ ]; L( I0 D( G6 m4 R3 z3 T' L+ j% s0 y/ e; |
  王振中的师父吕孝安当年是给张家打工的,把这个戏偷学了,学了以后就传给了他。王振中有些文化,还懂音乐,他把那皮影戏唱的比张家还好。那些年,张家和王振中一直闹矛盾。/ i! ^5 j4 f# ^! u: R; E1 ?

+ y2 v* r$ p$ s& e, \  “那天演出完了以后,我就想让王振中怎么能融入这支队伍里面。比如,调整演员的阵容,更多元化一些。平衡了各种力量之后,王振中也渐渐融入了进来。”党安华说。# r8 A- v7 r# Y# k6 P' I0 y

  ^  x. D$ Y& k" ?5 G/ X  2005年9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白鹿原》剧组到陕西采风,请老腔去演出。到了西安的宾馆,党安华才知道是要给林兆华、濮存昕表演。3 \$ `( @5 g9 V, p

4 b! v& Z# b) S% F  T  “林兆华可是我的偶像啊,在上海学习的时候总是听讲林兆华的作品。”党安华隐约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在表演前特意让张喜民、王振中他们重新练习了一下。; K# a6 _$ Z9 V7 ]
+ p- Y; B# L8 g8 V8 H- Y# {8 z
  下午表演,党安华坐在一旁,一直关注林兆华的表情。他发现林兆华在看其他节目时一直没什么兴趣,时不时站起来瞅瞅窗户上的花纹玻璃。老腔一出场,林兆华激动了,还不时和濮存昕说些什么。
. N5 Z& [0 b4 v) f6 K# c( w8 @1 n
  “表演完了,林兆华就问我‘想不想和我老头子合作一把啊’,说实话我做梦都没想过能和林兆华合作。”党安华说。# \# y/ g% W% ]- K
! r8 @4 v9 y+ ^0 @- F4 J! O$ X: k
  之后,林兆华就介绍说他们正在排话剧《白鹿原》,想用音乐做一条副线来讲述《白鹿原》。“他把剧本寄给了我,让我没事就看,看完了写下第一感觉,并嘱托千万不要修改。”
# ?" h: X. r4 l! H% a/ i
# f6 g& O: R! |! w+ C- J7 A  这就有了老腔和话剧《白鹿原》的合作。党安华带着老腔班社在北京待了两个多月,演了30多场。这是老腔第一次走出陕西,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
  F7 E: L8 T3 f" f; {* A  a6 ^% q( B3 j4 ~% @- C% q
  话剧演完了,党安华又有了新的想法。和话剧《白鹿原》的合作,老腔编排了近一个小时的节目,话剧中只用了十几分钟,还有40多分钟没用。“我要在北京办一场音乐会,以看为主,以听为辅。为啥?我们的演员连弦都定不准,主要是看视觉的东西。通过他们把生活中的东西带到舞台上,让北京的观众感受一下关中农民那种质朴、那种真诚、那种简单、那种知足常乐的生命状态。我们把这场音乐会叫《老腔原生态作品音乐会》。”
# |4 H. ?5 T1 [) z9 b* B
6 C* S! `. g! U  2006年6月20日晚上,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开演,由濮存昕主持。演出开场半个小时后,观众的热烈掌声让一直揪着心的党安华松了口气。: Q: x; w* g5 _. _$ L0 H0 O
2 z" g% q4 \& q/ v7 e# A
  “那场演出以后,媒体蜂拥而至,老腔的传播力度和影响有了很大提升。我们演出就敢跟人开价了,演出越来越多,走遍了全国,走到了国外。”党安华说。# J, i/ t" @$ S% N7 F

& f/ W5 s9 ~/ z, }* ~, U( V5 e" G  在国内,他们到北京、上海、深圳演得最多,也去了香港和台湾。穿插着还去了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因为老腔中有民间说唱的元素,在美国表演时,被《纽约时报》称为“古老东方的摇滚乐”。
- l9 K. |- u/ _/ s, G2 K; v- y1 g# @. G
  2015年,歌手谭维维在东方卫视第三季《中国之星》节目中请了华阴老腔为她伴奏,将这种戏曲风格和摇滚乐融合。歌曲《给你一点颜色》走红,摇滚歌星崔健也大叹精彩。
& l' t9 l! ~) V% _# C$ w6 G$ d/ Y" B) a: H9 K# H4 ~2 @
  已经火了十余年的老腔,再次升温。不久后,党安华接到了一则通知,让他准备上2016年央视春晚。“之前两年,一直努力冲击春晚,都失败了。”老腔与谭维维再次联手,在除夕之夜献上了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9 _- y: e6 F+ p8 x2 C* D0 Q( v4 ~* W0 B& a" @6 h
  春晚之后,华阴老腔接到的邀约就更多了。
我从山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7-1-10 0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徘 徊
6 }( q6 x4 T' z* t& q4 x6 O2 r' \7 c/ [- u1 J5 s  \' k; X
  从乡村到舞台,人变了艺术也变了
% l, ~7 D7 l3 Y, H1 B& ]. g6 Q4 N6 a5 I0 \6 Z
  老腔火了,慕名而来的不少。这其中,有个年轻人格外不一样。进了村,和党安华见了面,小伙子就开门见山:“您该排练就排练,该演出就演出,我就在这儿待半天时间。”
+ Q. B$ A  [. k+ o4 R5 h0 g4 D' P
  党安华的心里,不禁犯嘀咕。细聊之后,谜团才算解开。原来,2006年在北京参演话剧《白鹿原》时,这个小伙子就坐在观众席上。2009年,第二次在北京看话剧《白鹿原》,小伙子起了疑心。人还是那些人,可状态有点不一样。到后台一看,正好碰上俩艺人发牢骚,嫌吃得不好,住得也不好。
5 |& k# Y' h. S: M9 |
' V/ P+ O! B+ @0 [7 L$ k" P$ ~$ m  读研后,小伙子选了一个课题:观察当艺人发生改变后,艺术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事,党安华其实也有觉察。2012年,老腔再次参演北京人艺话剧《白鹿原》的时候,党安华清楚记得当时和林兆华的对话。
! S/ D+ X- T6 h! ^5 b: _  E5 x6 e
" K! t* t, Z. ^: y  “小党,他们怎么开始表演了?”
% u9 |3 \% g( q& L; {- `0 x2 Y* }/ n2 b  k3 U
  “我没办法啊,再说他们不表演,哪有那么多真实的感情。”
: B: y' G9 ^8 U/ `# ]6 o
8 M3 c, r. a* K: L+ K, h5 l) [  “2006年那会儿你们在舞台上呈现的东西多么朴素啊,怎么现在一个个都开始表演了。要说表演你们完全不是大艺术家们的对手,你们就是要有一种本真的东西。”0 @* p/ P  t( M" S3 Q
: \' f. _: V1 d+ C, W, N7 t* h8 ?
  华阴老腔和其他艺术形式合作最早的就是话剧《白鹿原》。“那次合作不仅没有伤害到华阴老腔的原生态,反而放大了原生态到舞台上给观众看。除此之外,其他的合作,我觉得都对老腔有伤害。”这么多年,进行了很多次尝试,党安华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矛盾。4 t% J3 w# A* m+ \/ J' H
+ B. D$ B& s! {6 Z
  党安华的判断也得到了印证。和话剧《白鹿原》的合作,网友和媒体是一致的赞扬声,但之后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正反面的评价都有,不少人已经开始担心老腔变味了。& X8 G( g7 s0 m& x

$ ?5 N; M/ W4 `/ \  “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我们在外的商演太多。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腔艺人已经开始‘演’了,二是商业需求和原生态文化产生了冲突。”党安华说。+ R! d1 N8 ?1 N8 @# o

+ O6 O2 b/ ^+ y# y& ?  水土孕育文化。背靠华山,地处三河交汇,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形成了古朴苍凉、粗犷直率的河岳文化,而老腔是河岳文化的璀璨代表。在民间,老腔艺人开口吼唱时,他们是在随心所欲地释放沉寂已久的内心世界,顷刻的爆发充满了力量。
3 g: A7 q  M8 A1 l* K, [. b/ f
  “老腔艺人现在的表演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演出了,有点像是完成任务似的演出。我告诉他们要把每一次的演出都当作第一次,但是很难做到。”党安华说,“大城市跑得多了,国外也去过很多次,演出费不断提高,人发生了变化,这门艺术必然会发生变化,变得不像当初刚接触到时那么纯粹、那么干净、那么质朴了。”5 y% r) V0 p) ~8 }" D+ @" G

2 D" y+ c% E6 U* E0 j! Q# I( p  t  在党安华看来,“在野外演出,老腔是无拘无束的忘我流露;在舞台,就成了取悦他人的自我表演。也许,老腔面临的也是这样的转变,人自身控制不了。”
3 p- E1 \5 i4 C/ G$ Q0 }, ~1 I) Y; W6 @/ c7 @
  尽管心存忧虑,但有一点,党安华和老腔艺人有着共识,就是想尝试新东西。
6 B! G. ?- X' N& ~
- z# j5 s/ B1 U  在外商演,每场都会有新的导演,都会有不同的思想和要求注入老腔表演之中。面对这些要求,党安华有时候默许,因为太强硬,演出完了拿不到报酬。但有时候要求实在太离谱了,党安华便会拒绝合作。
0 w! m0 E% ~3 ]) N
9 ^0 b" f3 [1 B  “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虽说舞台有舞台的规矩,但刻意的东西太多了,就会禁锢他们,他们在舞台上一紧张就放不开了。”党安华说。7 J; @, E! A1 V. n0 m2 a
8 p) _" t" M! A- a* U
  “新的导演可以给他们新的东西,可是尝试避免不了失败。我们和话剧、交响乐、民歌、摇滚乐、秦腔、豫剧、京剧都有合作,但大多不成功。”党安华说,“包括去年和谭维维的合作,虽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老腔,但是骂我的人也不少。创新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所以现在有人就说‘成也老党,败也老党’。”
2 K: z9 X; A' J$ E
8 j  [4 ?3 ?5 g5 `/ {4 q6 l2 `* s  尴 尬
2 o& s) ^8 N9 X, p2 F& x- U
6 }9 o0 m' C- T/ T  火了老腔,别冷了皮影
+ h6 p6 o7 I& @4 V# _. q! }: B- t& g; @0 M
  起起伏伏中,老腔跨越千年,但越到后边,传承的难题,始终未有正解。
% }5 T/ \9 x4 L& Y0 q: K# `# m% a1 s1 R: @' o% Y6 [" P
  华阴老腔经过漫长的发展,在唐宋时与皮影对接初步形成一种地方剧,明清民国时期一度繁荣,后来沉寂了一段时间。上世纪70年代后期,老腔又火了一阵。然而,随着流行歌曲风靡城乡,电视涌进千家万户,老腔的影子逐渐淡出了农村,濒于消失。0 E9 G' N! j2 N  v) j

1 F0 [3 a7 T* ~  是巧合还是必然?2000年冬天的夜晚,党安华与老腔的偶遇成就了一种缘分;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在表演形式上取得创新突破的老腔有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华阴市文体局开始申遗工作;2006年,华阴老腔(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S' z" W- q. Z" K% n0 w4 X7 o, G; ^, O* s  h' b5 V
  之后,老腔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强势的文化传播,也吸引了一批慕名学艺者。华阴老腔保护中心在2009年、2014年办了两期培训班。第一期报名的有27个人,坚持下来的有14人。第二期有47个学生报名,坚持到最后的不足20人。& ?7 F, I2 f3 B) b

5 Q. F3 \, Y0 M2 f7 \; {  “传承这个事啊,按说从2006年到现在的十多年,老腔的知名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应该会有很多年轻人来学,但是现在年轻人学的还是不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居多。”党安华说。
- u$ M( \  d+ d. v* P8 ~. q
; D3 m& J: r" r/ j1 \  对此,党安华分析了原因:很多人是通过电视间接了解老腔的,他们以为简单,学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出去挣钱了。一学才知道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弹吹敲打,这些技巧性的东西一年就能掌握,但是要真正唱好演好,三五年都不行。而且,学艺术的一定要有悟性,懂得举一反三。, t& k' t( I7 ?5 X
7 a, m& W! P9 Q$ k+ d& B  S
  目前老腔皮影的代表性传承人只有两位:王振中和张喜民。
" f% u( @; D0 ?: N& T+ q) \7 G$ I$ B9 f6 U/ W2 N2 f1 ?2 k
  “很多学生学着学着,就不来了。传承是我们觉得挺尴尬的一件事。”党安华说,“学校免费提供乐器、教材,学得好还发奖学金,学的人兴趣还是不高。”5 |+ U: M! g. ]( c7 |# a* R

# a  H" j$ x- C2 y  王振中已年近八十。考虑他年事已高,华阴老腔保护中心从2014年开始就没敢再让他外出演出,而是待在家里专心带徒弟。“来学的人对这门艺术真正感兴趣的很少,都想学当主唱,尽快赚钱。”王振中说。% }; ]% S0 P  h  H/ d, h
# K! Y; q8 R8 o4 A+ \! J
  为了满足学员速成的需要,王振中编写了一本老腔常用琴谱,学会了可以满足演奏的基本需要。. J1 W& d  z) U0 V! y4 C

1 y* W. h8 r% k4 [& n4 @; C: Y  B  “现在人们看到的都是老腔的片段表演,但这门古老艺术的精髓在于皮影。现在火热的老腔表演,其艺术价值在我看来只能占到老腔皮影艺术的1/10。”说到这里,王振中很担心,这也是他最初不同意老腔和皮影相剥离的主要原因。7 \# c# f3 t+ [) F6 x: W( i

# B. P# F/ u# S% _$ c+ q  在张喜民的印象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皮影戏每年能演几百场,2013年、2014年每年演二三十场,这两年每年就演一场。“不演了大家慢慢就不知道了,再过十来年,皮影可能就消失了。”
) X5 u2 z5 b3 M7 ^6 b" e( l. m3 S/ e" b; R: }0 r+ p5 k
  对皮影的被剥离,王振中、张喜民有些痛心。但毋庸置疑,老腔撤掉皮影移景幕前,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上它的古朴粗犷,也让乏人问津的皮影随其知名度的提升重回当下视野。
" e8 t, T9 _6 z. Z5 R
$ E) X, ]) Y1 y& _/ ~. E/ m; [  “现在的传承是舞台化层面的传承,真正的传承是要学皮影戏。学会老腔也就是知道一两成的东西,只是一点皮毛,更深的文化精神还是在皮影里。”张喜民说。
; F# m1 B4 k' V% w' p( z0 o7 M9 Y, V6 G3 h8 h8 S0 o
  任何时代的戏剧史,都是一部变的历史。老腔在拉近古老戏剧与现实生活距离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和尝试,然而能否持续创新,还取决于它能否从皮影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养分。正像张喜民所说:“比如华阴老腔的笑,假笑、冷笑、丑角的笑、旦角的笑,都不一样。”& y  H* D. k( k( h+ L7 [+ k4 O
( k% `+ I/ I) W% X  T
  老腔的春天已经来了,皮影的春天何时走上八百里秦川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2-28 03:36 , Processed in 0.12022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