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祖国共成长
% }3 y; X: W! t5 V, r2 z
; a* t/ h; Z2 L: S. g# U 爱管乐就要助发展
, s1 ~1 C k- J2 @
2 F" G" M& H% r- o g) A 见到于海是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的办公室,作为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的当家人,成立于2004年11月的管乐学会,经过12年的发展,已真正成为联系全国管乐人的纽带。于海2003年初上任中国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上任后与各方商议,建议组建自己的行业组织。他的这一想法当时得到包括罗浪在内的多位老前辈的支持。南昌国际军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中小学生管乐独奏展演以及教育部、各省市组织的管乐培训班、指挥培训班……都由中国音协管乐学会来操办,于海形容管乐学会如今的状态是“忙不过来”。12年来,作为中国音协管乐学会的主席,于海的状态同样是“忙不过来”。于海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为中国管乐艺术的发展不辞辛苦,不遗余力。
z" g3 b/ h, v# S2 {6 D3 v! V. l Z
2010年7月,于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推广、普及管乐上。他说:“管乐器上手快,组建乐队周期短,管乐队演出形式多样。”于海在清华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讲授“管乐艺术的魅力”,与全国各大交响乐团合作音乐会,作为教育部的专家,还要参与各种会议……“退而不休”,是对于海的最真实写照。“我对管乐、对音乐有一腔热情,所以我要执着的做好这一件事情。”于海坦言,感谢部队对他精神和身体的培养,让他拥有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2 f& x% E3 B( S d8 I0 c3 B2 `$ _+ T8 B) w7 w- M, k
偶然结缘定终身; a8 o7 z- Y% s1 b
, x& x9 ~- N0 E9 E 于海成长在山东高密,那时的学校没有什么艺术教育,可他对乐器却天生钟情。小学三、四年级时参加了学校宣传队,整天摆弄竹笛、口琴、二胡等民族乐器。那个年代,当兵是年轻人的最高梦想,1969年,于海报名参加工程兵,最终因父母舍不得而放弃。1969年10月份,解放军军乐团到山东招生,整个高密只有8个名额。于海因为咳嗽导致肺部有钙化点而没能入选,郁闷至极的于海却在几天之后接到了让他再次体检的通知。原来是临县空缺一个名额,时任解放军军乐团的小号演奏家朱尧洲想到了于海,提议让他再来试试。这次,于海顺利通过体检,进入解放军军乐团。朱老师也成为于海最感恩的人之一。另一个让他感恩的人就是军乐团的老团长刘玉宝。
; G) {, | x; v+ \3 _
]- t& m$ X- T8 K( y 刚进军乐团时,团里分配于海学习单簧管,于海学得非常认真。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单簧管。他用8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学员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乐队队员。1978年春,团领导决定让于海改学乐队指挥,这便是时任军乐团团长刘玉宝提议的。“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学指挥。”于海一连数日都处于亢奋状态,冷静下来之后,于海深知指挥的重要和学习的不易。“我非常珍惜这次转行的机会,一头扎进了学习中。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一边工作一边师从指挥家吕蜀中和黄飞立教授学习。”1985年,于海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随李华德教授进一步系统学习。. f! @2 D2 X$ l) \0 x5 U
1 d! V% w' q! k' F7 O 2003年3月,于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至此完成了从一个演奏员到军乐艺术领军人物的转变。“我不再单单是一名乐队指挥,而是要从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角度来谋划军乐团的建设,乃至全国管乐艺术的发展。”在此后8年中,于海将诸多想法付诸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