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S" y' q( t! ~5 [4 y$ r “风格”是一个人们总挂在嘴边,时常提到的词。但究竟什么是“风格”?很多人恐怕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作曲家曾宇佳认为,风格首先指的是精神状态。它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和映射中形成的,如陕北的信天游、东北的二人转。“此前我们所说的‘岭南音乐’属于民间范畴,还没有由现代意义上的职业作曲家的作品形成的‘岭南风格’。所以如何在美学上界定‘岭南风格’就至关重要。”曾宇佳表示,岭南,即五岭之南,在地理上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地,每个地方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指向性鲜明,才能完成个性上的独立,形成美学上的“风格”。如果立意不清,便很难创作,这也是他此次创作的难点所在。 , {: H Z) I+ E& d$ s0 ^. Q3 P- Y
青年作曲家戴德认为,岭南风格除了要考虑地域性的问题,还要加上时间性的考量。此次她创作的打击乐与钢琴作品《醒狮》,除了将《帝女花》和《月光光》两首民间音乐作为素材,主要是从舞狮中汲取的灵感。“我花了好长时间蹲在狮舞队边上记谱,所以钢琴部分用了很多舞狮中镲的节奏。但最开始我其实准备把这首作品写成流行音乐,所以你能听到它的鼓点里现在仍有流行音乐的写法。”戴德表示,除了传统音乐,流行音乐也是岭南风格可以兼收并蓄的重要元素。' D* i. \& l% _# o& w: n
! d. B6 d4 F4 q) J: @
“不要狭隘地理解岭南风格。”房晓敏表示,在创作时,可以从文化思想而非纯粹的地域素材中汲取养料。“创作要跟前人不一样,如果只用民间素材,那是改编。”房晓敏说,创作时要注意永远不要把技术呈现给大家,而只呈现音乐的本体。“就像建房子,不能把钢筋混凝土露出来。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现代音乐,可听性很重要。要有技术含金量,但也要让更多的人接受你。”1 f# H$ a8 i8 M/ a& x' G
$ L. t; s% k% w 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的青年作曲家王阿毛今年刚刚成为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的一员,明年她将创作她的第一首岭南风格作品。对于岭南风格她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作曲家,一定会受到各种地域风格的影响,但最终表达的还是自己。”# c* D: i. ^5 ^
7 B6 [+ T; {- a
创作是院校发展龙头 ' C& W' K! b) Y# p' ^4 O4 M7 X* P% {8 C
这场岭南风格民族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和研讨会并非无中生有,它主要得益于星海音乐学院启动的“岭南音乐风格的创作与研究”项目。; v9 L* q4 D( b! w) C: T3 R1 K
+ `5 m* b9 i) H N6 h 2013年,广东省对高校有了新的改革举措,将专项资金以“一揽子”的方式给予高校进行自主资源分配。正因为有了这项资金,星海音乐学院才得以进行科研建设。“当时申报时就规划了创作平台的建设项目,因此,2015年学院启动了岭南音乐的作品创作项目。2016年,科研处进行了创新强项重大项目的申报,项目的建设周期是三年,这场音乐会就是这个项目的初期成果。”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郑敏介绍。 8 I5 V0 \$ I; Z0 Q1 T1 S0 n0 ]" D2 D' o7 r/ P( Z; ]
“创作是引领音乐院校发展的龙头,星海音乐学院作为华南地区惟一的专业音乐院校也应当起到领头作用。希望这个项目能够为以后的科研创作提供借鉴的经验,也希望我们的努力和作品能够在筛选中流传出岭南风格音乐的范例。”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雷光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