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52|回复: 1

[名家特写] 为何二度创作没了“度”?

[复制链接]

1935

积分

3

听众

79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935
雷博成 发表于 2017-1-8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驴得水》的火爆使得这首已经诞生了好几年的歌曲《我要你》成为时下热门,各种版本的点击率都很高。不过这首歌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歌曲,而是一种二度创作。各个版本的介绍文字都只提及现在的歌曲创作者,并未提出歌曲是根据民国时候的同名流行歌曲而来。虽然在歌词上《驴得水》版本已经和陈歌辛创作、白光演唱的版本不太一样,但是歌词的基调、意境和风格是如出一辙的,如若说抄袭是夸张,说借鉴却一点不为过。歌曲在旋律上并没有直接沿袭陈歌辛的版本,而是借鉴了另外的一首歌曲《夜来香》,旋律层面的借鉴比较隐晦,但有几个小节十分相似,也比较明显。当然创作者并不是没有留下任何借鉴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痕迹,在一个版本中,创作者直接使用了《天涯歌女》。可以看出该歌曲与那些早期流行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经过了数十年历史冲刷的歌曲还在今天回荡,一方面说明了这些歌曲的经典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当今流行音乐创作的匮乏。0 A0 v& w0 x; V( L5 p0 _

4 ^" m! i: X! W. x2 T4 P6 ]  陈新凤曾在《音乐周报》撰文指出张艺谋的《归来》中仍使用《渔光曲》为电影配乐,放弃了原创的机会颇为遗憾(《愿经典“归去”,原创“归来”》)。这种遗憾或许情有可原,电影中使用一些具有历史印记的歌曲可能还不算太出格,因为电影中故事发生的时代和歌曲可能是合拍的。前文提及的《我要你》也可能是出于话剧和电影故事所发生的时代需要而选择的风格相近的歌曲。! O$ @7 B8 g9 U- E1 ~

5 b+ L/ k) Z* H, n  上文作者还提出了二度创作也要有“度”的观点,但是当代歌坛很多二度创作已经失去了限度,情不可原了。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拿来主义屡见不鲜,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并不利于乐坛长足发展,这是一种原创力匮乏的体现。9 n) z$ p" j- L

2 T8 V! q7 ^( K$ s& ~  古今中外的翻唱与改编并不少见,一首经典歌曲有几百个版本不是什么诧事。但这种改编有限度,因为这是原创与翻唱协同发展的,翻唱只是歌手生涯的一小部分。而当代乐坛,翻唱成为了很多人的全部。很多选秀歌手奉行“一首歌主义”,并将翻唱的歌曲在各种场合进行演绎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不是热爱生活,而是热爱欲望(王思绮语)。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5

积分

3

听众

79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935
 楼主| 雷博成 发表于 2017-1-8 1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音乐娱乐节目的拿来主义最为明显,《我是歌手》节目中的歌手将其他人的歌曲拿来重新演绎,在乐队的帮助下重新编曲配器,仅仅是在完成一项演唱的任务,并无太多情感投入,虽然观众与歌手时时有飙泪的情形,但并没有发自真情。2 n* O% P& o2 s! l) u
# r0 Z9 ~  U0 ]6 u- k( G2 |% G
  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节目组似乎专门定位为玩音乐,千奇百怪的嗓音和出其不意的改编是导师们最为青睐的。很多标榜新风格的翻唱轮番上演,翻唱在全球乐坛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很多歌曲正是凭借翻唱再度进入人们的耳朵,但是鲜有对歌曲原来风格的颠覆,除非是在某些场景因特殊需要,才将风格改编,但是意义完全不一样了,风格并不只是单纯的形式,媒介即讯息,风格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意义。
# I) f) x% w* t0 \
  q% P" M) n4 R3 k/ j  从《中国好声音》更名为《中国新歌声》的节目将改编推向一个极致。在某期节目中,低调组合将《平凡之路》改成了嘻哈音乐,这已经完全失去了改编的底线了,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朴树是民谣一类的歌手,素以安静行事,《平凡之路》也是沉寂多年之后应韩寒邀约而为电影《后悔无期》创作的,这首歌是很难得一见的观众看完电影而继续待在电影院听完整首歌曲的作品,与电影一道成为一种特殊记忆。然而低调组合的改编,完全颠覆了民谣的形态,甚至颠覆了朴树的形象。
7 y8 j8 Q/ w& [6 X: i
: L3 k0 j1 b$ Z: _% h$ L  这只是个案,但从这一点可以窥见整个的面,那就是流行音乐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本,所有的改编、跟风,都是商业利益的驱动。商业大潮以不可抗拒之势席卷整个社会,流行音乐也难以幸免。流行音乐在商业的大潮中精神内核遭到全面侵蚀,而从社会转回自身,成为自娱自乐的艺术。) k- T8 F+ G/ c5 t4 p8 d4 K& j
1 j' I) p, `( e7 @, V, X
  其它节目也是如此。《十三亿分贝》是一档方言音乐节目,节目却仅仅是对一些已经发行了的方言歌曲进行的再度演唱。方言音乐节目的选题很好,但是执行起来显得太做作了,出于网络直播的考虑,很多镜头太过浮夸。而且随着节目的进行,已经由最初的推广方言歌曲到后来的“玩坏”歌曲了。《盖世英雄》是一档标榜电音音乐的节目,可节目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将很多歌曲重新翻唱,既没有体现出电音音乐的本质,也没有展现出对原作的尊重。《天籁之战》更是将歌曲“二度创作”到新的高度,民谣歌曲,神曲、流行歌曲都在这些“天籁”们的演绎中失去了本色。虽然也有一些节目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如《中国好歌曲》就将原创摆在了首位,《大事发声》也紧随其后,但是比例还太低。6 n+ D% _/ i- U; U* V
% ?) H) h% s: Z4 ~/ b; ^& J$ Y
  当然,电视节目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和娱乐消遣,投机取巧也不足为奇,但是这种习惯会蔓延到创作者与歌手的工作常态中去,让“拿来”成为习惯与行规。拿来主义的极端是直接的抄袭,当大家都尝到了不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回报的甜头的时候,创作惰性只会愈演愈烈。李荣浩的歌曲在网上被一一与其所抄袭模仿的国外歌手的歌曲对应,杨坤2016的歌曲《不息之河》刚发布,网上就爆出该歌曲抄袭大卫-鲍伊的《Heroes》。这些都是是中国流行音乐原创力缺乏的深刻体现。为什么会明目张胆进行抄袭?因为这种拿来主义已经成为常态。) X$ e  w$ K9 D2 _! x# @
% U; z( ^4 j4 n6 V  ]# w  B+ z( F
  原创力的匮乏会阻碍音乐的进步。诚然,很多歌手通过翻唱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不断推出自己的原创作品,比如中国的早期摇滚乐队,大都经历了模仿翻唱国外乐队歌曲的经历,最终使得中国摇滚乐发展起来。但从整体而言,原创远远落后于歌坛的“二度创作”。7 R8 d4 R5 Y. A  M0 a: }" z

2 a  A2 ^1 E. n1 T. [# h8 b7 [( t3 x  内容为王是永恒不变的宗旨,无论产品制作得有多么精良,歌手被包装得多么炫目,封面被设计得多么浮夸,我们最终还是要听到声音。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似乎成了新的统治,可无论有什么样的新平台或者新渠道,技术都不能代替内容,数字更不能替代声音。真正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是拿得出手的原创作品。今年11月,《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指出原创音乐核心价值才是市场认可的东西,可惜的是,时下中国流行乐坛乃至整个艺术界,最缺的就是“原创”二字。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24 20:36 , Processed in 0.10924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