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99|回复: 1

[名家特写] 岁月如歌六十载 激情展望新华章

[复制链接]

2792

积分

3

听众

146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792
hatxw171 发表于 2016-12-6 07: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歌剧院60周年院庆记! E% a4 e0 l3 t6 A2 _  Z8 O+ y* K

# d& _9 n$ X6 W. Z  2016年,是上海歌剧院建院60周年。作为一个专业的歌剧院团,什么才是最佳的庆生方式?毫无疑问是作品。从年初歌剧《茶花女》开始,截至10月中旬,上海歌剧院已推出全舞台版制作的歌剧、音乐剧7部,除了《茶花女》,还有《卡门》《国之当歌》《江姐》《雷雨》《阿蒂拉》《法尔斯塔夫》,另外还有情景音乐会版歌剧《风流寡妇》《弄臣》和舞剧《奔月》,以及各类大型交响合唱、交响乐作品等,一部接一部、一场接一场,令人目不暇接。这种超负荷的运作,让上海歌剧院度过了一个异常紧张忙碌但却收获满满的生日年。
0 S, s0 @, c. u7 x- u+ J& t+ u/ G8 P7 _# a) n4 g
  在10月8日院庆日之前,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雷雨》、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先后走出国门,及中秋节期间推出的威尔第歌剧《法尔斯塔夫》,都以不同方式表明了上海歌剧院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正在加快。院庆日是国庆长假之后的首个工作日,这也意味着,长假7天,上歌人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度过的。
9 c( X9 [) q* A6 ^3 n
2 i  D% u3 u$ f  一台《岁月如歌——中国原创作品集萃晚会》,将上海歌剧院60周年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走进上海大剧院大剧场,舞台两侧各立着一个门柱,左手边一面写着“上海歌剧院”,另一面写着“上海实验歌剧院”;右手边的门柱上方则是一面蓝色、另一面绿色的门牌,上面写着“常熟路100弄10号”。两个门柱均可根据不同时代旋转变化。除了这两个门柱为实景,演区有前后两个投影幕,前幕主要展示上海歌剧院60年的历程,后幕的投影则配合不同的演出内容进行相应变化。
  d' y0 z& B1 l, ?( Y& E0 @% m; E. D- T0 y( j$ ^1 b  K& F
  晚会没有现场主持人,画外的解说将整场演出串联在一起,犹如纪实艺术片一般。60年沧桑岁月,凝结在一帧帧照片、一段段影像当中,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如涓涓溪流,缓缓流过观众的眼前。这是一个举院欢庆的日子,舞台上,是年轻的艺术家们演绎的一个个精彩片段;舞台下,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们看着当年自己曾经参演的剧目,感慨万千。
# {  M0 n3 ~0 `2 d5 F
' s5 g. x5 Z" Q/ E% Y& i  在观众席欢聚一堂的,有上海歌剧院的老一代艺术家、历任老领导、剧院的新老员工等,年龄最大的超过了80岁,而最年轻的则是“90后”。5 @9 |9 t' p: b- Y4 p3 d

- _; f1 _- x5 H' h* }& R9 ]  晚会的开篇极富创意,后幕投影画面是上海歌剧院那座美丽的小院子,实景门柱恰到好处地与投影画面相融在一起,两个、三个、五个、十多个年轻舞蹈家穿着上世纪50年代样式的服装陆续奔跑上台,面向观众,然后以舞蹈的姿态不停地在原地奔跑,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仿佛是上海歌剧院60年来始终不停的前进脚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2

积分

3

听众

146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792
 楼主| hatxw171 发表于 2016-12-6 07: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会挑选了17部上海歌剧院各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原创作品选段,以及上海歌剧院曾经排演过的中国优秀作品选段,展现了上海歌剧院60年来在谋求中国歌剧发展、推进原创之路上的不懈追求和艺术探索。( c# ]4 n$ `" f7 a

( g( ]  {' |: c- B' M, }3 O  由上海歌剧院年轻舞蹈家们演绎的《弓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这段舞蹈选自由上海歌剧院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民族经典舞剧《小刀会》。《弓舞》之后,从上海歌剧院建院后第一部原创歌剧《天门岛》,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剧《仰天长啸》《楚霸王》及舞剧《凤鸣岐山》,再到新世纪创作的歌剧《那时花开》《燕子之歌》以及《忆江南》《八百壮士》等原创交响合唱作品,更有走出国门赢得海外盛誉的原创歌剧《雷雨》、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等,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时间维度的跨越,更是上海歌剧院60年厚重的艺术积累。/ A% _& N5 R, ]6 o3 N" U' y

9 ?6 b' v8 I, f& n( h) Z  除本院的原创作品之外,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民族歌剧《江姐》、交响合唱《长征组歌》等流传广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选段也在晚会上亮相,赢得阵阵喝彩。$ J1 M( ?- E5 t7 [9 r. l* L1 m
# R8 b- W, A# D+ i
  晚会压轴曲目是陆在易作曲的《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由上海歌剧院青年指挥家张诚杰执棒。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上海歌剧院艺术之树常青之意。
; l( E+ z2 [: u5 c0 q8 I/ Q* r  _# D: O
  晚会临近尾声时,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宣布上海歌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签订3年合作协议。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与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行政总监科马克-西姆斯现场互换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书。签订协议的一幕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7 F( \4 `9 E' x$ t- Z& Z& ]
* ?! C8 h" R0 m# h! [# n  据悉,上海歌剧院在2014年就与英国皇家歌剧院有过合作。当年,由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3家联合制作的普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的上演,为彼此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上海歌剧院携原创歌剧《雷雨》赴伦敦大剧院演出,更是得到英国皇家歌剧院同行的肯定与赞赏。而在今年中秋,重磅推出的上海歌剧院版《法尔斯塔夫》,便是由英国皇家歌剧院推荐的导演团队为上海歌剧院量身打造的专属版本,这也标志着上海歌剧院经过60年的发展,在国际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从初级阶段到自主联合的质的飞跃。
0 g- l" D8 q/ J0 j% e% |5 N7 i, K! E- p. L& K9 c
  在未来3年中,上海歌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将在经典剧目的联合制作和歌剧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合作。届时,不仅会有英国皇家歌剧院新锐导演参与上海歌剧院经典剧目、原创剧目的制作、创作,更会实现上海歌剧院与英国皇家歌剧院同步上演联合新制剧目的目标。这些深度合作将对上海歌剧院逐步进入国际歌剧主流,实现“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2 H* a( d  s. X4 |1 f
8 s" c/ a* b5 r$ T' `. `: l8 P  ?  担任晚会指挥的上海歌剧院前任院长、现首席指挥张国勇,上海歌剧院常任指挥林友声正是剧院代际传承、新人培养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进者。青年指挥家张诚杰在这方面有着切身感受。张诚杰留德归来便担任原创歌剧《燕子之歌》及部分歌剧沙龙、歌剧新空间的指挥,而他对很多交响音乐会的创意及执棒也得到了院部的支持。许忠表示,在为剧院谋求更好的发展平台与机会的同时,也一定会将注重人才培养的良好传统持续下去并发扬光大。6 K3 A" Y6 a2 M5 X4 r
0 \9 S3 W9 X# Z/ @$ l. ~1 Z( L
  除了当晚的庆典晚会,上海歌剧院还推出了“歌剧制作与歌剧人才培养”主题论坛,来自国家大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伦敦市政厅音乐戏剧学院以及全国各地的业内同行与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为上海歌剧院庆生,亦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畅所欲言。
- `; M, p$ G8 N3 y: l% q/ S/ O- U2 H( b- ^3 V6 s
  主题论坛上,许忠不仅对上海歌剧院60年的艺术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翔实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明确了上海歌剧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把民族性、探索性和国际性作为发展目标,朝着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歌剧院不断迈进。
. O* I1 y, Z" N! d" P  w* F; h' Z# Z/ _( v9 Q6 o
  院庆系列活动一结束,上海歌剧院没有休假和缓冲,紧接着开始了下一轮的工作。不久之后,上海歌剧院2017年歌剧和舞蹈演出季也将发布。轻歌剧《蝙蝠》、原创舞剧《早春二月》、多尼采蒂歌剧《军中女郎》、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等作品都将在明年与沪上观众见面,寓言歌剧《赌命》也将于明年5月远赴英国,登上伦敦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的舞台。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7 11:41 , Processed in 0.18482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