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87岁高龄的施咏康先生的作品、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创作于1955年,当年作曲家只有26岁。作品以一个关于黄鹤的美丽民间传说为素材,歌颂了鹤与人的紧密关系,乐队中用了一只中国竹笛以表达特定的艺术形象。作品的和声语言和配器手法,时至今日看起来仍十分新意和独到,有着较明显的晚期浪漫派直至现代乐派的语言元素,其中印象主义式的绚烂色彩变化,浓墨重彩了中国的民间音乐语汇。作品于1957年在莫斯科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奖,成为那个时代极为有影响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的经典管弦乐作品。2 l' G( z8 p, E3 T
0 ~. l% A, _1 o6 g
广州交响乐团以这样一台记忆中国交响乐发展路径的音乐会,完成了对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导读。在已是80岁高龄的指挥家卞祖善的精心揣摩下,乐团细腻地完成了演绎。回首以往,广州交响乐团对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关注是由来已久的,不仅首演或多次演奏了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也对中国经典交响乐作品进行了细致的重排复演,如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以及这次的专场音乐会。广州交响乐团对诸如晚期浪漫派作曲家作品的演奏不在少数,但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当代的交响乐作品也多有关注,因为从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交响乐团的成败,委约和演奏本国的交响乐作品应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数。“百年交响音乐会”似乎在提示人们: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产生已经整整100年了,这百年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当我们依稀记起了中国交响乐作品的那些符号后,接下来便是我们的不断创新和向世界看齐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