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7 ^1 W) M; x3 W 2008年,第一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顺利举行。2009年第二届落地台湾台中市,当时正好遇上台湾选举年,南部地区又遭遇台风灾害,原本各政府单位允诺支持的赞助也因为救灾之故,最终只有获得新台币5万块的赞助总额,这对于举办一场合唱节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当时来台参加第二届海峡合唱节的大陆合唱团加上贵宾就有240人之多,这4天3夜落地接待的庞大经费,让原本希望政府给予补助支持的郭孟雍一时陷入困境,天天被即将到来的合唱节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全家人“总动员”,他自己负责找资金,把认识的企业家们都请出来帮忙,家人负责招募志愿者并亲自当志愿者做义工,在艰难中,总算有惊无险地把整个第二届海峡两岸合唱节支撑了下来。他还记得当时曾经对徐沛东说了一句话:“没法熬过第二届就没有以后的海峡两岸合唱节了。”2011年第四届合唱节,他把合唱节的举办地选择在自己的家乡——新竹市,当时的市长许明财给予整个活动很大的支持,凭借自己对故乡的感情和了解,他文思泉涌想出很多合唱节与城市文化结合的创意,其中,让所有参赛合唱团队沿着新竹市18公里海岸线骑脚踏车的活动聚焦了当时台湾媒体的关注,这次也让他对于合唱节应该如何办,如何与承办城市、参赛团队达到三赢的目标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与策略。第四届合唱节的成功令台湾屏东县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力邀第六届合唱节到当地举行,并计划开幕式与当地新演艺厅落成典礼一并举行,然而,好事总是多磨,在离第六届合唱节举办还有两三个月时,原计划盖好的屏东县新演艺厅无法如期完工,紧急之余,郭孟雍只有再次求助于自己的故乡,再一次将第六届合唱节的主办城市寄托于新竹市。这次他竭尽心力,为新竹市做了更多的文创,以回报在自己危急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