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10天紧张的比赛、斗艺,10月9日晚,首届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闭幕式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并决出获胜选手:16岁的韩国选手芮秀娥获得金奖,17岁的俄罗斯选手伊莉莎薇塔-克鲁切里瓦获得银奖,15岁的格鲁吉亚选手大卫-哈利库利获得铜奖。韩国选手芮秀娥此次还获得最佳委约奖,16岁的中国选手陈学弘和格鲁吉亚选手大卫-哈利库利平分舒伯特奖。闭幕式音乐会在中国指挥家陈琳执棒的以色列交响乐团与三位获奖选手精彩演绎的协奏曲中落幕。
) V9 V& J8 q' O l) V) {* P- y* ^ ]) j. e
“小鲁赛”落户中国3 C4 ^! p) A! E# H4 }% E- Z% ^
, F& l6 W/ i8 J6 m3 L
从9月29日比赛开幕直至10月9日比赛闭幕,无论是开幕式音乐会、比赛中期举办的大师班,还是比赛过程中的参赛选手表现,均体现出了高水准和国际性的特点。从此次比赛过程中的所有板块配置——11场大师班和4场高水平的音乐会(有3场是前鲁宾斯坦大赛获奖的选手),可以看出比赛主办方不仅力图要将这个比赛做成一个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标杆,且主题清晰。
2 @( f$ G- U5 y9 ^
. I8 c- s' A1 H: h2 |4 a7 ]8 u 比赛中方评委、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对记者说:“这次‘小鲁赛’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赛门槛非常高。‘小鲁赛’正赛第一轮30分钟的曲目设置,跟其他国际大赛如老柴比赛、肖邦比赛等的设置差不多,这样的曲目量和要求,比赛选手如果没有相当高的水准根本完不成;另外,参赛选手的来源范围也很广,充分地体现了这个比赛的国际性特点。”, D6 Q. S- c3 W3 f& o8 V" k' {
1 ~% s+ |# B$ D* c4 B2 {! C2 Q3 g 中方评委、钢琴家韦丹文分享评委心得的时候,非常兴奋:“来自13个国家的28位参赛选手可以说各有千秋且水平非常高,搞得我们评委在打分的时候很困难。可以说,这一届比赛是我自担任国际比赛评委以来,选手水平最高的一届。”4 [- n1 a( X& ^' b, Z m
0 k: V% s' J% h- R6 u 以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命名的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全称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师赛(Arthur Rubinstein International Piano Master Competition),创建于1974年,比赛地点设在以色列的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已成功举办了14届。该比赛走出了如钢琴大师伊曼纽尔-埃克斯(1974年金奖获得者)、基里尔-格尔斯坦(吉尔莫音乐大奖获得者)、青年钢琴家丹尼尔-特里凡诺夫(2011年金奖获得者)和韩国钢琴家赵成珍(2014年铜奖获得者,上届肖邦钢琴大赛第一名)等众多在国际钢琴界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钢琴家。迄今为止,除了1983年我国已故钢琴家许斐平问鼎铜牌,台湾钢琴家陈宏宽获当届第二名之外,中国至今无人摘得大赛金奖。& t, a& F" `4 @$ o$ ?3 s
# C' Z! \: n! H' I1 m; r$ A9 L5 n
今年,这项比赛的青少年组落户中国。为了区别于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简称“大鲁赛”),组委会特别将鲁宾斯坦青少年比赛(简称“小鲁赛”)的中文名称定为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比赛选手都是在18岁以下。今年,参加比赛的选手最小年龄13岁。比赛组委会希望通过这个比赛挖掘到更多有才华的小钢琴家。
: n: i5 q9 l, k; C
* p+ _/ c' I7 {6 q" ?" u+ q 为了保证赛事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小鲁赛”的评分规则全部对外公开。初赛和半决赛选手打分采用百分制,其分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在决赛阶段,每位评委以排名一、二、三来决定优胜者。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评委可通过讨论决定最终结果。比赛之后,11位评委给每位选手打出的分数都公开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