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次的体验在北京奥运,那次有一个北京小女孩唱“歌唱祖国”那首人人耳熟能详的歌。用小女孩来唱这首歌,是编导的妙想,一方面传达下一代的心声,另一方面也让天真无邪的童声,赋予原歌另一种意味。
0 y! r% t8 i1 l' ?: [. ?: @3 ^
9 ~: G$ B7 M$ f% s- N 小女孩把原先抑扬顿挫的进行曲,唱成一首悠扬、宽广、天真的抒情歌曲,有一种梦一般奇妙的向往在她的歌声中,有一种未经尘世污染的纯真在她的歌声中,那首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铿锵雄浑的意味,是什么变了,实际上也是节奏变了。
4 L& s: e s f8 }+ n3 k
4 t0 |/ Z. i$ W9 y) X% B 年前香港出版界前辈蓝真先生逝世,在告别仪式上,蓝公两位孙辈替他演奏两首乐曲送行,一首是蓝公一生喜爱的“我的祖国”,另外一首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的一段慢板。那是一场安排得非常得体而又不落俗套的葬礼,“我的祖国”主旋律悠扬美好,副歌热烈昂扬,代表蓝公一生追求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兢兢业业致力出版事业的两个精神面向,而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慢板,则有一种哀伤萦怀无限低回的意味,象征他的亲友对他的深切怀念。. O" y* G) D" j& H5 B1 h1 n
. T6 i H B6 I8 _0 M
两段音乐所寄托的哀思,比起千言万语更加贴切,更加余韵绵长。
o& D9 Z+ e, g0 i* f# _- W8 [/ a, ^2 }# l# L3 ?* L3 k& [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邻居的婚礼,新郎新娘都是政府的普通干部,那年头闹新房的规矩是要为难新娘,众人都要求她要唱一首歌。新娘羞羞涩涩,半推半就唱了一首很动听的情歌,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电影插曲《敖包相会》。不知道为什么,一首成年人唱的情歌,居然也打动了不谙世事的小孩,以后很多年,我无数次听过唱过这首歌,我一直记得那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打动我的一首情歌。
7 b* d9 _( u) ^2 r& i* X
9 V r% x4 G, x0 M3 o2 i5 o 旋律可以记忆,是靠整个的感觉,你记忆一首歌的时候,你只是整体地感觉它、记得它,包括音符、节奏、歌词,包括唱歌时的情感抒发,包括那首歌牵动的一些人事沧桑,你记得一首歌,也等于记住你生命中一些闪光的东西。* n" g0 A @& Y" R
4 m$ d. q3 p" b& [0 J: v 龙应台说,音乐有自己的脚,它会到处走。当然,音乐也有自己的力量,它会牵动人的感情,轻轻撩拨人们的心,让他们陶醉、遐思、沉浸在一种不可理喻的意境中,有时激发他们的一些内在情感,有时让他们灵魂出窍。在悲恸时,它抚慰我们;在忧愁时,它开解我们;在惆怅时,它引领我们;在开心时,它纵容我们。
1 f1 o8 ^$ K I6 ?% }* y+ v
, \! ~2 m, J" e) ^9 `( K, F 或者反过来,它在任何时候都让我们深深体会人生百味,出入悲欢之间,打通人天之际,可以静思而忘机,也可以与众而同乐,而每一次,你喜欢的歌曲都会留下来,成为你生命轨迹上的记认。
( @4 x) z! D3 i7 d
/ G0 F) r& r Z,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