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德累斯顿之声”在中国名声鹊起,成为德国音乐在国内音乐厅的独家代言人。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经常性的到访,让乐迷渐渐习惯了那种透明、圆融、绵厚的音色,无论是蒂勒曼,还是郑明勋,乐团那种对德奥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晚期作品的熟稔驾驭让人印象深刻。 ! `; ^, n: S# B( P. V$ f' w8 A7 \9 D2 L' G- E+ U
然而在国家管弦乐团耀眼的光芒下,另一支来自萨克斯州首府的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却被人们忽视,除了少数对老牌东德指挥家赫伯特-凯格尔传奇录音痴迷的乐迷外,恐怕没有多少中国观众聆听过他们的演出或唱片,也不知道前东德指挥巨匠库特-桑德灵的儿子米歇尔-桑德灵正在领导这支乐团。* R' F. o1 _) `7 |
$ o4 f! q) ]6 Z, R 10月28日,德累斯顿爱乐首次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带来了一套标准的德国曲目:韦伯、舒曼以及勃拉姆斯。几乎没有任何游弋,从韦伯的《欧丽安特》序曲伊始,乐团那种德国乐队特有的纯净音色便呼之欲出,高度和谐、灵敏的合奏令人为之一振,那种对音乐纹理的细微刻画,与几日来连续在北京登台的莫斯科柴科夫斯基交响乐团粗犷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C7 {6 E4 t#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