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t7 z! k. M/ _- k) B: x 下半场,德累斯顿爱乐以一个优质的、极富德国式特点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换来了演出最终的胜局。不容置疑,桑德灵的勃拉姆斯诠释吸取了父亲库特-桑德灵的风格,有着宽广的节拍和凝重的乐队音色,在苍劲雄浑与温婉和煦间寻求了极好的平衡,拒绝将歌唱性坠入甜腻的圈套。桑德灵选择了十分恰当的速度,有助于人们洞悉勃拉姆斯乐谱中的沉静气息,又让音乐内部的推进张力得以贯彻。德累斯顿爱乐自始至终保持着高格调的音色,悠长深沉,必要时也不缺乏光泽,大提琴醇厚的吟唱与铜管精巧的发音让当晚的勃拉姆斯焕发着深邃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