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郝志飞在晚会中承担5个节目参演任务,大型舞蹈节目《血战湘江》结束下台后,他和战友们需要紧急换装“赶场”,7分钟后将直接登场参演领唱与情景表演《四渡赤水出奇兵》。当时在光线昏暗、拥挤不堪的演出后台,他一边以部队紧急集合的速度抢装备场,一边用湿纸巾擦去脸上的血色妆容。因为非常投入和专注,自己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却浑然不觉,直到临上场时才蓦然发现,手里竟紧紧攥着一团刚用过的湿纸巾。下个节目有着复杂的手势动作,而当时身着红军服全身没有一个口袋,一同备场的军队专业演员们无不衣装齐整、秩序井然,将湿巾团随手丢掉显然不合适,毕竟纪律要紧、形象不能跌份,于是他急中生智竟把湿纸巾团一口吞了下去。几乎与此同时,激烈的音乐节奏响起,他顾不上湿纸巾入口进喉的奇怪滋味,就随着战友们跑上了光影舞台。
% r2 F3 s7 t2 F4 a; V/ A# W
! `2 b. U) V* N0 N3 {( s& h. ~ “舞台就是战场,演戏就是打仗。革命战士连子弹都能吞下去,又何况是一团湿巾!”特警男儿在紧急时刻的血性之气,让战友们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2 l- ?2 \3 X- U! c+ E$ ]3 D/ T- E# d; x7 E8 T6 Z& I7 f
“老戏骨”的告别演出, s8 G( C( x4 o }
! s( l1 l% m/ l8 m; L" w6 S! V 在特种警备团6连,官兵们都说今年35岁的代理排长魏军峰是一名“老戏骨”,这是因为他的表演履历确实可圈可点:2005年的《神圣的使命》,2007年的《八一军旗红》,2009年的《复兴之路》,2011年的《我们的旗帜》,2015年的《血肉筑长城》《胜利与和平》等等,他都在这些国家级任务、高规格演出中亮过相、露过脸,还时不时和阎维文、蔡国庆等军队明星大腕同台飙戏,这让许多新战士很是羡慕不已。& T8 X) _& {) g+ }5 `
- S* \) i; a9 |1 d/ h& {
这次参演《永远的长征》晚会,这位有着丰富群演和演出保障经验的四级军士长,还是当仁不让的重要骨干。作为排练小组长,他倾心竭力组织本组成员排练,经常分秒就能入戏,并亲自表演示范;作为主要群演,他对自己每一个动作都严抓细抠,完成标准程度远超编导要求。一次排演,他因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练习时不慎摔倒,导致头部被划出3厘米长的血口子,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缝了5针。可手术一结束,他立即申请归队参与排演,连队领导考虑到他身体状态,强令他休息一天。谁知他还是坚持跟着部队一起行动,拿把小凳子坐在一旁学习揣摩动作,第二天就精神抖擞地继续参演,丝毫没有落下排演进度。今年8月中旬,岳母小腹长出块状恶性肿瘤需立即手术,妻子既要照料双方老人,又要照顾年幼孩子,分身乏术,压力很大,多次催他请假回家。连队领导也提出可以将排演任务交给其他骨干,但均被他婉言回绝。10月7日是妻子怀二胎的预产期,考虑到自己的位置别人不好代替,也怕排演关键期影响任务进度,他还是咬咬牙主动放弃了休产假照顾妻儿的机会。有战友劝他:“一把年纪了还愣是往前冲,工作谁不能干,地球没了你照转,何必这样死心眼呢?”朴实的魏军峰笑笑说出了心里话:“年底就要离开部队了,以后陪家人的日子比星星都稠,而我在连队的日子屈指可数。参与这种大型演出任务,估计这辈子就这一次啦!我对连队有感情,也不想给自己留遗憾。”
, u( |- e& B5 m5 C" V, V( w
2 t# J( [* d: Y' I, A3 N1 E. q. a1 G 负责“推台子”的“大内总管”
5 H/ [" T, n+ X& W# o: B# @/ K0 B' ?
作为设备保障组负责人,一营教导员王世英是特种警备团唯一持有“全通证”的营级主官,这意味着他可以在演出保障期间,自由穿行在舞台上下每一个角落。能够在象征国家最高荣誉殿堂的人民大会堂实现“全通”,战友们亲切地送给他“大内总管”的雅号。其实大家都很清楚,看似在宏伟的人民大会堂拥有“特权”,其实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在晚会排演的数十天,“王总管”要全权负责指挥调度40多类、数百件道具上台下台,并且要绝对做到时间分秒不差、位置精准安全。
" x |6 b2 H* y: g0 x: t
0 W* V7 ~9 E/ `, y; N% B8 L& S 早在参演保障部队入驻之前,“王总管”就带领100多人的保障组,在人民大会堂搭设舞台、装置道具。彩排演出期间,他指挥保障组在幕后狭小逼仄的空间内推拉机械装置,牵一发而动全身,压力不可小觑。为使道具保障工作做到无可挑剔、无懈可击,排演之初“王总管”就拿出了独门“必杀技”,在电脑上自制模拟系统,将所有道具上场时间、推台人员分类编组,反复演练磨合,并通过对讲机实时调控指挥,最终创造出排演全程道具保障零差错的惊人纪录。
5 Y$ N$ u. m9 W
9 S* ~4 T# n- N9 f 自从9月15日进驻人民大会堂后,“王总管”每天都被千头万绪的事务所包围。晚会节目审查,最让他感到忐忑不安,因为每个节目要通过领导专家的挑剔眼光和严苛审视,每次都会有节目调整修改,道具也会随之时增时减。千条线连着他这一根针,他身上随时携带一个厚厚的交班记录本,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道具调整计划安排。战友们都说“王总管”是最爱操心、最受焦虑的幕后“大咖”。每天就餐和休息,他几乎是所有演职人员中最后一个;负责参演的官兵下场后可以稍事休息调整,而“推台子”工作却贯穿整场晚会,他必须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神经要紧绷到大幕落下那一刻。排演工作横跨中秋、国庆双节,他始终奋战在保障一线,从未休息过一天。该团政治处主任李志明感慨地说,类似郝志飞、魏军峰、王世英这样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担负《爬雪山》节目的20名官兵因在水泥地练习匍匐前进,手、肘、膝等部位全部磨伤,血痂练成老皮仍然咬牙坚持,舞蹈动作丝毫不打折扣。许多官兵克服受伤、患病、家属生产、家人患病等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参演保障晚会,也是一种特殊的长征体验。5 M" }6 {. E# F0 V- Q
1 F$ O5 W9 b- T8 J- x
该团官兵自8月上旬完成野营驻训任务回京后,直接转换到晚会排演任务中,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大家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排演期间,官兵每天从起床一直排练到凌晨一两点钟,双节期间先后有25名家属来队,由于演出任务需要,参演官兵无一人陪同外出。大家憋足一股气、铆足一股劲,终于在19日当晚,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专业的演出水准、过硬的战斗作风,圆满完成演出保障任务。难怪总导演杨笑阳在总结晚会成功经验时,热情称赞官兵:“他们拉得出、过得硬、扛得起,台前幕后都是英雄,为这台晚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