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正式开幕之前,《艺萃精英》本地音乐家音乐会在9月29日、9月30日两天已经开始为音乐节预热,这个近年为本地音乐家尤其是年轻音乐家搭建的表演舞台,已经成为培养、展示澳门本土音乐人才的平台。今年的两场音乐会不仅让这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音乐家“嗨翻天”,让澳门市民近距离接触了古典乐,举办地点澳门地标、世界遗产岗顶剧院也在吸引着游客观众的加入。为了让市民更好享受音乐节带来的美好,延伸音乐节的教育、文化功能,每年音乐节的延伸活动都做得丰富多彩,今年依然有与音乐会、歌剧、戏剧等演出相关的讲座,如《歌剧<图兰朵>中国元素解读》、《对照记——<牡丹亭>与<香山梦梅>的男主角》等,此外,为市民朋友提供的演前导赏、后台探索、社区放映,为专业学习者和业余爱好者提供的大师班、艺人谈等活动,都在方方面面满足不同市民需求。 - I# C3 }% ?3 f: D! A $ ~! a" N$ n; N 论坛艺术节庆与城市发展5 e b4 B" w. C; g
6 j- p( j' C3 K; `
为共同探讨国际艺术节庆活动如何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澳门文化局藉音乐节三十周年庆典之际,于9月30日至10月1日在澳门文化中心举办以“艺术节庆与城市文化发展”为题的澳门国际音乐节论坛。论坛邀请了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总监尼古拉斯-肯扬爵士、瑞士威尔比耶音乐节创办人及行政总监马丁-恩斯特伦、新加坡Arts House Limited 行政总监李楚琳、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何嘉坤、Clockenflap香港音乐及艺术节创办人兼总监杰-福斯特、数位策略师西门-布莱特、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及吴氏策划总经理吴嘉童等担任演讲嘉宾并进行讨论,分享不同地区的音乐节和艺术节与城市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 s, S: i2 k% ]9 D. i
$ U/ {2 r5 H" s 澳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在论坛开始前致辞:“近年来,大型国际音乐节、艺术节等艺术节庆已经成为城市建立文化品牌的常用模式之一。透过长期经营,艺术节庆除了可带动文化、社会发展之外,更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澳门国际音乐节是澳门年度文化盛事,举办至今已积累了三十年的经验,但如同世界各地的艺术节庆一样,需迎接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也要回应全球化、本地化、网络科技等议题。如何有策略地面对这些改变,让文化艺术继续透过节庆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成为各策划者的挑战。” : {0 g+ r# v! q) N& b( w5 d 3 q: X8 ^) z" p# z) N( d7 _' i 此次论坛的内容涵盖城市品牌、节目策划、观众拓展、文化旅游、网络行销等多方面,研究和探讨如何透过有策略的长期经营,结合艺术和地方的历史文化、古迹建筑、地理环境等因素,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带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会者分别就欧洲、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内地城市上海的诸多案例经验进行了关于艺术节庆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困惑、尝试的探讨。 # K. v4 k$ L6 g [! D1 ~: I: O 核心始终以人为本 4 v+ Z4 m; z! U( d) ^! @2 _ * e+ Z& u7 L: s0 T: U! D+ { 9月29日晚的岗顶剧院,演出前的细雨霏霏并未打乱剧院及文化局工作人员为演出顺利开始所做的准备工作:网络订票取票、细心回答市民咨询的每一个问题、节目单的发放与领取、座位的引导,甚至细致到雨伞的收纳,都有具体工作人员在负责,而且不会忙中出错。10月1日晚开幕大戏《图兰朵》演出结束后,文化中心综合剧场外井然有序的接送巴士、私家车与行人引导错落放行、分发到每个观看演出的市民手中关于演出的问卷调查与明信片,这些都可以看出,音乐节组织者从细节出发为观众考虑和对音乐节后续如何更好发展所做的努力。" O$ p n4 n/ H) ~/ t5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