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多谢耶夫率乐团北京上演“老柴”全套交响曲6 y9 T$ y) v6 a' g, G
/ z* ?/ D. g% L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乐团。乐团创建于1930年,其前身是苏联著名的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这个乐团最震撼人的历史是卫国战争时期,它是唯一没有撤离战火中的莫斯科的乐团,乐团的演奏员们甚至像战士一样到前线去演出。高克、穆拉文斯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奥伊斯特拉赫等这些鼎鼎大名的老一辈俄罗斯指挥家、演奏家都曾与该团合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成为首个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亮相的俄罗斯乐团。1993年经俄罗斯文化部批准,乐团采用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名字命名,更是彰显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10月26日至28日,这支堪称英雄的乐团登上了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乐团在84岁高龄的指挥大师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的率领下,在北京保利剧院连续三晚献上柴可夫斯基的全部六首交响曲,“老柴”的全套交响曲也唤起了无数乐迷的俄罗斯音乐情结。+ `8 {4 O, R t3 Z
1 i- m; p9 [# d/ j% N T 唤起无数乐迷的俄罗斯情结
& Z" g2 a e" x, b5 |: w, h. a
' i. c+ b# T2 @# \ 在去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带来的极具德奥风格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今年音乐节再度推出的“全集系列”演出则把焦点对准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早在这个消息刚刚放出时,就有乐迷欢呼不已。柴可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最为鼎盛的时期,就创作风格而言,其将此前生长于俄罗斯广袤土地上的“民族乐派”与势头正猛的“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不仅把他本人推向了俄罗斯乐坛最高峰,同时也将俄罗斯音乐体系带入了新时代。
6 l( L+ n; o/ D' Q( R
2 F9 p9 N9 L* W, O 作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具可听性的作曲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一直广受中国乐迷喜爱,并且由于历史渊源所致,国内乐迷有着深厚的俄罗斯情结,而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协奏曲、芭蕾舞音乐,以其旋律优美、鲜明的性格而受到更多瞩目,特别是其晚期三部交响曲是国内音乐厅里最常上演的作品,而第一、第二和第三交响曲则相对冷僻,此次音乐节推出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全集系列音乐会,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全面领略这位作曲家交响乐作品全貌的机会。实属难得的是,此次上演的全集是由诠释“老柴”最权威的正牌乐团、也是世界公认的演绎俄罗斯作品的权威音乐团体——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带来,这也将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向了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