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为人民吐尽丝6 \4 p. a1 e* h+ h" s. O
- @0 o* C. v6 y" x% S, P
陆老说他上台前必须要静心,要戒除一切杂念。他描述自己一上了舞台,就是忘我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只有音乐和艺术。“一个好的演奏家,要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信心。演奏时,心境要纯净,无私才能无畏,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 z2 S. H2 @0 a2 K' a4 d4 w7 {# Y% V( m$ E* U6 L1 Y- p
陆春龄这辈子一共去过76个国家,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光毛主席就接见过他8次。回顾自己89年的笛子生涯,陆老用“沧海一粟”形容。这位受伯父影响走上吹笛道路的民乐人,第一次演出是在上海一家商业电台。后来,无论是在江南造船厂当车工还是进入上海祥生出租汽车公司还是在华东空军后勤卫生部开救护车,都丝毫没有影响陆春龄坚持吹笛子的决心和恒心。说起那段经历,陆老用一句“我车技很好的”结尾,透出这位老人的乐观。
4 \7 M4 I$ Y6 `! `) ?. t9 O$ @/ ]. e" U3 M
陆春龄告诉记者:“我手里握着这根小小的竹笛,我却不断成长,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必须要为弘扬民族文化尽一己之力。我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我对自己、对生活很满意。”之后,陆老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生命不息、笛声长鸣,愿为人民吐尽丝。& ]8 j' `+ q3 x0 l
2 U- T1 h5 s L4 E 陆春龄说他家里有长寿基因,奶奶活到了100岁。保姆告诉记者,陆老愿意出去玩,愿意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对于手机、电脑等新事物,陆老都有好奇心。这也许就是陆老长寿的秘诀之一。8 ]( v4 \( r9 f. [3 I7 y
5 y) a. D. B8 v, W4 P$ b2 r3 s8 G9 K 学生必须超越老师
, G$ u* a& j& }4 y/ I1 U% `" N4 f6 M7 v
陆春龄1954年开始在上海音乐学院兼课,几十年来学生无数,已有五代,学生遍布海内外。如今,徒弟、徒孙都经常来家里看他,家里经常很热闹,这让陆老很是欣慰。陆老告诉记者,他向小朋友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y8 o- j% y) j/ B% W+ v
0 R+ W6 s7 |' B( i9 M, y% d( M
陆老告诉我:“学生必须超越老师,否则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学生如果没有超越老师,说明学生和老师都没完成任务。学生超越老师,老师应该高兴。”同时,陆老强调: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追求“德”至上,没有“德”,社会就会坍塌。
/ B! A+ v/ X) J9 s( Q4 U) _/ ]; P8 k# b/ p
陆春龄不仅教学院派的学生,还教业余的学生。学生们说,陆春龄是一位把心交给学生的老师,他从来不嫌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 }" B, P# r" ~5 U' v$ W
+ z, E$ A' u4 p 每当陆春龄看到后生可畏都非常开心,在他看来,笛子要想发展,就必须继承、创新。他总说,只要自己走得动,就一定会为弘扬民族音乐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