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60多位教育专家参会。# w; A" D/ i6 @% D) g
: R6 {7 |" M+ E" L) Z
会议期间,针对艺术硕士学位里增设的音乐教育专业新方向,专家们就招生、培养和毕业考核的关键环节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 x* T) X3 I- G
! J( X7 Q! y' X H# W2 F. F7 [! G
明确音教培养目标 j* _) i2 D8 W% R5 @# p
7 T1 O6 |0 H, g
迄今,国内高校中设立艺术硕士学位只有短短11年时间,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目前还处于试点状态,有关招生、培养与毕业考核的各种标准正处于制定之中。以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丁凡为代表的一些专家认为,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硕士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高水平技能的音乐教育家,培养单位不应把视野仅仅局限于为学校教育培养专门人才,更应该看到“终身教育”大趋势下的社会音乐教育的广阔天地。因而,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以及学校师资等条件制定培养方案,分别培养某一特定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9 V2 D/ r6 _' S8 L5 A
9 M* R4 U. g; \. A8 e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单建鑫进一步阐释,艺术硕士领域的音乐教育方向培养目标为“音乐专业技能”教育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音乐技能教育,如:钢琴教学、视唱练耳教学、合唱教学等。该方向与教育硕士学科教学(音乐)领域培养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普及”教育人才指向有本质性区别:二者同为音乐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者强调音乐技能专业教育,后者关注中小学音乐通识教育。 6 Q: m# {* m3 u+ h ; X+ `' V, q; }0 B X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郑茂平认为,艺术硕士中的音乐教育专业应该围绕着表演展开,其培养目标为“让学生学会如何教会别人表演”,重点应该是如何去教。他进一步分析,表演最重要的是心理过程,因此,平时教学的重点在于抓住表演心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四类课程设置可供参考:感知类课程、体验类课程、理解类课程、表达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