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朋友圈被一个歌手占领,满眼都是鲍勃-迪伦,原因当然是他拿了这个星球最著名的奖,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并且极有可能再无后来者。0 E |' Z$ E2 H: Z
: S4 o; Y. z( }, j- U: q4 H6 M
音乐界对此倒是不声不响。或许大家很难理解,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要颁给一个民谣歌手?真去听听鲍勃-迪伦,被高高在上的古典音乐美学惯出来的耳朵,还真不能忍受那个人不成调的沙哑的咕咕哝哝。音纯声亮在哪里?字正腔圆在哪里?在音乐大扩招的条件下都没有音乐学院要他。 : b$ X. ]' J) d8 H! A# s j% o' V. {3 a: J0 o 那么是瑞典文学院看走眼了吗?结论还不能下得太早。2800年前的荷马史诗本就是吟唱而不是纸上的文字,欧洲历史上游吟诗人的作品也是有演唱有伴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也是要诵之、弦之、歌之、舞之,我国的少数民族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也早有自己杰出的史诗流传……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是先有文学再有文字,只是那时的诵之、弦之、歌之、舞之已不存,只有文字符号流转到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歌手,并不是没有来由,而是接续了万千年的诗歌传统。" m1 n9 V6 n3 `* w- B$ M+ c# r4 v
0 r$ H1 x$ O( \" E 香港文人梁文道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流行歌曲,又只想听一首的话,那就是《像一块滚石》了。”这“一首”恰好就是鲍勃-迪伦的作品。“有段时间你穿戴讲究/满不在乎扔给无业游民几个小钱儿/不是吗?/有人对你说/“悠着点,你这样早晚会栽跟头”/你却以为他们是在逗你玩儿/你总是讥笑那些努力生活的人碌碌无为/现在呢?/说话没那么大声了吧/现在你看上去也没那么清高吧/你也不得不开始为了下一顿饭低三下四吧/这感觉如何?/这感觉如何?/像条丧家犬,四处无人知,像一块滚石”。歌曲一共四段,每段皆以“像一块滚石”结束。“像一块滚石”随后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理想主义、青年文化最典型的意象。8 Q- s1 z. n+ ^" l(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