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伦当然不是只有《像一块滚石》,国人或许更熟悉他的《答案在风中飘》,从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中也可以看到迪伦《时代正在变化》的影响。我个人更喜欢《铃鼓先生》。迪伦出道五十多载,虽只有一本诗集一本自传,歌曲专辑却有50多张,去年在74岁时还发行了《夜的影子》。诺贝尔文学奖给了迪伦,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音乐;音乐界不理会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们没注意到文学,也因而失去了对大文化场的理解能力。 1 B6 K" z( u* S/ r 1 W1 Z; M( I% J. W 如今迪伦以民谣歌手之身得到处尊居显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嘉赏,一个在单位一向低眉顺眼的朋友不免眉飞色舞起来:流行音乐教育的春天要来啦!他的愿望很好,我却没那么乐观。2016诺贝尔文学奖是大文化场对流行音乐的肯定,而大文化场对流行音乐的肯定由来已久。不提迪伦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显赫地位,单以国内歌手崔健为例: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里专辟一节来讲他的歌词,著名学者谢冕也把他的《一无所有》收录进《百年中国诗歌经典》,哲学家周国平出版与他的对话录《自由风格》,美学家高尔泰认为“也许崔健及其摇滚乐是中国目前惟一可以胜任启蒙的艺术形式”……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向自成体系、自得其乐,诺贝尔文学奖那是外面的事儿,迪伦拿的16次格莱美也不过是由一个学院给的没级别的奖项罢了,哪里有“文华”、“金钟”实惠?3 N! w& o+ B. ?/ \1 J+ r+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