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开始接触电脑音乐(迷笛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但电脑音乐世界无穷的魅力仍使我如痴如醉,创作激情方兴未艾。$ L- k6 Z$ i, {0 F
原本从事声乐专业的我,缘于群众文化的需要和自身的追求,慢慢在音乐创作和辅导方面摸索出8 I& ^" Z7 G T5 y0 r t
一条路子来,歌曲创作和声乐表演可以相得益彰。可是,要演唱自己的歌,并把自己的歌推向社会, 形式仅保留在一页曲谱上已远远不够,要把作品“竖起来”,编曲配器、音乐伴奏、录音合成缺一不可。为一首歌曲习作或舞蹈音乐小样而兴师动众请乐队演奏录音,尤其在我市电声和管弦乐队阵容不整, 演奏水平粗浅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学习、掌握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创办个人音乐工作室,搞个人乐队、小型录音棚已是当今音乐人的普遍推崇之举。
# @( ?4 w- z; T/ @8 V" {* m) R 随着日本、美国等国家电脑音乐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电脑音乐已风靡北京、西安、南京等地。邻近的无锡、江阴、常熟等地玩“迷笛”的人也是趋之若鹜,只是在作曲、编配、电脑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差别,制作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 b! a( h' y0 I3 k) B1 f6 E' J& K, }
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歌舞创作蔚然成风,但在音乐制作上每每要化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南京或无锡完成。为此,作为群文工作者的我,更有责任率先在宜兴创办音乐工作室。于是我在与北京、南京、无锡的音乐人接触中,便格外留心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了。
% B1 w8 }0 y* y 在向全国最大的电脑音乐技术传播和销售公司——中央音乐学院中音公司咨询,并申请加入中音
8 [0 Z2 H- a2 T4 S* ^+ e6 I E技术交流会后,于一九九七年七月购入近万元的QY700作曲机(智能音序器Music Sequencer)。+ E) }" u( \" \; w: s+ G! s
望着这样一个近似普通笔记本电脑大小,密密麻麻布满键和旋钮的黑匣子,仅几百页的说明书和近乎天文数字的各种数据就使我茫然了。但它美妙的演示曲又似乎在向我招手,要我解剖它、学会它、驾驭它。凭着平时积累的作曲、配器和电脑技术方面的经验,一头扎进了一大堆英文名称、术语( l; u4 b* p( ~1 [/ O
和数字中,苦苦摸索。. k" }+ v2 j3 R& z
我先从音色的选择、修饰和编辑入手,使我聆听了近千种常规音色和组合音色。我根据歌曲或乐曲的需要,提取音色、分配轨道、量化处理,就如同乐队指挥安排乐手的座次和编制。然后根据配器总谱把鼓机、BASS、分解和弦等用分步录音的方式做进去,这便有了乐曲的“骨架”。主旋律、副旋律、独奏旋律一般用实录的方式在合成器(MIDI Keyboard)上弹进去,这在音量变化、感情处理、# V* |' P5 n1 A9 `, z
滑音、颤音控制(Pitch Bend and Modlation)等方面的要求要比分步录音高得多。接下来就是在显示6 u: H! `; A# H6 Z) O3 j; l2 }! i
屏的模拟调音台上把做好的小样进行效果处理,必要时还要在调号、音高、速度改变等方面进行后期修改。
. E5 V2 R0 D; A! n( Z( ~ 两个星期后,一首完整的MIDI 处女作制作完成了,尽管现在听来音色还很单薄,音响效果还不
) Y0 k" G" J2 A+ @; n够丰满。: `8 ]7 N% {: h
不要以为以上寥寥几句话一首曲子就做出来了,因为QY700作曲机只是笔记本式的电脑,没有鼠标操作,任何一个音符的录制都要按一个或几个键,那么,一首按配器总谱制作的曲子,在机器上的键位操作至少是几千次,一首大型舞蹈音乐往往要上万次,这是何等的工作量。但我仍然衷爱QY700——我的第一套设备,因为它小巧、便携、功能强大还有自动伴奏,带上耳机,我可以在任何有电源的地方制作音乐。
) K, n3 `& j) ~4 F+ e 从键盘与作曲机联合使用到键盘与WIN98电脑联用,利用声卡音频输出,再到电脑、键盘、音源
8 \. U+ f2 O1 M6 X$ n7 X以及调音台一整套TT1系统(Top Trio System 即专业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是我刚开始配制设备的三步曲。( t) p q# n; b( J F6 }
在WIN98环境下,我的XG WORKS 软件大展雄才。它接收MIDI 键盘信号,传送综合数据给数块音源,然后由调音台在EQ处理后传送至高保真音响监听所做的音乐,真是一种陶醉和享受。我可以把五线谱总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做进电脑,同样可以让在简谱上涂得乱七八糟的配器草稿从电脑中拉出标准的五线谱或简谱总谱。在电脑显示屏前,我在体味作曲家、调音师和乐队指挥的感觉。) q. u/ {9 o0 z6 a, M- A) L
电脑音乐不可能完全替代真实乐器的演奏,尤其是中国传统乐器。这是众多知名音乐制作人的共识。在我的电脑音乐制作中,表现电声乐和管弦乐技法比较容易解决,但在模拟民乐音色的技术上,鉴于目前开发的软件和音源的限制,以及本人对民乐演奏是门外汉,将有较长时间的探索和改进。( U; b" K, d7 d1 b! F1 Z) Y
制作民族韵味浓郁的歌(乐)曲或戏曲音乐,我一般采用MIDI 和声打底,加副旋律演奏与独奏
\& R* R) c5 z5 Y5 E民乐分轨混录的方法,这样的制作效果洋气、丰满,既摒弃了纯电声演奏民乐不伦不类的味道,也弥补了纯民乐音色单薄,气势不够的缺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