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制作中的“软”“硬”大战$ D7 [: Y1 h! s0 a
4 h& r" z0 u9 w+ U6 Q. ~3 T- ~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在数字音乐领域,“软件派”和“硬件帮”的市场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所谓“软件派”是指以电脑+软件为制作音乐的主体,不仅是MIDI部分,连同最后的混音工作也通过软件进行而不用传统的那些硬件设备。而“硬件帮”当然是主张使用硬件,认为使用电脑+软件仍不够专业,不能提供优质的效果。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
4 v% R/ v7 y& @' F" `. q; G( b 首先是MIDI战场。在音序器方面,软件派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大有彻底击溃硬件音序器之势,操作随心所欲是软件音序器的主要克敌法宝,如今已只有少部分人仍在使用硬件音序器,不过相信随着软件音序器的包围圈继续缩小,小股力量投靠软件派应当不需多少时间。硬件音序器大概只有那些天天走南闯北,到处做现场的人才会需要了,毕竟它携带很方便。
2 ~% z, m) S2 G- f: F: v 在音源方面,软件派就没有太大优势了,硬件帮占据了主要市场。恐怕现在全部用软音源制作音乐的人与完全用硬件音序器做音乐的人一样多吧!(指的是专业领域)根据硬件音源几大司令员如Roland(罗兰), Yamaha(雅马哈), Korg(抠根)等宣称,他们的音源有的是上市后就被抢购一空,或者成为绝大多数人必备的音源设备。其中,Yamaha更是在中国战场大力推广他们的XG标准音源,欲赋予XG音源更多的变化性和实用性。我们再来看软件音源,战斗力似乎比较弱,特别是一些我们常用的和比较熟悉的如Yamana S-YXG100和Roland Vsc-88等在应用上有些问题,主要是不实时响应。你想啊,按下键盘一秒钟以后才听到声音,恐怕没人有能力这样演奏音乐吧!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有一些厂家内部因素……不作详细说明喽!不过软件派的战友们也不要着急,因为在音源中的高级将领——采样器方面,软件采样器正在茁壮成长,其采样音色绝对可以超过大多数音源,(我看到软件派的支持者正在用力鼓掌,啪啪啪啪啪……)而且可以实时响应,如Gigasampler,所以说,软采样器是大有前途的。综上所述,硬件音源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因为我也是硬件音源的使用者之一。我想这里有一个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硬件音源的价格还没有高到令国人完全承受不起的地步,不象硬件音频和混音设备能贵得你晕过去。另外,硬件音源毕竟使用方便,插上插头,接上MIDI线,按两下键盘就有很好的声音听了,而软音源(主要是软采样器)要自己制作音色,自己采样,没有点专业知识和经验是不行的,而正是这一点并不能被大多数MIDI制作者所掌握,想必这也是硬件音源能占据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吧!4 x! A j2 ?' e# g- p U
现在我们离开MIDI战场,看看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数字音频战场。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战场,我们传统的多轨录音方式已经沿用多年,很多制作人已经习惯了使用ADAT,HI8等的方法,这些当然是“硬件帮”了,对于他们来说,用电脑和软件就可以录音,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很多人认为用电脑录音是开玩笑。下面请看双方战斗场面。4 ~! I/ y7 G. h" Q
/ c+ [/ h A6 z) N4 M% Y软件派:硬件产品价格太高,而且不象软件那样有快速的升级和修改不足之处,使用上又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特别不适合个人工作室使用。
0 g. [7 f0 x2 y, N! ]4 M6 v硬件帮:硬件设备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纵然贵,但是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稳定性要高于软件。# d: R: z: N4 k/ L
软件派:硬件产品的完全是暴利,我用软件可以做出相同的效果。8 c9 n) }1 Z4 P
硬件帮:把所有的工作都寄希望于电脑上,万一电脑染个病毒,死个机什么的,看你怎么办!
% G+ I4 l! d3 y/ v/ @软件派:那是因为你们对电脑知之甚少,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就不知道怎样处理,我们软件派的个个都是电脑高手,拆机,排毒,超频不在话下。: c! z+ I9 F. A1 L
硬件帮:那你们用什么充当AD/DA转换器呢?声卡吗?那能比得上我的数码录音设备吗!
4 G! ~& S! Q( K% r7 `+ ?软件派:嘿嘿,我们才不用普通声卡呢!我们用的是专用电脑录音卡, 同样支持24比特,44.1k, 48k 甚至96k采样率。
6 A; {" M# a: U9 p硬件帮:那是瞎吹的。一块卡而已,怎么能和专业的AD/DA转换器比!只是厂家宣称而已。. w: `$ E+ z, S
软件派:其实那是你的心理因素在作怪,硬件产品也只是厂家宣称嘛,你会录一段自己分析它的采样率吗?3 m# q6 ~# | B- S1 B. t- ]
硬件帮:一块插在机箱里的卡,难道就不会受到机箱噪音或电磁干扰吗?你们能保证得到纯净的声音吗?
* ~9 V X9 O4 V% P4 r0 d5 L& U- A7 }+ Y软件派:不否认有干扰因素,但是设计合理的高级录音卡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没有听到最终成品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嘛!) E- ?0 V, ]2 k* h9 U/ A: x& s
硬件帮:反正我就相信硬件!1 c& g) E- D9 W- u" V
软件派:我就认为软件好!0 B* y. R d0 _
硬件帮:硬件好!
& ?1 E( O* i5 E$ f4 J软件派:软件好!
5 C" K" d7 C! m. ]硬件帮:硬件好!+ I* g0 B+ a- h! ~4 m$ @
软件派:软件好!$#@%&*!%**#……
, h* m6 u: B7 L; x" z8 y7 [4 L
( o0 Y t: y+ ?$ [' [& o: U 各位读者,双方的交战已经日趋白热化,我们不得不离开战场,从现状来看,在数字音频和混音方面,软件和硬件的斗争还处于僵持状态,但有一点很明确了,如果想建立个人制作机构,软件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它投资小,却有至少很接近或等同,甚至超过(如果你用得好的话)硬件设备的效果。3 g7 ?+ L$ g9 M* i/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