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07|回复: 1

[名家特写] “贝马”不同寻常的“告别”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11-3 06: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交”第十套“贝马”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行。这是汤沐海大师率领“天交”开始向世界记录发起冲刺的时刻。3 [0 I1 O" L2 [3 K* a

  ], v% {& r3 R8 M9 _  因为这场音乐会是此系列音乐会的倒数第二场,故现场的气氛十分凝重。上半场,“天交”弦乐队演奏了贝多芬晚年的四重奏作品《降B大调大赋格》(Op.130)。下半场,“天交”全体演奏了马勒的《大地之歌》。
4 d" G; w  Y4 ~4 m6 z4 O" w+ T" C+ G7 b8 w; `
  这是两部带有“告别”性质的作品,尽管时间跨度有一百多年,但在思想和精神上却多有相似之处。
& R- h1 a6 y3 g" I% v% v
7 g8 @1 ^# m2 w0 i  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在其《第九交响曲》中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这位伟人似乎陷入到了内省的心理状态中,余下的几部作品均有着技术上扩展,思想上平淡的特点,《降B大调大赋格》就是这样的作品。4 F* b5 B7 P# i! F2 D% R

6 i7 ^7 _" E, W  \2 h  这首“大赋格”是作曲家《降B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的末乐章,它与贝多芬以往的作品不同,没有明确激昂的主题,也没有绚烂有力的和声。代之以固定节奏下的线性“穿插”,声部之间的各种错位组合等。
+ n6 O" n! O( e; Z' W
& g* s# l% B6 y3 V/ z, b" d  这首四重奏对于贝多芬的创作来说是新颖的,人们从中可以听到,浪漫主义的脚步声已经逼近了他,新的艺术思想和审美观点,已经在这位古典主义大师的精神上得到了强烈渗透。当晚听“大赋格”,我甚至产生了听晚期浪漫派作品的感觉。仅这一点,就足以可见“乐圣”首开浪漫主义先河的深远之处。4 O0 d9 C8 v) e$ q
4 [6 k) u1 A; w
  “天交”当晚以二十几人的弦乐编制演奏了这首作品。汤沐海的现场指挥给“天交”的演奏家带来了超强的信心,他的准确手势和音乐处理,使“天交”音乐家在演奏中有了依靠的主心骨。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6-11-3 06: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大赋格》是一首很难的曲子,它甚至有些晚期勃拉姆斯的味道。“天交”的音乐家过去没有演奏过音乐上如此艰难的室内乐作品,但大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积极地与指挥配合,苦练各种技术环节和合奏要领,终于顺利完成了这首乐曲,(尽管技术上还显粗糙)且将作品中最难的音乐层次感体现了出来。
! r/ L0 X' w5 A2 u
9 f& l5 m9 C  \2 w. [$ |8 N  马勒的《大地之歌》也是具有告别色彩的,这部作品是作曲家最后的杰作(不算后人攒组的《第十交响曲》),也是他最有个性、最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 M/ ]! X0 f4 F8 m4 K! A+ E. d
$ [/ J+ i/ S, }+ m4 ]  马勒一生追求生命的自然性,幻想天国神界的美好、静谧与和谐。他崇信上帝,却又迷恋世俗,思想上有着极度的矛盾。* w: t! O0 M! L  v; E

1 U3 h: v% o. D  然而,马勒并不是直视死亡的悲观者,他在孤寂中寻找出路,在灵魂中探索真谛,在苦闷中寻求抚慰。* o/ a  ~. r' {+ Y$ m2 e: i
. O; T1 H9 H! V2 W" @" }
  《大地之歌》是马勒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寻求变化的作品。汤大师在音乐会现场的讲解中说道:“很难想象一个犹太教信徒(后转天主教),能够在他晚期的创作中从中国的唐诗中汲取思想和艺术素材。”5 _7 [+ \& d0 ~" j9 }6 s

3 f7 t& O" X- b+ q2 N: O# h4 q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在人们的正常思维中,的确难以理解这种思想上的转变。然而马勒做到了,他以他的音乐告知了人们,他一生的精神追求,其实均来自于古老中国的伦理哲学。
0 X# b; N8 `! K$ j: j
' N0 _: j" m2 O6 U' N+ W6 H( g  “天交”的演奏可圈可点,整体上十分顺畅,给现场观众带来了“精美”感。人们注意到,通过前九场贝马音乐会的磨练,“天交”好像在马勒的作品中找到了灵感。对于这位作曲家的作品,他们从生疏、畏惧、不解,逐步变成了熟练、融汇、自信。
4 d2 V5 a9 W- D
0 l9 R5 y! V) v  U8 T  y. i4 g! J  当晚,“天交”的音乐家表现得异常冷静,然当马勒的音乐响起时,他们又以有条不紊,全身投入的状态泰然处之,体现出了相当沉稳的成熟感。9 A8 x7 v2 w  E8 @8 ~

: C  _6 C/ P2 [( A+ R  当晚在《大地之歌》的演奏中,“天交”管乐的集体表现令我一惊。乐曲中大量的木管独奏(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大管),演奏家们演奏得非常出色;而铜管声部也不甘落后,他们的演奏气势高涨,气魄惊人。最后“离别”乐章的结尾处,三个长号及四个圆号分别奏出的pp和弦,音高非常准确,意境上颇具深邃感,技术上很令我钦佩。
6 K. w% H: {3 ]  f( L7 ]+ a/ A: w, D
  “天交”的弦乐一如既往,整体的群感和综合气质都很突出。进一步看,他们在技术上和音乐上的表现,都比过去显得更加细腻和精致。6 X/ ?$ A2 H5 |% S6 k# }9 G+ a$ Y
2 M) l' `5 z0 ?, \* L" \2 x
  参加演出的两位歌唱家都是世界声乐界中的精英。韩国的朴基天是位天才的男高音,小伙子声音、语言、音乐都棒极了。说实话,在我国,我还从未见到过这样优秀、这样有特点、这样有前途的青年男高音。, h. `$ }  c3 b/ n- Z
( _, w* `7 P3 Q( D+ M9 c
  女中音梁宁是老歌唱家了,她现在的状态,早已超越了与她同代的歌唱家。梁宁演唱经验丰富,音乐和语言的把握都很到位,演唱马勒,她在台上显示出了强大的自信心和把握性。
# C% X6 ], C8 X& e+ j
; n9 s2 u& F# T; m/ a0 L  两个“告别”,出自两位伟大作曲家的手笔。尽管风格、形式、规模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两位大作曲家(同时也是大思想家)对自然生息及生命轮回的同样看法。人们从音乐会中听到,无论是《大赋格》还是《大地之歌》,其中都有着一种对自然领悟,对人生眷恋的感觉。因此,在两位大作曲家的思想及作品中,留给后人的,永远是深远、深刻和深邃的思考。! o+ h0 Q% r9 u. j% U0 ^

5 Q5 S, b4 S2 J* c9 W" f# Y3 Q  M  第十套贝马音乐会结束后,汤沐海与“天交”可谓"行百步者半九十九",距离创造世界记录仅有一步之遥(12月9号“贝八”“马八”结束后,这项伟大的世界记录将正式诞生)。如此说来,今日“贝马”两位作曲家给人们带来的是理智而深邃的“告别”。然而待到明日(12月9号),“天交”将以庞大的阵容(携多个合唱团),用“贝八”“马八”两部杰作为厚礼,向天津乃至全国的广大观众,献上“天交”贝马系列音乐会取得胜利的辉煌告别。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3 04:23 , Processed in 0.10932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