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17|回复: 1

[名家特写] 中国交响乐当扬民族风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11-3 06: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人应该从演奏到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法到传播,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审视社会热点,传承中华文化,扎根民族沃土,挖掘出音乐中的“中国范儿”。# `- R$ q, k+ g  L

" O: r6 u4 I- p2 t  10月15日,由指挥家张艺、钢琴家陈萨、琵琶演奏家张强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的“‘交响中国风’国家大剧院中国作品主题音乐会”,演绎了赵季平、杜鸣心、于京君、商沛雷4位作曲家的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使“交响音乐中国化”的话题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E! @$ e: w6 S; @& K- U  U/ u8 X# m
  其实,“交响音乐中国化”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00多年前交响乐引入中国之初,便成为萦绕在中国作曲家心头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风交响乐已经形成了三种创作模式。7 t: N; {1 e6 l
6 \6 i" O* s+ W
  一种是将中国历史传说转化为交响乐的主题,用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旋律讲述中国故事。比如,1959年由陈钢、何占豪合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获成功,成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之一。新世纪以来,类似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罗新民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刘三姐》、关峡作曲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F6 o9 S+ z; i+ V1 ?5 K
0 U, [7 [! ?! c! ?
  第二种是钢琴协奏曲,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恢宏大气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自那之后,中国风的钢琴协奏曲作品虽然仍不时涌现,但让听众津津乐道的却少之又少。
) m; z% K7 R/ O0 Q( }% w" Z' T
5 O8 v/ h2 C4 C& u: `/ p  第三种是将中国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融合,丰富其音响色彩,提升其艺术表现力。早在80年前冼星海创作《民族解放交响曲》时,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实践。近年来,《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传统名曲纷纷推出了民族器乐协奏曲改编版,但原创性的作品尚不多见。
/ V  G( o8 I0 b# v
- ?$ @6 M1 X1 c% M5 r  总的看来,中国风交响乐的“生态”还不平衡,最近几年能够广泛传播的经典之作也不多。这就要求创作者在作曲技法与思维方式上适当调整,创作更多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楼主| anxin 发表于 2016-11-3 0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风交响乐在传播与表达上,应该重视宏大主题与鲜活表达之间的关系。音乐可以抚慰心灵,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诉求不一样。所以,创作者应深入研究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研究受众对交响乐的接受与理解程度,以细腻的、有代入感的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关峡创作的《第一交响序曲》就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作品在讴歌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精神的同时,又表现了普通人身上所蕴含的英雄主义情怀,“言”近旨远,获得了观众好评。% u* H9 F/ o4 l

6 Y# W" t3 ?7 G: f' x0 d  中国风交响乐还需要融通中国文化精神,重视听众的文化心理。当前,有些业界人士从创作技法到演奏风格都照搬西方的套路,好像观众越听不懂越好。如此追求交响乐的“西洋味”,中国风格就成了无源之水。实际上,要创作真正为群众所接受、获得广泛认同,专属于我们民族与时代的中国风交响乐,音乐人应该从演奏到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法到传播,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审视社会热点,传承中华文化,扎根民族沃土,挖掘出音乐中的“中国范儿”。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6 10:50 , Processed in 0.12489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