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晚春的一天,我和上海国际艺术节同仁坐在一个朴素的小咖啡馆里畅谈艺术节的未来。我们聊到上海国际艺术节要做一个项目,那就是如今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让无数有才华、没机会的年轻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展露他们青春的才情。咖啡冒着温和的热气,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整条街的银杏树枝头已经挂满了星星点点绿得发亮的新叶。环境景色和谈话气氛很协调,大家都很兴奋。, J. Q+ m: N2 I
1 X! w g* f& T 这充满了初升太阳般热力的计划,得到了四面八方的年轻艺术家发自内心的欢迎。就此,我们那么愉快地邂逅了带着青藏高原的阳光、带着蒙古大草原的疾风、带着台湾海峡的涛声、带着昆剧京剧悠扬古老的韵味、带着现代艺术的气质、带着海外游学的背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年轻人。其中不乏极具才华和思想的年轻艺术家。" ~' P! O* l- t4 p2 p) B v
9 o: K, R- a) B7 S% {- v+ n “扶青计划”得到了知名艺术家热烈的回应。他们来了!2012年,音乐家谭盾放下他的创作,夹着他的乐谱来了,北京人艺的导演林兆华暂别京城舞台赶来了,青年舞蹈家黄豆豆的矫健身姿出现了。紧接着,第二年,舞蹈家杨丽萍像美丽而富于灵性的孔雀从西南边陲飞来了,《阿姐鼓》《央金玛》的作曲何训田从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室里走来,无数年轻话剧观众的偶像级导演田沁鑫迈开她不断探索的脚步走来。再接着,艺委会的名单里出现了来自香港、台湾的现代舞蹈家曹渊诚、林怀民,京城的两位大才子艺术家郭文景、李六乙,而年轻的现代舞蹈家王媛媛则始终没离开过这个艺委会。这是一个堪称豪华的名单,一个不平凡的艺委会,星光闪烁。他们和所有的艺术家都把热切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破土而出、生机勃勃的小苗,用诗般热烈的语言在“扶青计划”的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