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会是什么模样?“味道”能通过合唱被“听见”吗?一年一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踏着金秋桂子的浓郁芳香而来,色彩纷呈的舞台总是有惊喜。) I. i& r0 q4 ~0 a# h
! Z1 d* |" X1 B1 t 这就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魅力——有着对经典的传承,更有令人惊艳的创新,新剧、新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新的传播方式,那些跃动的音符、舞动的身影是一个个活力因子,丰富着、塑造着城市,在不同文化碰撞中,在不断的艺术创新中,我们听见城市拔节成长的声音。: m, Z* U7 X! @" B. p3 u
9 e4 Q3 O4 ?1 X( s5 U; s- M 年轻艺术家的创新激情被点燃。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起到17年后的今天,艺术节的原创新作占比已经达到45%。通过“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59名青年艺术家原创了50部优秀作品,不少作品走出国门,走上世界各大艺术节的舞台。 # g( n- d7 }* N& O : U) O/ {! {4 [, L& v% X; } 城市文化生态体系更趋稳定、平衡。这里有上演经典剧目的大剧场、音乐厅,也有以戏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戏剧谷,让戏剧融入都市人的生活节拍,在繁华的商业中心找到自己的位置;平民票价、街头巡演、艺术家进社区,在艺术与民众之间建立起纽带;演出、票务、商品、赞助、餐饮、宣传等等协同互动,艺术与金融、科技跨界合作,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有了更紧密的链接。, {4 {/ {5 p3 Z5 P9 g; i( l
; J j+ v5 ^$ k1 m
“艺术的创造力是全社会各个领域创造力的先声。”艺术以其灵性滋润着人类的心智,回看人类艺术史,美术、舞蹈、音乐、建筑、雕塑等等艺术创造,无不饱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想象和期许,对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人们在艺术创造中探索、思考、转变观念,进而改变自己所处的世界。尊重艺术规律,激励艺术创新,宽容对待来自民间的新生艺术力量,包容各种先锋实验艺术以及艺术家对社会的敏感,直面艺术对时代的追问,这何尝不是深刻的思想解放?而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无一例外牵引社会文明巨大的进步。; T3 J4 N1 X' a( G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