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众时代歌手需要找到匹配“粉丝”
[+ h2 T7 h7 Z' Z6 g
- C0 C, g) i7 r- R 与“国民歌手”青黄不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粉丝歌手”蜂拥而起。以高颜值、炒作赢得市场的“粉丝歌手”,也伴随着作品不过硬的非议。" o+ R; H5 ^7 q$ G& G2 ~6 x
+ ?4 B; t: i% A( q1 X+ f' _
在资深音乐主持人曾克看来,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和价值,“无论你的音乐高端或另类、通俗或大众,你都需要和自己气质相吻合的‘粉丝’的匹配和支持。”0 m8 r, D; z. W
. X% D' L. W& D" I! C% f7 {
曾克说,在歌手找到匹配的“粉丝”过程中,各种媒体平台的传播尤为重要。一些音乐平台动辄有千万首歌曲,很难让听众找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和歌手;而近10多年来,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音乐选秀节目此起彼伏,就是让人挑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和歌手,这些音乐节目是值得肯定的。$ i3 i' c, y: l5 \ ]5 K( |% E
1 l4 j+ [6 G2 m5 n- _) v% h. P8 O 同时,新媒体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新浪微博音乐运营总监杨薇介绍,从去年开始举办的完全由“粉丝”打榜的亚洲新歌榜,就旨在拓展音乐的人际传播渠道。“我们今年做了改版,把视频也作为打榜手段,通过听和看不同维度的传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使音乐人的知名度更高。”
' M* W7 _9 m5 |8 y% m8 p* B* D" T3 f Z" v9 |; w3 G3 T* }
相对于如今大陆音乐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长期关注于台湾市场的陈俊廷指出,台湾乐坛也曾出了邓丽君、周杰伦这样的“国民歌手”,但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跟上自媒体营销的快速应变过程,从而造成如今流行音乐的落后。$ I$ s- h4 ]) q
" s5 R; W+ w" Y
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仍是走红关键
8 Q5 }: \- j5 ~6 `# o0 d
+ C- s: l7 u# D1 w 事实上,虽然“国民歌手”再难产生,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优秀歌手”。多名音乐人表示,提高人格修养、文化和音乐素养,仍然是歌手成功的关键。
$ J# B5 N) }- Q! U. }& w0 I* B8 r
曾创作《隐形的翅膀》《暮光》等歌曲的台湾词曲创作人王雅君,刚为TFBOYS做完两场三周年演唱会,对“粉丝歌手”有了新的认识:“近距离跟他们一起工作,你会发现他们很有实力,并不只有颜值。鹿晗舞跳得非常好,谦恭有礼、非常敬业;TFBOYS三个小朋友舞艺高强,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业上,没有一刻是停歇的。”
. [! F$ o( v8 Y* R2 B/ E" g
3 `! ]7 k* f) X4 [( O1 W 崔恕也认为,纵使有颜值和炒作,歌手的成功关键仍在于自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走红需要契机,可遇而不可求。作为歌手要做好准备,使自己的作品足够好,等待机会爆发。”
% Y( `% w7 X! }) g* i; I9 P; t; M8 }0 Z5 |' H) m. \% h+ S
杨薇乐观地表示,分众的时代一样会出现“国民歌手”,但一定建立在歌手本身扎实的音乐功底和娴熟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基础上。
- L# {# \& N$ m* v; F4 Y" E4 _6 e4 X" M5 k# B6 t! {
“我们能怎么办?好好写歌,尽量写得好听一点,写出自己的音乐态度,把这些都做到,然后等待有一天能够成为‘国民歌手’。”曾创作《坏女孩》《客官不可以》《红装》《无颜女》等歌曲的歌手徐良说。
. [5 j" b+ A1 ?/ C; R
, @. m) |+ v3 |" T$ y-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