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59|回复: 1

[声乐教程] 和声学——第六章:终止

[复制链接]

2034

积分

4

听众

98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034
余木歌 发表于 2016-10-29 1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终止的功能/ d# F. z4 W) u, x9 ?% b
: c0 U7 F$ R' L; l2 Z, z" q
  一首乐曲、一个段落或乐思的结束,叫做终止。/ M& R8 m( {& ^4 Q* E

( h: d1 `1 h$ ^: g/ y; w  和声的终止,就是标志着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停顿或结束时的和声进行。
4 ]& `. v- S) r! B1 s
  P$ V( X! V4 i- v  在大小调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中,终止的构成虽然往往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和声却是终止的主要标志。这是和声结构功能的体现,是为那个时代的音乐风格所决定的。
' m+ D0 Q5 ?5 y; y
% C! X6 {# R: p1 _1 h7 M( }  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已经积累并整理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和声语汇,终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就像人类语言的句法和标点符号那样,起到组织音乐语言的作用,并适应各种语义表达。形形色色的和声终止式,被安放在各种具有停顿或结束意义的结构部位上,使音乐中那些层次不同的局部,既互相区分又有机地衔接起来。
. N& I' v3 l  N' T8 X( C* t; K" L7 D" ?/ L
  二、终止的类别和应用终止的类别,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划分。
6 A' g0 k* \! u+ t6 u& A
' o' ^+ I5 m" ?, \$ ~( `5 `  1.结构分类
- m$ ]' W: q  g8 w2 |+ B
4 K7 }7 n% w* e1 u  乐段,是音乐中具有相对完整曲式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一切较大型、复杂曲式的基础。
7 {( y, A9 c" ]9 W5 x5 J1 b! E6 A/ i- ^4 L( Z7 Q0 q
  乐段的终止,在音乐语言中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和声终止在乐段中结构地位来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形态。. V- x9 D6 L6 w$ h* q

7 G* [. X4 U5 X( O; |" @  (1)结束终止(简称终止)这是以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在乐段结束部位构成的停顿。其结束的完满程度,要根据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各种条件而定。
+ z0 j  ]9 ^; Z7 J3 D7 {7 d" |& `$ m0 l* Q
  (2)中间终止(半终止)这是以开放性和声进行在乐段内部所构成的停顿,一般应与结束终止形成响应。例58第三、四小节中I——V的进行是极为典型的。
0 n* u* c$ W# v8 F3 l* t! u" k& g2 c7 e& Q" _5 k1 R# ]* z
  (3)补充终止有时,在结束终止之后,再增加一组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叫做补充终止。它可以使乐段得到延长,主和弦更加巩固。
2 N& m9 t( v' g4 M/ M! Y* w" N
: k/ S* Z7 z* ?7 N3 g  2.和声分类
7 J! u2 s0 {' d. {+ a# y) t, z! |' v; O, P3 F! {. I5 m# e* t  A9 t# ]% O
  根据和声进行的性质,终止式又可划分正格终止、变格终止两大类别。
  Q% w  g; J" e8 {4 n+ X
, @# i6 D( p+ x8 ~$ _# C* z# p6 Y  (1)正格终止+ N* v0 _# {) @" T2 K

; o" Y- y* h7 o  由V——I的和声进行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正格终止。在音乐文献中,除了像例58那样的由V、I两个原位三和弦构成的正格终止外,更常见的是用V级的七和弦代替三和弦,以求得属和弦对于主和弦的更积极的倾向和支持。例59第二、三小节及其以后例子,都属于这样的情况。+ f5 G+ ^, Z% W; n' v
5 u: Q' v  f, R
  IV——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正格终止。这样的终止如同复式正格进行一样,由于其特殊的紧张度和丰满性,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IV级三和弦也常为II6或II所代替,凡是由开放性的正格进行、复式正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正格半终止。, Q( D4 m. Y8 |" W; o0 d! P- _
. h6 ?; A4 l5 R7 K( N; p7 G8 f
  (2)变格终止; \2 K9 a! u/ H( j. l
  T1 d/ B/ t4 q: F! _
  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变格终止V——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变格终止.凡是由开放性的变格进行、复式变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变格半终止。
3 Q5 R' k& R0 H6 S9 e6 X' i5 Z+ f. N, y+ k
  在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中,变格终止有时以补充终止的形式出现。它的独立意义,远逊于正格终止。直至19世纪中叶,欧洲各民族乐派兴盛之后,各种形态的变格终止才逐渐流行起来。; y; w, h3 B) ]* q
1 R. F% |4 y5 H# O% G  |
  3.语义分类! Y  ]: x6 \; `
1 m: j3 t& n& ]1 j3 {6 s# d
  各种形态和类别的终止,在实际应用都存在着完满程度的差异。这要取决于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力度,结束和弦的节拍地位、排列、重复音等多种因素的情况。按四部和声写作的一般规范,完满的终止,必须由四、五度关系的和声进行构成,低音作四、五度跳进;作为结束弦的I,必须处于强拍、原位、根音旋律位置并有稳定呈示的足够时值。凡不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均属于不完满终止。
* b' U. g; {" J4 E- P
5 u, S/ u  X1 k3 V  半终止本身就是不稳定的,不必再做完满或不完满的区分。但影响终止完满性各种因素,在半终止内仍然会发生作用,使半终止的中间停顿感也存在程度上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也是人类传递思想感情信息的一种语言。它在语义很多微妙的感觉,往往就通过像终止式语义分类中这种更细微变化而表现出来的。9 @+ {7 g! T* J% D/ h8 e

3 Y4 }, ~5 N+ I  终止的结构分类、和声分类、语义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终止的解剖,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所以,当我们在分析、描述某一具体终止结构的时候,绝不可把它们截然分开,而是应当尽可能地把三方面的内容都概括进去。如:例61可叫做不完满的复式正格终止,而例63则是完满的复式变格终止,等等。& g& ~+ q. V1 t
8 D. f; e+ ]9 `% i# P! H
  三、书面习作示范& F, [+ ?2 b0 p! i

) T4 A* x* A) J6 x$ v5 @2 f  课题:为旋律配和声的终止设计指定的旋律:例65合理的终止设计,必须以正确的旋律分析为前提。当理解了这条a小调的旋律结构,是带补充结尾的两句乐段之后,和声终止的设计就容易着手了。半终止划在第四小节。B音配V级和弦,前一小节的D音只有IV三和弦一种选择,这是一个正格半终止。结束终止是第七、八小节。这里的和弦选择,可从结束音倒着往前思考:A音配I,B音配V,D音配IV,得到一个复式正格终止。最后的长音A可以有I和IV两种选择,正好配置一个IV——I的变格补充终止。例66在以上终止和声设计的基础上,再经和弦选择的补充完善,低声部的编写,内声部的填充,便获得了如下的四部和声方案。例67两点说明:
+ G9 F5 _" A) Y8 I4 J* Q/ o- F1 |4 x8 ~0 d  Z* I; Q) X
  (1)声部排列法从第五小节第二拍上由密集变为开放,是为了适应旋律音C到F的向上四度跳进。这样的改变,确保了内声部经终如一的平稳进行。
" m4 T5 R/ Z3 J7 ?5 H5 h& {
) k4 k' X( p8 z- `  (2)第七、八小节终止的处理,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次中音声部导音(V的三音#G)上行的自然倾向,同时也是为了避免V——I的四部同向,第八小节的I采取了省略五音的不完全形式。如果导音#G作三度下行到I的五音E,I就可以获得完整的结构。% B7 ~1 B4 n. p% u* c
7 V  p2 \, O  T+ z9 N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4

积分

4

听众

98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034
 楼主| 余木歌 发表于 2016-10-29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和弦的转换. `5 }' g/ p- s  M- n' f3 V

9 y, T1 R' Q" c+ t& _8 k8 a- C  一、和弦转换的意义0 {6 }' G, I, V

+ ^2 B6 [& B6 k! m, |  在低音保持不动的条件下,由于上方声部和弦音位置更迭所构成的同一和弦的变化,叫做和弦转换。这是和弦延续并获得其内部节奏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2 u7 D5 ]1 U' s0 f$ B) l+ J. f- q1 @6 X9 e4 C) \7 z6 n: `2 X
  当我们为一个指定的旋律配和声时,如果和弦的更换与旋律节奏总是完全同步(即一音配一个和弦),那将十分笨拙而且会困难重重。和弦转换,则可以帮助我们调节和声节奏与旋律的关系。
2 B4 }0 \/ F" ?" ]
5 \% I( H3 @, o# K' P  属于同一和弦的两个或更多的音,可以通过和弦转换的方式,容纳在一个统一的纵结构之中,以此避免和弦更换频繁给和声节奏所带来的纷乱感。一个时值较长的旋律音要免于音调,亦可通过和弦转换而使其获得相应的节奏支持。4 C2 r9 p! i. Y. |
/ p+ f( [7 Q' |+ d% d( g4 D. W
  二、和弦转换中的声部进行
$ J" r5 ?+ |8 N0 v
/ }  t' ]+ J% U0 M$ j  1和弦转换可能引起排列法的改变,但并不是必须的。旋律声部参与转换,向上跳进,排列法可由密集变为开放;向下跳进,排列法由开放变为密集。旋律声部保持不动,只有内声部参与转换,声部同上进行时,排列法可由开放变为密集;声部向下进行,排列法由密集变为开放。不改变和弦排列法的转换,必须在旋律声部的跳进不超过四度的条件下,由上方三个声部的同向运动构成。弦转换与排列法关系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在运用和弦转换的方法时,求得声部音更好的协调与平衡。# I: k. p: ]  }! y4 x

4 z4 m+ ?! ]: p6 f  H' b3 G; I  2转换的和弦,应尽量保持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
! F  W) [# j* F. h' F$ H# q2 X  `" R: l
  3经转换之后的和弦,应与下一个和弦保持正确的连接关系;同样应当避免平行八、五度,四部同向,声部超越等不良进行。
: _* ^2 g  |- j& {- E- s% ~0 a3 T
1 g% `/ I1 M) A! I1 T  4弱拍上的和弦,不宜通过转换和形式在强拍上延续。因为这样会形成和声的切分节奏,与现阶段所学习的传统和声风格不符。在为旋律配写四部和声的习作中,应当积极地利用和弦转换的手段,去求取和声节奏与旋律的协调和声部间的自然平衡。. a% a3 L6 p6 A7 I; ?$ G' Y

4 }( N0 P* R' F2 S7 f4 Y  三、键盘和声音型——柱立式
9 F$ ]# n1 L' b$ D0 E
9 T! M5 G7 ?2 `0 ^0 ?1 W( h7 q  一比二懂得了和弦转换的方法之后,在即兴伴奏中,运用“柱立式、二比二”的和声音型来处理旋律中和弦音的转换或延续,当不会再有困难。
, _  N5 B, z: @' K- C5 |0 o: P! s
8 w- L. U" q* [2 Q* O* y9 V2 s* R' j  “柱立式、一比二”,是说一个和弦占用两个节奏单位。术立式和弦转换一次,便构成一比二的节奏形态;和弦原样重复一次,也属于“一比二”音型。在“一比二”音型中,和弦的低音无论是延续、重复或八度跳进,都不改变音型的性质。键盘即兴伴奏,有重复旋律和不重复旋律两种形式。
& {& D; F: j5 y4 m+ G( @$ [) _2 l3 s' C  @* U, u. _) ]* t7 i
  柱立式和弦音型重复旋律,通常是将旋律置于高音声部;两个内声部的和弦音,以密集排列方式在下面伴随。当旋律中出现和弦音转换时,三个声部同时转换;旋律音处长,和弦可作节奏上的重复。
4 u5 J- P2 \& `. \. ^- H( G
# t( y/ [$ a9 `2 X0 R9 j  不重复旋律的术立式和弦音型,主要的任务是为旋律提供一个和声与节奏的背景。除左手的低音声部可作正常的跳进外,右手的三个声部应昼保持平衡进行和弹奏的方便。可自己确定一个和弦的旋律位置的水平线及起落的弧度,以便于和弦材料的组织。人们比较喜欢以主和弦根音旋律位置为水平线,以此求得音乐结束时能仪在根音旋律位置的稳定主和弦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6 08:04 , Processed in 0.13789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